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管理實踐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尋覓管理的“圣杯”,現在該是認識到管理既不是一門科學也不是一門專業的時候了。管理是一種實踐,是經驗的積累,必須因時因地制宜。以下引用參閱我的《管理者而非MBA》一書,該書已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管理不是一門科學 科學是通過研究來建立知識體系,管理的目的幾乎與此無關。管理旨在促使組織中的各項任務得以完成。管理甚至不屬于應用科學的范疇,應用科學畢竟還是科學的一種。管理的確需要應用科學:管理者必須運用他們所能獲得的一切知識,管理者還要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分析(這里的科學方法指的是科學依據而非科學發現)。

高效管理更依賴藝術,尤其仰仗手藝。藝術是在“直覺”的基礎上產生“遠見”和“富有創造性的洞察力”藝術是在很多迥然不同的部分中看到一個圖案的拼版、一幅完整的畫面,以便通過創作表現出那個景象;藝術是從混亂中創造秩序。(彼得·德魯克1954年曾經寫道:“‘直覺’管理者的日子屈指可數了。”然而,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還沒有數到頭)。手藝則強調從經驗中學習,管理者要在實踐中摸索和解決問題。

如圖1-1所示,只有當藝術、手藝和科學這三個維度結合在一起時才會出現有效的管理。藝術激發靈感,促進融合;手藝以實際經驗為基礎,實現融會貫通;科學則對知識進行系統分析,做到有條不紊這里的“科學”是通俗的用法,并非指應用科學,因為應用科學包含大量的藝術和手藝。

圖1-1 藝術、手藝、科學的管理風格三角明茨伯格管理風格三角模型理論:科學(science)、藝術(art)、手藝(craft),其中“craft”一詞,也可以翻譯為技能、技巧、技藝,本書統一翻譯為手藝,更體現明茨伯格想要表達的觀點,即管理來源于實踐,是一門手藝,以工匠精神來從事管理工作。——編輯注

組織中大多數程式化的工作可以交由專業人士去做,無須管理者操心。這樣一來,留給管理者的就是一大堆煩瑣的事情了,包括各種棘手的問題和復雜的關系。這使得管理實踐變得如此之“軟”,難怪現在管理實踐常被貼上“經驗”“直覺”“判斷力”“智慧”之類的標簽。把大量的手藝、恰到好處的藝術和一定的科學運用結合起來,你就會獲得一份終究屬于實踐性質的工作。管理并沒有什么“唯一最優解”,一切視情況而定。

管理也不是一門專業 有人曾經指出,與其說工程學是一門科學或應用科學,還不如說它是一種實踐活動。但是,工程學的確會運用大量的科學研究,將其內化并驗證它的有效性。因此,可以將工程學稱為一門專業。這意味著,我們可以脫離具體情境,在實踐之前提前學習工程學方面的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說,橋梁就是橋梁,或者至少鋼材就是鋼材,盡管鋼材的選用還得視當時的情況而定。醫學也是如此。但管理就另當別論了:

 

醫學上的很多診斷、推斷和治療技術……假定疾病可以被分解成一個個獨立的癥狀,同種疾病患者的癥狀大致相同,因而可以采用相當標準的治療方法……與此相反,很多管理工作需要解決各種錯綜復雜、牽扯組織其他部分的問題。管理所面對的是某個公司、市場和行業特有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更無法歸納出一個標準的綜合癥狀,從而使用特定的技術加以治療。

 

很少有人對管理實踐進行編纂整理,更不用說證明其有效性了。這就是為什么希爾認為,人們“得先當上管理者,然后再去了解管理者的職責”。

自從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將自己的工作研究方法稱為“唯一最優解”以來,我們一直在找尋科學和專業領域管理的圣杯。今天,我們繼續在蔚為壯觀的通俗讀物海洋中找尋“終南捷徑”,不管是“戰略規劃”,還是“股東價值”,不一而足。然而,這些所謂捷徑屢試屢敗,它們給我們造成的只是管理發展的幻覺,實際問題仍然有增無減。

由于工程學和醫學有自成一體的知識體系,必須經過正規的學習才能掌握,因此在這兩個領域,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士一般會比外行更勝一籌。而在管理領域,情況卻不是這樣。我們很少有人會信任那些沒有經過正規訓練,僅憑直覺上崗的工程師或醫生,可是我們會相信從未在管理學課堂上待過一天的管理者(而我們卻懷疑很多上了2年管理學課程的管理者)如欲了解更多有關“管理不是,而且也不太可能成為一種專業”的論點,請參閱我的《管理者而非MBA》以及惠特利的書;另可參閱布倫森(2007:第4章)。

管理中確實包含大量的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而“隱性”意味著不可輕易獲得,這就解釋了為什么管理必須在實踐中習得,既需要嚴師,也少不了勤徒和直接經驗。而且,這種隱性知識多半是在具體情景中形成的,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也意味著,在此管理崗位學到的知識換到彼崗位未必適用,有時甚至在同一組織的不同部門也無法通用,更不用說跨組織或跨行業了。(試想一下讓布拉姆韋爾去管理銀行或者讓法碧恩來指揮樂隊,結果會怎樣?)當然,不乏在各個領域都游刃有余的管理者,因為他們能夠適應新環境,掌握新知識。但這方面失敗的例子卻不勝枚舉。

真正的專業人士和科學家確實比普通人內行。病人不會與醫生爭論醫學知識,而醫生也不會在生化學家面前班門弄斧,正所謂術業有專攻。但是,管理者如果自恃才高,就會阻礙他們實施管理,因為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必須對實踐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這里的管理者是指對整個組織或者組織內部某部門負責的人(因為想不出更為貼切的術語,我就把這樣的部門稱為“單位”)。瑪麗·帕克·福列特(Mary Parker Follett)在20世紀20年代的一句名言對管理表述得恰到好處。她說,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他人完成工作任務的,這里的他人包括單位內的下屬和單位外的相關人員。管理者必須審時度勢,尤其要深入了解各種具體情況,并據此做出決策。但是,特別是在大型組織以及注重“知識性工作”的組織中,管理者必須知人善任,讓他人發揮出最好的一面,這樣他們才能更有頭腦,更善決策,也更加盡職

最近,我在批評專業化管理時,有人質問我,那些盡職盡責的管理者難道沒有專業性可言嗎?專業性確實很重要,但是,我們不要把盡職與執業混為一談。讓我們把管理看成一種使命和天職吧。因此,我們應該感謝那些努力使管理專業化的人。但若將管理變成一門科學,就會在無形中摧毀這份天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吾县| 灌阳县| 赤城县| 冀州市| 长垣县| 都江堰市| 铜山县| 宁津县| 谢通门县| 阿克苏市| 浮山县| 孟州市| 昌乐县| 祁阳县| 治县。| 昆明市| 宁南县| 饶河县| 通榆县| 会理县| 成武县| 江都市| 房产| 耿马| 德钦县| 吉安县| 黄骅市| 儋州市| 辽中县| 眉山市| 建德市| 黑水县| 凌云县| 嘉峪关市| 伊川县| 麻栗坡县| 渭源县| 金门县| 海口市| 黔西县|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