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面提過大勢佛,每一位佛的名號都有其佛法上的意義。所謂大勢就是“時間到”,業(yè)力的力量到了某一個程度,無法挽回。所以稱念大勢至菩薩,在宗教情感上,是在求大勢至菩薩加持,這是宗教方面的祈求。如果真正從佛法修持的功夫上著手,就是要把身心與時空的關系,那一股不可挽回的力量拉回來,亦即“反其道而行”,甚至把這股力量定位,此所謂“定慧等持”,功夫的實力不可少。
面團法門
如果談到打坐、修定,人不能沒有呼吸,也不能沒有思想。初禪做到念住,是把思想定住,定在一個境界上,而不是沒有思想;沒有思想是不可能的。我常常比方,我們的思想像一堆面粉,面粉因風而起,四處飛揚;如果面粉加水放在某一定點慢慢碾動,逐漸和入所有飄揚的面粉,就裹成一團面。做功夫修定,感覺到念頭空了;實際上,空的境界正是念頭,正是一團面粉。大家不要聽了這個觀念,去觀面粉,那就糟糕了!那對生理影響非常嚴重。我只是打個比方,定是這個道理。思想起初到處飛揚,靠修定功夫慢慢澄清下來。
再打一個比方,修定做功夫,不管是念佛、觀想或參禪,像吸鐵石吸引鐵粉的作用,細鐵粉漸被吸鐵石吸住不動。當然,你們也不要把自己當作吸鐵石;不過打起坐來,確實有吸鐵石的作用,人體是有這妙用。
磁場與定力
埃及金字塔有一定的高度尺碼,我曾經(jīng)作過實驗,制作一個小金字塔,對好南北極,戴在頭上打坐,很容易凝定住。這就是利用宇宙的磁場道理,有助身心得止。外國也做了很多實驗,法國放射學家馬夏,把一塊新鮮的肉放在小金字塔中間,一星期后肉沒有臭,仍然新鮮。這種作用當然對人體關系很大。布拉格的無線電工程師竇巴爾把鈍的刀片擺在小金字塔三分之一高的紙板上一個禮拜,又可以使用,可見磁場作用非常大。
所以有一派道家、密宗,主張早晨打坐要對著東方,如何把南北極擺好,是有一點道理,當然其中還有很多問題,那么初步是這樣一個作用,身體內部像吸鐵石一樣,有凝定的作用。把念凝定住了,使自然飛揚的業(yè)力定住,普通叫功夫;學佛的人加上許多神秘的佛法的外衣,那又另當別論!
由呼吸轉化業(yè)力
那么,這是心理方面,由心理方面自然會配合到生理方面,慢慢配合呼吸的往來。一個心浮氣躁的人,呼吸特別粗,這其中又有二點要做研究。我經(jīng)常說學佛是科學,不要完全搞迷信。男性事情繁雜會心浮氣躁,女性也一樣,但是兩者不同。女性平常身體的勞動、運動不像男性。有些女性的呼吸本來就很微弱,但這并不表示其思想輕靈,反而跟男性思想一樣粗浮。男女情形相反,即陰陽相反的道理。
先站在男性立場講,由粗浮的呼吸,透過靜坐、修定,變得呼吸輕微,乃至變成很長的呼吸。所謂長呼吸是呼吸緩慢,功夫到了某個境界,很久才吸進一下,很久才呼出一點,一呼一吸之間的時間距離比較長,也就是說,呼與吸中間的距離拉長了,這才是真正的“長呼吸”。一般做功夫的人看到古書上寫“長呼吸”,完了,拼命做很長的呼吸,這樣反而把妄念的力量增強了。因此越坐妄念越大,越不能定,此乃理不明。所以學佛修道不論做任何功夫,明理是非常的重要,有它的學理。
如此,呼吸間距離慢慢拉長,甚至到達好像沒有呼吸,是謂“胎息”。但一般人做功夫又搞錯了,以為胎息是用小腹呼吸(胎兒呼吸)。搞了半天,功夫是有了,肚子也大了。所謂“胎息”是呼吸非常慢,氣一吸進來,自然曉得充滿全身,甚至到達足尖,每一毛細孔均知吸進來,無形的;然后呼出去也是無形的、很輕松的。深長的、無形的呼吸才是真“胎息”。有許多人做功夫說自己已經(jīng)得到胎息,不用鼻子呼吸,在肚臍呼吸。我說很好,將來賣肉一定多兩個錢,因為肚子長成一大堆肉。那不是真的胎息,不要搞錯了!
當然,慢慢沒有呼吸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現(xiàn)象,血脈流動緩慢,甚至似流不流;心臟很慢才動一下,好像患了心臟病快要死了!其實不是。那么,學佛打坐真做功夫,這些現(xiàn)象都會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違反常律。平常的呼吸一來一往,血液順脈循環(huán),念頭紛飛;可是功夫做得細了,便不一樣。可以說,這股業(yè)力有非常大的轉動力量,現(xiàn)在它慢慢反轉來走慢了,這就是自然與生命的一種秘密,由此你的一切當然可以有某程度的控制。
無求得大勢
求大勢佛要自求多福,自己要求達到這個程度。佛菩薩能夠加持你,所謂加持只是照應你一下,你自己要修才行。所以一個人“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那就可憐了。“斷苦法”就是佛法!人生沒有哪一樣不苦,“有求皆苦”,世界上求名求利求一切,有求都是苦。那么不求名求利,求佛法苦不苦?還是苦。“人到無求品自高”,達到了真無所求,那就是佛的境界。所以有求一定苦,不管求哪一樣,求出世法何嘗不在求?但是佛法對此點讓人明白,要能無求,須從佛學、求佛助,以達無所求之大勢力,改變人生。
那么“斷苦法”呢?怎么樣才能斷苦?無求,真達到無為法,中文叫無為;佛經(jīng)梵文即涅槃,畢竟的無為。人到無求即無苦,所以說一個人必須向這個路上走。斷苦的原理是“無求”,但無求談何容易!無求就是要了心。什么人去求?我去求,我為什么求?我“心”想求。了心才能無求斷苦,此心不了不能斷苦。
苦由觀念錯誤來
接下來,講到世界上有很多人追求真理、追求超越人生,乃至于學佛修道用各種方法,結果走錯了路,“深入諸邪見”。邪見與正見的確很難分辨,哪樣是正的?哪樣是邪的?大邪是否就絕對不正呢?老子有兩句名言:“大音希聲”“大智若愚”值得深思。大家學佛用功夫,所知所見要深思好學,更要讀經(jīng)典,不要自認這一點聰明就是正見,這正是我見,往往著了邪見而不知道。
“深入諸邪見,以苦欲舍苦”,什么叫邪見?邪見容易引起苦。譬如我們做功夫,如果今天打坐功夫沒有得到大快樂,你不能說這個是正道,其中有問題。至于真得到了,知見正確,當下一念,比較性的快樂一定得到;否則,你的方法、知見一定有問題。我常說打坐熬腿多苦啊!哪里是修定?這就是“以苦欲舍苦”,想以苦行舍棄人世間的痛苦得究竟解脫,這是錯誤的。佛說眾生大部分都是走這樣錯誤的路,自己還以為是正道。因此佛說“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我的教化就是為了世上這么多走錯路子的人。
悟力不思議
為不依正覺廣大威勢之力,及正念一心法威德力,于心外取法,成諸邪見;以生滅為因,以生滅為果;本出生死,重增生死。為是等故,而起大悲,拔其妄苦。
“正覺”即梵文的菩提。什么是不依正覺?前兩天有青年同學跟我討論到覺悟的覺:“迷路了,忽然發(fā)覺剛才走錯方向算不算悟?”我說:“也算悟啊!”中國人講睡覺的“覺”也是覺悟之覺,睡醒了即是覺醒了。覺有很多,包括世間法、出世法。“正覺”即明白身心性命的根本,乃至宇宙萬物的根本,所謂明心見性,是見到這個程度謂之菩提。正覺不是一般所謂的覺,因此有些經(jīng)典不翻這個“覺”字,只翻原文叫菩提,覺字很難翻,就是悟到生命的本來。
為了一切眾生不依正覺,不依正覺的智慧,下面有個名詞:“廣大威勢之力”,這個“廣大威勢之力”是功夫的、修持的境界。譬如打坐,有時身上會產(chǎn)生腰酸背痛、頭痛等等痛苦的反應,你要曉得這也是自己生命廣大威勢的力量。此廣大威勢力量有二層:
第一層:平常未經(jīng)修持,生理心理沒有轉化,一身都是業(yè)力,這個業(yè)力是痛苦的業(yè)力;現(xiàn)在經(jīng)過修持,慢慢在轉化,這一股正氣所起的力量與業(yè)力在互相消長,于是產(chǎn)生我們感受到的痛苦,所以這個時候有廣大威勢之力。
第二層:凡夫眾生的業(yè)力也不可思議,威力大得很。譬如這個世界經(jīng)常有思想的威勢之力的邪見一來,世界上死多少人?又如一個人腦子一動,殺人的武器像死光的發(fā)明,就是眾生業(yè)力的威勢之力。這個力量轉過來,就變成佛菩薩智慧神通、救苦救難之力,同樣都是廣大威神之力,這是指實際的功夫方面而言。有人說打坐容易走火入魔,其實根本就沒有魔,自己智慧沒有搞清楚,變成入魔。魔力是自己造的,佛力也是自己造的,廣大威勢之力是這個。
正念萬法基
其次,一切眾生不曉得“正念一心法威德力”,這要注意一個東西,我們曉得佛的修法有三十七道品,這是顯教的,不管密宗也好、凈土也好、禪宗也好、天臺也好,修法原理都離不開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基本上分四個架構,四念處:心念處、身念處、受念處、法念處。實際上感受當然屬于身念處;法呢?意識的思想,一切世法、出世法都屬于心念處,換句話說,三十七道品的修法全在身心兩者。由四念處的修法,最后達于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正念。[1]
什么是正念?譬如今天修凈土,認清理論,今天只念佛就是正念。它有一個范圍,站在今天修凈土法門的立場來講,我只有念佛這一法門是正念,其他任何一念進來,乃至其他佛菩薩之念進來皆非正念。剛才比喻過面粉,粉裹好了是正念。如果站在其他宗派,修密宗念咒子或觀想的立場呢?今天念咒子這一念是正念,其他都不是。那么站在空念的立場,今天什么都不念,空空洞洞的是正念,其他都不是。正念是念的力量。以禪宗立場而言,禪宗講無念是正念;拿唯識、凈土或密宗立場講,以有念為正念。
當然,正念有范圍,我們可以再定一個范圍,凡是能使身心安樂、安詳?shù)模褪钦睿簧硇母惺懿话矘贰⒉话苍敿捶钦睢w納起來,正念并非說空念才是正念,說我念佛這一念不是正念,那不對的;也不能說只有念佛這一念是正念,空念是非正念,也不對。八萬四千法門,方便修習,立場不同。
那么,所謂正念,是有念,不是無念。在座諸位有許多學禪的,假使真能夠忘記身心,一念空空洞洞的,本來無一物,你經(jīng)常晝夜如此,這個就是正念,可是你不能說它是空,這也是一念,不過在空念中而已。以四禪八定來講,那屬空無邊處定,但還達不到真正無邊處,只不過有一個小空的境界而已,這就是正念。如果完全無念而修,坐下就坐下,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知道,那叫頑空;不過頑空也是一念,非正念而已!
所以正念的道理要認清楚,換句話說,念念都在正念中就是定、就是慧。譬如修白骨觀的,念念都在白骨這一影像中,乃至走路、吃飯、做事,一切晝夜在此中,這是正念。其他的念頭,能不能做事?能啊!能不能講話?能啊!那個是正念以外的旁用,沒有關系,這一念始終不變去,這是正念。一得正念當然得定,當然止觀具備,當然包括一切。修凈土的凈土就到了;修禪的禪的境界也到了;修密的密的境界也到了。所以,佛法的原理離不開正念。
一心最威德
為什么修這個法?永明壽禪師說,因為一切凡夫眾生不懂正念一心法。大家如果了解這個道理,什么禪啊、密啊、凈土,一切法門就是這一法門,正念一心。所謂提起正念就是這一念。
許多修這個法門的說那個法門不是正念,修紅觀音的說修白觀音的不是正念,這樣一來,你自己那個根本都不是正念。誰是正念?正念在無念,無念在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是謂正念。此所以研究教理之重要,理通了以后,你才曉得“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八萬四千法門樣樣都是對的,不過修持要提起正念。正念的道理,前面已經(jīng)以面粉、吸鐵石做過譬喻,你確定以這一法門修持,晝夜二六時中,行住坐臥,都是這一念存在。以此去修,不論在家出家,沒有不成就的。
為什么不能成就?平常的修持根本沒有用正念一心法,用正念這一念把它定住。所謂定,是把它釘住,譬如掛物一般,很簡單。大家不融會貫通世法、佛法,一天到晚打坐要修定,完了,一腦子亂七八糟的邪見都來了!什么神秘主義啦、定又怎么樣啦……一大堆。不修道學佛還好,一修道學佛亂用那些佛道名詞,釘了一腦子的名牌。結果一腦子非正念,叫做“經(jīng)念”,神經(jīng)之經(jīng),那就糟了!佛法非常簡單、非常明白——“正念一心法”。
正念以后,一切無知嗎?那怎么叫正念!當然一切皆知,不過,知的沒有關系,只有這一念。譬如臺北市很多道路,我們從東門這里到火車站,哪一條是我的正路?往中和的路與我不相干,因為我的目標是到火車站。這一條是我的正路,你不能說其他的不是路,那你全錯了!因此,我們要曉得“正念一心法”的道理。懂了“正念一心法”的道理以后,心的功能、自性的功能就會起大威德之力,心力之強大矣!此所以“正念一心法威德力”之故。這個威德的力量可以了生死,可以去生老病死的痛苦,然而我們搞不清楚正念一心法,所以威德之力起不來。
一切凡夫眾生“于心外取法,成諸邪見”,都在心外求法而成外道。一切功夫、一切境界、身心內外放光、身體能飛起,這些都是唯心的威德力量,人人可以做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本有,都具備這個功能;為什么做不到?不會“正念一心法”。做到了也不稀奇,能在空中走路有什么奇怪?
跳傘三昧
譬如前天跟孩子談空中跳傘的經(jīng)驗,自三千公尺的高空跳到地面八分鐘。有時在空中碰到氣流,人在空中轉,上不去下不來有個把鐘頭,怎么辦?那只好由它轉,把重心穩(wěn)住,轉到相當程度,把握住機會下來。結論是完全靠智慧,這個時候要靈光,如何求生存?是智慧。假使外在境界碰到氣流,就像空中跳傘一樣,只要把自己穩(wěn)住,這就是定。外界的大勢力、風向、氣流的回旋,你無法抵擋,不等這個力量過去,你下不來,等于我們修持一樣,此時唯有定,心更要靜定。我問他慌不慌?他說慌啊!那下一步呢?他說我早知道,下一步不對就是死,沒有第二個字。
同樣的,修持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你只要放下、定住,心里的威德就起來。在跳傘空中,此時不可能有外力的幫助,在那個大力量的輪回、大氣流的回旋中,外力被那股回流的力量擋住進不來。實際上,那股氣流的力量也是空的,它本身空,空的東西一起動時,其威力之大無法想像。唯空能夠成一切法;成就一切法都是空的力量。空也能破一切法。物理的道理也一樣,原子彈爆破的強大威力,也是空的力量。宇宙萬有的功能,也是靠空的寧靜才起來,所以《心經(jīng)》上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清清楚楚。
生滅因得生滅果
“于心外取法”,不要隨便罵人家外道。以佛的眼光看,聲聞、緣覺、四禪八定、四果羅漢都還是外道。心外求法,沒有回轉來,不知道一切威力、智慧功能,都是一心所造。因此,一般修行的人“以生滅為因,以生滅為果”。凡夫眼睛看到所謂的因果是生滅法,不識因果的體,只看到因果的用。
譬如大家常用的比喻: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世間法的現(xiàn)象,生滅的因果。瓜種下去之后慢慢成長,最后又結成一個瓜,當種子種下去,到后來結成瓜時,那種子的功能,亦即現(xiàn)象、作用早就空掉,前因已經(jīng)過去,只看到新結的瓜的后果。而且新結的瓜中有種子,已經(jīng)產(chǎn)生另一個前因在其中,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時,這個因果現(xiàn)象是生滅的因果。我們這么一反省,曉得平常了解的因果是生滅的因果;不生不滅是“非因緣、非自然性”,此所以佛法的道理既高深又簡易。
凡夫以生滅為因,以生滅為果,譬如念佛,一天念十萬遍,一個月念三百萬遍,不得了,功德積在那里好像做生意賺錢一樣,這是以生滅心來計算生滅法。又如打坐,一天坐三次,比別人多加中午一次,坐在那里以生滅心修,一下觀肚臍,一下搞這里弄那里,不打坐效果就沒有,以生滅心在修行。以生滅的因,所得是生滅的果,有生就有滅,有滅就有生。佛法以無生為因,所得為無生之果,若沒有在正念、正心、正道的因地上下手,搞的全是錯誤的路子,所以說一切眾生“以生滅為因,以生滅為果”。
永明壽禪師說,本來眾生為了跳出生死而修行,然而不學佛修道還好,一學佛修道“重增生死”,跳不出生死,更增加生死業(yè)力。換句話說,自性本來無生滅,無生也無死,用不著去了它,因為我們提了一個觀念要去了生死,因此“重增生死”。
諸佛菩薩“為是等故”,為眾生有這樣多的錯誤而起大悲心。所有佛的講經(jīng)說法、八萬四千法門為了什么?為了“拔其妄苦”,拔去眾生根本妄想、生滅妄生的痛苦。眾生本來沒有痛苦,都是自尋煩惱;把自尋煩惱的根拔除,是諸佛菩薩教化的用心。下面申述理由:
百年剎那間
以生死是眾苦之本,雖年百歲,猶若剎那。如東逝之長波,似西垂之殘照,擊石之星火,驟隙之迅駒,風里之微燈,草頭之懸露,臨崖之朽樹,爍目之電光。
永明壽禪師的才氣橫溢,文采風流,一寫文章,好像控制不住筆下才情,文字光芒四射,真是美極了!都形容盡了。他這段提出生死的問題,生死是一切眾生痛苦的根本,生死乃眾苦之本,所以說“死生之事大矣!”生死是個大問題,人活著固然苦,如果叫你忘了痛,否則下一分鐘就要死,你一定馬上忘,因為最大的痛苦就是死,死的問題太恐怖。人雖有百年壽命,回頭一看,剎那之間過去,我加一句,要“回頭一看”。我經(jīng)常體會到,現(xiàn)在老了,回頭一看當年,好像俱在目前;向前面一看,自己還覺得前途無量呢!老年人不要有心靈空虛、來日無多的心境,這種心境受衰老之威脅,很要命。算不定活它三千年,要有這個志氣,心里不受威脅,就算明天要死,你當還有一萬年,多舒服。
我經(jīng)常跟年輕人一起跑步、做事,逗他們說自己老了拿不動了,實際上我的心理沒有這個觀念,要拿就拿,我從來沒有年老與年輕的觀念,年輕不覺得年輕,老也不必覺得老。但是我們眾生可憐哪!“雖年百歲,猶若剎那。如東逝之長波……”,這些勸告的話,我稱之為勸世文,年輕人應該聽;老年人可以不必聽。滾滾長江東逝水,百年還若剎那短。“似西垂之殘照”,太陽下山,一下子就天黑了。接下來都是形容的文辭,不須再解釋。
學佛須發(fā)廣大心
若不遇正法,廣大修行,則萬劫沉淪,虛生浪死。
這是警告之語。他說我們學佛法一定要求得真正的菩提正法。得了正法之后,還要“廣大修行”,這個很嚴重。據(jù)我個人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宗教、學佛的人,心境反而變得不廣大。搞上這玩意兒,心如淺洼小池,是要命的!學佛修行是發(fā)廣大心,換句話說,慈悲就是愛一切眾生,雖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廣大的修行。一切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才是菩薩道。
不過,據(jù)我所接觸的經(jīng)驗,一碰這玩意,往往變得“狹小修行”,而且有一個最大的毛病,一搞修行,看別人都不對,因為別人不修行,就覺得不對,這非廣大修行,千萬要注意!尤其中國人喜歡念觀世音,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廣大靈感”,要注意“廣大”二字,心量胸襟不廣大,不能發(fā)大心,不是學佛的正路。這話不是我說,現(xiàn)在手邊就有:“若不遇正法,廣大修行,則萬劫沉淪,虛生浪死”,跳不出生死。
得了正法,沒有廣大修行都不行,況且我們還未得正法!假定有人得了正法,就像具備競選美國總統(tǒng)的資格條件,然而你的功德不圓滿,聲望不夠,對社會沒有貢獻、功勞,別人不知道你,就不是廣大修行。福德與智慧必須雙重圓滿,福德由廣大修行來,尤其青年同學學佛的特別注意!廣大修行幾乎沒有人做到,更可怕的是越來越狹小,這是我深深感覺到的,今天特別提出來,希望諸位與我共同勉勵。
注釋
[1]《瑜伽師地論》二十九卷,從正見起依次闡述,至“成就如是正精進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無顛倒九種行相所攝正念,能攝九種行相心住,是名正念,及與正定”。并供卓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