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學佛要以智慧認識真善惡,然而眾生除了不識善惡以外,又“惟懷貪吝”。一切眾生的心理在基本上是貪的,貪得無厭,自我意識非常強烈。貪是追求外面的事物,你的就是我的,這是貪;吝是我的別人碰都不能碰。學佛要時時刻刻反省自己是否有一點貪吝的心念?例如天氣很熱,別人需要我們幫忙,你想貪圖一下涼快而心生厭惡,不愿意去幫忙,如此則犯了貪吝之心,貪求自己的舒服,吝嗇不肯幫別人忙。
“不知布施及施果報”,...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所以學佛要以智慧認識真善惡,然而眾生除了不識善惡以外,又“惟懷貪吝”。一切眾生的心理在基本上是貪的,貪得無厭,自我意識非常強烈。貪是追求外面的事物,你的就是我的,這是貪;吝是我的別人碰都不能碰。學佛要時時刻刻反省自己是否有一點貪吝的心念?例如天氣很熱,別人需要我們幫忙,你想貪圖一下涼快而心生厭惡,不愿意去幫忙,如此則犯了貪吝之心,貪求自己的舒服,吝嗇不肯幫別人忙。
“不知布施及施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