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韃靼人的桎梏

蒙古帝國的盛衰

基輔大公國陷入完全分裂狀態的13世紀前半期,更精確地說是在公元1223年,俄羅斯東南部的迦勒迦河附近突然出現一支來自東方騎馬民族的人馬。他們隨即對俄羅斯人與欽察人進行攻擊,這個騎馬的東方民族就是俄羅斯人所稱的韃靼人。這批韃靼人很快又消失在干草原地帶深處,并沒有帶來什么重大影響。然而,十三年后的1236年,韃靼人帶著龐大軍隊再次到來,很明顯,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征服俄羅斯。在韃靼人的掠奪與殺戮下,整個俄羅斯大地變得荒蕪凄涼。此后,韃靼人在俄羅斯統治了二百四十余年。在俄羅斯史上,這段歷史被稱為“韃靼人的桎梏”。對這段歷史的評價現在仍無定說。最讓人產生疑問的是,為什么遠在東方的蒙古人會進行“西征”?在此,我們簡單地回顧一下當時的情勢。

當時的俄羅斯人對東方游牧世界毫無所知。今天蒙古國周邊的草原上,自古以來生活著很多游牧部族,以放牧馬、綿羊、駱駝、山羊為生。他們都是非常優秀而好戰的戰士,部族之間的征伐從未間斷過。“蒼狼”鐵木真以武力統一了各個部族,于1206年自稱“成吉思汗”,此后他用了大約二十年時間建立并鞏固“大蒙古國”。成吉思汗不僅統一了蒙古,還征服了很多農耕地區。1227年,成吉思汗故去,他的子孫們繼承了他的遠征大業。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率軍侵入俄羅斯和中歐地區。在征伐俄羅斯后,他又先后對波蘭和德意志進行了攻擊。1241年的列格尼卡戰役讓歐洲世界大為震動。緊接著,他的大軍越過喀爾巴阡山脈,在匈牙利大平原上大敗匈牙利軍隊。

在中國,1260年蒙古人建立元朝。元朝的第一代皇帝叫作忽必烈,他營建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作為王朝的首都。此后不久,元朝滅亡南宋。元朝的興起與日本也不無關系。元朝曾兩次征伐日本(1274、1281),當時的鐮倉幕府使盡渾身解數進行防御,最后靠著所謂“神風”才免于大難。整個日本為此大為震動。

這樣,蒙古征服了大半個亞歐大陸,也帶來了所謂的“韃靼和平”。但這個帝國的結束卻十分黯然。14世紀后期,亞歐大陸彌漫著自然災害與瘟疫,帝國內部也是叛亂頻發,蒙古帝國逐漸走向衰落,最后完敗于明朝的洪武皇帝,退回到自己的故鄉蒙古高原。

拔都的遠征及對俄羅斯的統治

我們把主題回到蒙古入侵俄羅斯的歷史上。1236年,拔都率領十五到二十萬人規模的軍隊跨過烏拉爾山,在伏爾加河下游進攻了保加利亞人。第二年他們對梁贊公國開展軍事行動,經過六天的戰斗,梁贊城的人幾乎全部被殺。隨后,蒙古部隊進入蘇茲達爾,對這里的很多城鎮同樣進行了殺戮。之后,他們侵入弗拉基米爾大公國,1238年8月,弗拉基米爾的大公尤里死于激戰之中。

蒙古大軍的攻擊 拔都大軍在各地殺戮。16世紀的細密畫

這樣,拔都的大軍僅僅數月就幾乎占領了俄羅斯所有主要城塞。不過,由于俄羅斯特有的“春天泥淖道路”,拔都暫時放棄了對北方諾夫哥羅德的進攻,退至南部干草原地帶休整。秋天一到,蒙古大軍再次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1240—1241年,大軍攻打了基輔城。數年之后,羅馬教皇派往哈剌和林的使節的報告書里留下了一段有名的記載:“我們在途中路過了此地,白骨露于野、千里無人煙的景象讓我們十分震驚。過去的基輔是一個多么繁榮而又人口稠密的都市,而如今幾乎成為一座空城。我要報告的是,這座城市里最多只剩下二百戶人家,而且他們完全處于蒙古的控制之下。”拔都大軍占領基輔后,繼續在西南方向上滅亡了很多公國,對波蘭和匈牙利的攻擊也隨之展開。

1242年春,大汗窩闊臺的死訊傳到拔都的行轅。聞訊后,拔都停止“西征”,駐軍于俄羅斯南部的干草原地帶,在伏爾加河下游構筑了“薩萊城”,這座城位于今天的阿斯特拉罕以北約一百三十公里之處。拔都在這里發號施令,統治著俄羅斯的廣大地域。拔都建立的國家就是欽察汗國,“欽察”源自這片草原的名字。欽察汗國本來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但很快不受節制,自立為王。1243年,弗謝沃洛多維奇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被招至王宮,在這里舉行了臣服典禮。大公被確立為“羅斯諸公的長老”,并接受了“雅爾利克”詔書。三年后,雅羅斯拉夫大公還特地親赴遙遠的哈剌和林,出席大汗的即位典禮。烏格里奇、羅斯托夫、雅羅斯拉夫爾的公爵們也先后來到拔都的宮廷,表示臣服。切爾尼戈夫公爵米哈伊爾拒絕臣服,遭到殺害。俄羅斯各公國的“公”的爵位需要得到拔都的確認和授予,而“公位”的繼承也需拔都的認可。拔都通過這種形式間接統治著俄羅斯。

諸公國的分立與拔都的進攻 1236年拔都率領的蒙古軍隊越過烏拉爾山后不久,便對俄國的主要地區展開攻擊和壓制

當初,拔都設立“征稅官”(達魯花赤)制,通過征稅官管理治安并直接征收“貢稅”(Дань)。蒙古人達魯花赤駐蹕城鎮近郊,他們依靠所屬的部隊征收每一年的貢稅。汗國對俄羅斯人課以多達十四種“貢納”。達魯花赤的作風異常嚴苛,引起人們反感。汗國很快廢止了達魯花赤制,改由俄羅斯各公國諸公代為征收賦稅。

根據《原初編年史》記述,蒙古人向俄羅斯人征收“粗暴而簡單的人頭稅”。《原初編年史》是這樣記述的:“韃靼人派出了人口調查官,他們按十戶、百戶、千戶為單位統計了蘇茲達爾、梁贊、穆羅姆等公國的人口。修道院長、修士、祭司、圣歌隊等侍奉圣母的人員不在統計之列。做完人口調查后,韃靼的調查官便返回復命。”通過這樣的調查,韃靼人統計了除神職人員以外的各地人口,并據此征收人頭稅。這種人頭稅究竟具有何種稅收性質,我們仍不能解答。但從俄語相關詞匯的語源上看,這種稅收制度后來被俄羅斯部分地繼承下來,如“金錢”“國庫”“稅關”等很多與稅金及財政有關的俄語單詞就源自蒙古突厥語。

“蒙古的遺產”除了人頭稅制度外,還有驛遞制度與女性“隔離”制度。蒙古人并沒有過多地介入俄羅斯人的“信仰”。他們認可教會的傳教自由,并且給予神職人員免稅待遇,教會財產也得到保護。他們對民眾的信仰活動完全不做干涉。不過,蒙古時期也沒有建立任何大型教堂。

“蒙古統治”的意義

二百四十年的蒙古統治是以間接方式進行的。特別是1380年的“庫里科沃之戰”后,俄羅斯獲得了更大的自主性。所以說,蒙古統治的初期和后期是不可同日而語、不可相提并論的。大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蒙古的侵略與破壞帶給俄羅斯的是負面影響。關于蒙古統治對俄羅斯的影響問題,歷史學家也有兩派觀點:以克柳切夫斯基為代表的歷史學家對蒙古的影響給予負面評價,這種觀點占據主流;但也有歷史學家認為蒙古統治是“正面的、創造性的”,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歐亞學派”的歷史學家喬治·維爾納茲基。他在俄國革命后,經捷克逃亡至美國,在布拉格出版了《俄羅斯史的輪廓》(1926)一書。書中他主張:“弱小的分裂俄羅斯”之所以能夠變成“強力的、訓練有素、統一專制的”國家,原因就在于蒙古的統治。莫斯科、俄羅斯的許多制度與法律法規,以及“心理”等都是“成吉思汗的遺產”,因此,莫斯科的沙皇及其國家就是蒙古帝國和欽察汗國的后繼者及后繼國。

以維爾納茲基為代表的“歐亞學派”重視討論蒙古在政治層面的影響,他們的觀點具有一定的說服力。但是,這種觀點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從中世紀的分裂公國走向統一的“絕對王權”是整個歐洲共通的歷史現象,這樣的“轉換”并不一定需要“蒙古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歐亞學派所主張的“正面的、肯定的”觀點顯得過于片面。不僅如此,歐亞學派還十分輕視“韃靼人的桎梏”給俄羅斯帶來的負面影響。與基輔時期相比,韃靼統治的最初幾十年里,文化水準大幅下降,很多公侯既不會寫字也不識字,大型的石造教堂也消失了,這些都說明文化在后退。蒙古的統治還切割了俄羅斯與拜占庭以及西歐的關系,使俄羅斯“相對地孤立”于歐洲世界。有歷史學家認為,蒙古的統治使俄羅斯的發展至少遲滯了一百五十到兩百年。

蒙古統治的致命之處在于對城市的毀壞。由于韃靼人的攻擊,俄羅斯大部分城市遭到破壞與掠奪,城市間的網絡也被切斷。在極短的時間內,城市受到沉重打擊,城市里的大多數場所遭無情掠奪,僅北部的諾夫哥羅德與斯摩棱斯克僥幸免遭毀滅性的打擊。庫爾斯克、沃羅涅日等處于森林與干草原前哨位置的城市被完全破壞,經過三個世紀也未能重建,小的城鎮則永遠消失于歷史。“諸城之母”基輔只剩下幾百戶人家,歷經數個世紀也沒能恢復其曾經的重要地位。還有一些城市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每隔一段時間總會遭到韃靼人的洗劫。

貿易路線被暴力切斷,多數城市人口銳減,手工業生產也因此受到負面影響。殘存的俄羅斯城市,在經濟活動方面極度衰退。在接下來的14世紀,先前被破壞的城市未能恢復過去的繁榮。在邊境前哨地帶,俄羅斯人開始構筑一些新的要塞。中心城市的衰退當然對農村與農民也產生否定性作用。文化衰退也是不可忽視之處。后來,在俄羅斯,由要塞形成的新城市未能呈現出歐洲城市那樣的“市民文化”。

比城市的毀壞更嚴重的是“后遺癥”。俄羅斯從“桎梏”中得到解放是在1480年。由于克里米亞韃靼人的間歇性進攻,俄羅斯一直對國境警備小心翼翼,并且為此耗費了大量軍力。這一點在本書中將會反復提及。

蒙古人占據南部的干草原使得俄羅斯人被迫長期離開“最好的土地”。因此,后來的俄羅斯無論是人口、經濟活動,還是政治權力都轉移到東北部。1299年,基輔教區的大主教也遷往弗拉基米爾的城市。新的“莫斯科俄羅斯時代”正蓄勢待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濉溪县| 孟连| 云龙县| 土默特左旗| 沙湾县| 怀宁县| 胶州市| 攀枝花市| 米林县| 香格里拉县| 盐津县| 论坛| 双鸭山市| 琼结县| 剑阁县| 邵阳市| 岳普湖县| 阳泉市| 江华| 搜索| 石河子市| 天等县| 无锡市| 沈阳市| 定州市| 隆林| 类乌齐县| 许昌市| 怀集县| 盖州市| 景东| 漾濞| 化隆| 防城港市| 阿合奇县| 双城市| 绥阳县| 阿巴嘎旗| 三原县| 韩城市|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