書名: 考生營養吃點啥:專家支招助考營養全攻略作者名: 胡承康本章字數: 793字更新時間: 2020-02-16 15:15:50
13.內外呼應的熱寒平衡
有的考生喜歡吃西瓜,即使在寒冷的天氣也要大口大口地吃下三五瓣西瓜,這樣才覺得過癮。殊不知,西瓜是寒性食物,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濕的作用。如果在寒冷時吃過多的西瓜,不僅使身體發寒,還會刺激胃腸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于腹瀉。并且,西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而其他營養素含量較低。
祖國醫學認為,在自然界中各種食物如同中藥也有性味之分。性味一般分為“四性五味”,四性即“寒、熱、溫、平”,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事實上,許多食物本身就是食藥同源的。不同性味的食物,可以不同程度地起到類似中藥性質的防治疾病作用,如綠豆性寒味甘,能清熱解毒;羊肉性溫味甘,能補虛祛寒。
要根據體質差異選擇相應的性味食物。如果體質偏涼、偏寒,盡量減少吃一些性涼、性寒的食物。如果身體偏溫、偏熱或是熱性體質,應當減少性溫及一些熱性、大熱的食物。與此同時,還要根據自然界氣溫變化,或者是根據不同個體階段性的體質健康變化,選擇相應性味食物,才能使體質保持健康狀態。
常見性味溫熱的食物有大麥、高粱、辣椒、橘子、桂圓、荔枝、羊肉、狗肉、黃鱔、蝦等,具有補虛勞、祛寒冷、溫補氣血、暖腰膝等作用。民間在冬天寒冷天氣,常以羊肉、狗肉等作為暖身保健佳品,其道理便不問自明了。常見性味為寒冷的食物有豌豆、綠豆、蘑菇、西瓜、冬瓜、海參、螃蟹、兔肉等,具有清熱解毒、消煩止渴、消腫下氣、滋陰涼血等作用。
考生如果偏食溫熱類食物,或者偏食寒冷類食物,都會對體質產生相應的影響,并且還可影響到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如生活在北極地區的愛斯基摩人,常年以獵取野牛、野狗等溫熱性味食物為主,使其體質熱性,性格常會比較急躁。
因此,在我們的日常膳食中,要 根據個體差異和季節性氣溫變化的特點,注意內外呼應的熱寒平衡,注重選擇與調整不同性味食物的攝入量。否則,由于攝入食物性味與體質不適宜,人體的健康狀況以及性格都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