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EO,設計改變一切(10周年紀念版)
- (英)蒂姆·布朗(Tim Brown)
- 1988字
- 2019-12-30 18:35:58
大團隊中的小團隊
設計思維與群體思維是對立的,但矛盾的是,設計思維是在群體中出現的。正如威廉·懷特(William H.Whyte)早在1952年為《財富》雜志的讀者所做的解釋:通常,“群體思維”的作用,就是壓抑群體中個體的創造力。與之相反,設計思維尋求對創造力的解放。當有才干、有樂觀精神、有合作意愿的設計思考者聚到一起,組成一個團隊時,會發生某種微妙的變化,從而帶來無法預料的行動和反應。為了達到這點,我們必須有效引導這種能量,而做到這點的一種方法就是摒棄單個大團隊,創建多個小團隊。
雖然在實際工作中大型創造團隊并不少見,但他們幾乎總是出現在項目的實施階段;相比之下,創意階段需要專注的小團隊,他們的工作就是建立整體框架。
1984年8月,當馬自達公司首席設計師湯姆·馬塔諾(Tom Matano)將米亞塔車(Miata)的概念提交給領導層時,是由其他兩位設計師、一位產品策劃師和兩位工程師陪同前往的。當項目接近尾聲時,他的團隊已經發展到了三四十人。可以說,任何重要的建筑項目、軟件項目或娛樂項目都是如此。下次看電影時,你可以留意演職員名單,并留意前期制作階段,一定會有一個由導演、作家、制作人和美工設計師組成的小團隊,在他們創作出了基本想法之后,大隊人馬才會上陣。
只要目標簡單、有限,這種方式就行得通。在面對更復雜的問題時,我們也許會在項目開始后不久,就擴大核心團隊的規模,但這往往會降低速度和效率,因為與創造過程本身相比,團隊內部的溝通會占用更多時間。那么,還有其他選擇嗎?在解決更復雜的系統層面的問題時,有可能保持小團隊的效能嗎?有一點越來越清楚,那就是,經過合理設計和巧妙配置的新技術,有助于提升小團隊的能力。
電子協作的前景不應該是去創建分散在各地且日益龐大的團隊,這只會讓我們試圖解決的內部政治和繁文縟節的問題變得更糟。相反,我們的目標應當是建立相互依賴的小團隊網絡,正如創意交流網站“創新中心”(Innocentive)所做的。
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有研發問題,都可以在創新中心網站上發布挑戰,上萬名科學家、工程師和設計師可以看到挑戰,并提交解決方案。換言之,互聯網這個具有分散、非中心化和相互增強特性的網絡,與其說是用來組建新型組織的手段,不如說是新型組織的樣本。因為互聯網是開源和開放的,所以它可以把許多小團隊的能量集中起來,共同解決同一個問題。
目前,先進企業正在努力克服另一個相關問題。隨著我們面臨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錯綜復雜的跨國供應鏈,技術平臺的快速變化,互不關聯的消費者群體突然出現和消失,將更多的專家納入團隊的需求也在增長。這在團隊身處同一地點時已經很有挑戰性了,而當那些做出重大貢獻的合作者分布在全球各地時,這個問題就變得更具挑戰性了。
在解決遠程合作問題方面,人們也做了很多努力。盡管在20世紀60年代就發明了視頻會議,但到了20世紀80年代,數字電話通信網絡在技術上變得可行之后,視頻會議才開始被廣泛采用。直到最近才有跡象顯示,視頻會議已經成為一種遠程合作的有效工具。在此之前,電子郵件對于支持團隊合作幾乎沒起什么作用。互聯網有助于傳播信息,但在增強人際交往方面的作用卻很有限。創造型團隊不僅要能夠用言語,還要能夠用圖像或行為來分享想法。我不擅長用備忘錄與別人溝通。相反,我愿意和同伴待在同一個房間里:有一個人在白板上畫草圖,另外兩個人寫便箋,或者把拍立得照片貼到墻上,還有一個人坐在地板上搭建簡易模型。我還從沒聽說過哪種遠程合作工具可以替代實時的想法交流。
迄今為止,由于不了解什么因素會激發創造團隊并支持團隊合作,圍繞遠程團隊主題的創新努力遭遇了挫折。人們過于關注像存儲與共享數據或召開有組織的會議這樣的單調任務,而沒有對開發創意和圍繞創意達成共識這類更混沌的任務給予足夠的重視。然而,最近卻有跡象表明,這些情況正在改變。社交網站的出現表明,人們很愿意與人聯系、和人共享以及“發表作品”,盡管這并不會帶來直接的回報。沒有哪個經濟學模型能預測出MySpace或Facebook的成功。像惠普和思科共同開發的新型“遠程呈現”(telepresence)系統這樣的技術創新,將代表一次重大飛躍,超越目前所用的視頻會議系統。
目前,已有許多小型工具可以為人們所用。
“永久在線”(Always on)視頻鏈接(也叫“蟲洞”)鼓勵身處不同地點的團隊成員自發進行交流,并為團隊提供更多機會,與身處另一個城市、州或大陸的專家取得聯系。這種能力非常重要,因為好的想法很少會在預定時間出現,而且出現后可能會在周例會之間的這段時間里消退并最終消失。即時消息、博客和維基可以讓團隊以新方式發布并共享洞察與想法。這些工具的優點是沒必要組建昂貴的IT支持團隊,只要團隊成員家里有個初中生就能運用。畢竟,這些工具中沒有一個在10年前是存在的。正如技術預言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所說的,互聯網本身才存在了沒多久!
所有這些正在帶來合作方面的新嘗試,進而帶來對團隊互動的新洞察。任何一個認真看待設計思維的人,都將在其組織內部推廣使用這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