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真情溝通:100篇醫患溝通的故事作者名: 徐長江 鄭桂香本章字數: 750字更新時間: 2020-01-03 20:33:28
編者的話
在我們醫院,有一位《讓患者依賴的呂征醫生》,他是《看病“慢”的專家》。之所以“慢”,是因為他總是對患者說《您慢慢說,我在聽》。他認為《溝通不僅僅是技巧》,《傾聽》也是一種《溝通的境界》,《有時無聲勝有聲》。他常說,要《做一名會溝通的醫生》,因為《溝通是拉近兩個心靈的捷徑》,《醫患之情有真情》,《醫患和諧,從溝通開始》;《溝通:從表達善意開始》,《以誠相待》,讓《語言溝通成為溫暖患者的良藥》,這是《另一種治愈》。在我們醫院,像“呂征”醫生這樣會與患者溝通的人還有很多,比如《丁醫生的“百姓語言”》、《仇醫生的法寶》……他們相信診治疾病不僅要靠醫術,“溝通”更是《醫者治病的別樣藝術》。
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素材都是真的,來自于中國醫院協會醫院文化專業委員會與《中國醫學論壇報》聯合舉行的“做一名會溝通的醫生”專題征文。該征文活動自2014年6月12日啟動后,截至9月12日,短短3個月,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符合征文主題的文章300余篇。
在這些文章中,臨床醫護人員圍繞“做一名會溝通的醫生”這一主題,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從不同角度表達用心溝通在醫患關系中的重要作用。他們的描述或是“一次難忘的溝通”,或是“我與我的患者”,或是“患者不愿聽到的那些話”,或是“一句話溫暖了患者”,或是“我這樣對患者說”等。雖然角度不同,但我們看到了用心溝通在醫患交往中、在和諧醫患關系中、在獲得患者信任中的重要作用。
在征文活動啟動后,《中國醫學論壇報》在其“醫學人文”欄目擇優刊登了部分文章。征文刊出后,受到讀者廣泛關注,一些讀者聯系報社編輯希望得到更多稿件作為科室的學習資料或教學資料,于是有了結集優秀文章成冊的念頭。我們與人民衛生出版社張令宇主任聯系,就有了《真情溝通——100篇醫患溝通的故事》一書。
編者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