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如何進行家庭康復

康復,已經限于被動了,最好的辦法是預防,“治未病”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知道到做到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用在糖尿病家庭康復上同樣適用。都知道糖尿病不好治,危害大,到底怎樣才能不患糖尿病,患了糖尿病怎么樣早期識別癥狀與體征,又怎么樣去預防,尤其是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是防治糖尿病的根本措施。
(一)飲食與剩飯剩菜
“民以食為天”,紅白喜事,年頭四節,人們最忙的就是準備一桌好飯好菜,不讓客人吃飽喝好,主人就沒有盡到待客的義務,小到家庭聚會,大到會客宴請,莫不如此。觥籌交錯之中,相互捻菜,互敬酒水,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殊不知,在熱情好客中,埋下了糖尿病誘發因素的禍根。
所以,糖尿病的治療,首要的是核算飲食,但事實上最難做到的也是如此,以至于飲食治療漸漸地在醫生工作中淡化了,只有在糖尿病健康知識講座或普及中才強化。糖尿病醫囑第一條就是糖尿病飲食治療,但沒有細節去強化、去落實,就是一句空話。
當養成的飲食習慣已經變成重要的致病因素的時候,健康意識是改掉習慣的首要要素。
(二)運動
血糖濃度是動態變化的,隨著運動量的增加而不斷調整,原理同汽車燃燒汽油一樣,載重量大,上坡多,跑的路程長,需要的油量就越多,汽車有油表提醒,人體也有一些生理現象提醒,餓了,就是最基礎的人體“油表”。按需進食,是糖尿病預防與治療的重要法則,運動量大,進食多一點,運動量小,進食少一點。臨床上按照熱卡(能量)去計算進食量,算得很精細,但實際操作得并不好,一是患者很難去理解脂肪多少熱卡,蛋白質多少熱卡,糖多少熱卡,換算成多少糖、多少脂肪、多少蛋白質,又去換算成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理論上是先進的,也是需要的,實際操作很難,人畢竟是和社會緊密相連的,一家人的飯菜,為一個人單獨做一天可以,一月也行,長期是有困難的,外出應酬,也是很難為一個人量身定做的,有啥吃啥,吃飽為止,是簡單易行的。若要身體好,要做到“三分饑,七分飽。”吃到七分飽,留下三分饑,可能更好操作。
運動分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也有比較復雜的計算公式,實際操作也比較困難。家庭康復中,掌握兩個原則:一是以微微出汗作為標準;二是以次日起床后肌肉微微酸痛為前日最大運動量。至于靶心率,代謝當量等實際操作中有困難,也不便于觀察。
不主張為了運動而運動。一些患者,聽到運動有利于健康,對糖尿病康復有益,調好鬧鐘,天還沒有亮就出去鍛煉了,像部隊訓練一樣準時出操,自己也緊張,家人也緊張,沒有必要。運動要應四季時令,冬春季早晨晚一點出門,夏秋季早一點出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三)心理調節
患者,張某某,女,80歲,因“浮腫、頭昏、乏力2年,加重1月”入院。有糖尿病史10年。查體:全身浮腫,上下肢尤甚,凹陷性水腫,局部張力較高,可見微小水滴滲出,膚色微白,心率90次/分。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45g/L,白蛋白、球蛋白都很低。診斷:重度貧血、低蛋白血癥。
追問病史:張奶奶患糖尿病以來,為控制血糖,長期吃素,雞蛋、牛奶、肉食已經有三年多未進了,以素菜、米飯、面粉為主要食物。
像這樣的病例,臨床上并不少見。按照目前的生活水平,不應該出現這樣的情況,問題出在哪里呢?認知及心理。人體活動必須要一定的能量供應,糖是最主要的燃料,其次是蛋白質與脂肪,當糖分攝入不足,蛋白質與脂肪通過生物轉化與燃燒提供能量,當蛋白與脂肪攝入不足的時候,糖也會轉化成蛋白與脂肪。所以三餐均衡營養不是一句空話,落實到行動上就是餐桌上要有一定量搭配的脂肪與蛋白。
為什么要列到心理問題呢?過猶不及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調適問題,一是盲目不重視,“不怕”,活一天算一天;二是過度重視,“怕”,這也怕,那也怕,不知咋辦。
張奶奶的疾病診斷是不困難的,難的是改變這種生活習慣,而改變這種生活習慣最核心的問題是改變她的認知,只有讓她認識到這種疾病的根源在餐桌上,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首先解決不怕的問題,吃的蛋白與脂肪是要消耗掉的,關鍵是度的問題,既不能不吃,也不能吃得太多,就涉及能量計算的問題,還有就是搭配的問題,貧血需要基礎物質去造血,每餐必須提供,如菠菜、紅薯、南瓜等,還需要一些含鐵量較高的動物蛋白。解決了張奶奶的心理問題,三個月后,上訴癥狀體征明顯地緩解,張奶奶也經常到醫院現身說法,幫助解決了很多臨床難以解決的問題。
心理問題的另一個極端就是聽之任之,我行我素。人們對食物色、香、味的需求,意識深處,對飲食有獨特的情懷,患者家屬及朋友講什么,無所謂,說什么,無所謂,加上糖尿病高發人群的特殊性,多數是高齡的長輩患病,做晚輩的順從是重要的品德,多數都遷就,每一次病情加重,幾乎都能聽到家屬的請求:醫生,好好給老人家講一講,我們說的他們不聽,還經常起矛盾與糾紛;明白了道理,就是對患者最好的幫助,也是對患者最好的關愛。
還有就是對胰島素的選用問題,很多患者也因為不方便,等等看的各種借口,錯失了保護臟器的最佳時機。如果能夠意識到身體分分秒秒都在被高血糖侵蝕,損壞并且這些損害已經不可逆的時候,事實上,控制血糖就是緊要的事了,甚至不亞于急診搶救。當錯失了救治臟器的最佳時機的時候,有的人就會失去某些重要的臟器甚至是生命。同時經濟負擔、家庭負擔、社會負擔也會加重。
重視而有度,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問題,是克服“怕”與“不怕”的心理狀態并解決問題的根本措施,“怕”與“不怕”僅僅是問題的表象,從內心深處而言,患了糖尿病沒有不怕的,問題是“怕”又如何呢?有時還不如不怕,落得個自在逍遙,兩者的本質是共同的:缺乏相應的知識體系及解決辦法,醫學書像天書一樣,老百姓讀不懂,醫生的解釋像外星人一樣,聽不懂,如何不怕呢?解決心理問題最核心的是用老百姓能明白的語言去說他們身上的具體問題,然后他們能夠自覺地去遵守一些規律,就好些了。
(四)藥物與血糖監測
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血糖濃度高了,血液在血管里流動的時候阻力大,流不動,而人體又需要血液在人體內循環,怎么辦?一是忌口,從時間上來講,少吃多餐,餓了就吃一點,不能一次吃得太飽,持續不斷地滿足血液里的血糖濃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從量上來講,滿足需要就行;從質上來講,要合理搭配,糖、脂、蛋白質都要配一點;二是在各個環節把住關口,讓血糖濃度降下來,就是藥物。這兩點都離不開血糖濃度的監控。
這讓筆者自然聯想到了農忙時的雙搶季節,尤其在搶種的時候,插秧是需要水的,水渠的管理就是如此,要保持水流動,水渠必須管理好,平素需要維護;水渠放水的時候,流量不能太大,太大了會沖毀水渠,也不能太小,太小了不能滿足需要,水里面還不能有太多的雜質,多了會阻塞水的正常流動,水里面還必須有一定的養分,否則莊稼長不好,沒有好收成。
似乎可以這樣比較?人體血管就如水渠,平素需要維護,口就是第一道閘,水是否能夠順利流到田間灌溉禾苗與第一道閘有很重要的關系,管理得不好,一是流量太大,二是垃圾太多,都有可能讓管道破裂;胃腸道的消化吸收是第二道閘,分清泌濁是它的主要任務,流量太大而且垃圾太多,必然有一部分流到管道里去,結果依然會造成負擔與破壞;胰腺對血糖的處理是第三道閘,當超過了它的處理能力或者長期超負荷地工作,處理不了的時候,也只有放到血管里去了,同樣產生破壞作用;當然還有其他的協同處理組織器官。
人與自然是相通的,醫學上也有垃圾食品的說法,就是一些高脂高糖高蛋白的食品,人體根本就處理不了這么多,變成了人體垃圾,危害健康;“病從口入”,管好人體的第一道閘是最重要的。
第二道閘就是胃腸道了,已經流進去了怎么辦?藥物開始起作用了,常用的就是阻止腸道吸收的藥物,譬如α-糖苷酶抑制劑類藥物,其主要作用就是減少腸道的吸收,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在進餐前食用,盡可能嚼爛了服用,以利于在腸道分布得更均勻,阻止血糖在腸道吸收;飯后服效果就差了,為什么呢?因為吃進去的食物在胃十二指腸消化后,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腸,如果飯后服,前面的食物已經蠕動到小腸去了,等到藥物趕到的時候,已經流到血液里面去了,效果當然就不好了。當然它的副作用也就源于這個原因,如腹脹、腹瀉等,相當于在和小腸細胞打著仗,一個要吸收,一個不準吸收,有些不適應是正常的。多數人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因為吸收的少,對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是很適合的。
第三道閘就是胰腺了。在人體的左上腹部的后方有一個長條型的器官就是胰腺,胰腺上有一種細胞叫β細胞,多個β細胞聚集在一起即為“胰島”,它是制造胰島素的工廠,生產胰島素的多少受血糖的控制,血糖濃度的穩定主要是胰島素起作用。這就像我們把充滿各種養分的水放到田地里去滋養禾苗一樣,太多的垃圾不行,養分的濃度太高了也會燒苗一樣,胰腺就是最后一道閘,它的作用就決定了最終禾苗的生長狀況,有無生機及收成。
臨床常用的藥物也是在第三道閘上起作用。既然含有高血糖的血液已經流進血管里來了,有效的辦法:一是促進胰島素多分泌一些,把血糖濃度降低一點;二是加速外周組織細胞的利用;三是直接用外源性胰島素降低血糖濃度。前兩種方法就是我們常用的磺脲類藥物,機制也就是如此,后一種方法就是注射胰島素。只不過時機與劑量需要經驗與計算,否則容易產生低血糖。
血糖監測一是尿糖監測,二是血糖監測,尿糖監測可以看顏色,深黃且泡沫多,不僅血糖控制得不好,腎功能可能也有損害,蛋白滲出較多,當然這是外觀,現在做尿常規檢查也是很容易的事了。也有患者告訴筆者,他判斷血糖控制不好的辦法是自己嘗自己的尿,如果是甜的,則控制得不好,需要調藥或者加量,這里不推薦。血糖監測是必要的手段,現在越來越普及,也越來越方便。在血糖不穩定,治療方案沒有確定的時候,最好是監測七次血糖,三餐前后半小時監測一次,晚上睡前(一般在22點左右)再監測一次,如果有異常情況,還需要多監測幾次,對飲食調整及藥物調整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糖尿病重點在于預防,其次是治療,再次是康復,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前兩者容易理解,后者常常不被理解,健康的心理,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適量運動,合理用藥,盡可能地促進胰島功能康復,促進胰島素受體敏感,對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減輕家庭及社會負擔、延年益壽都有益無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紫云| 锡林郭勒盟| 武乡县| 嘉善县| 西林县| 阜阳市| 临沭县| 临颍县| 定襄县| 西宁市| 鸡西市| 德保县| 遂宁市| 天全县| 曲沃县| 万宁市| 新乡县| 南靖县| 克什克腾旗| 磴口县| 墨竹工卡县| 且末县| 平凉市| 安泽县| 潍坊市| 永新县| 始兴县| 醴陵市| 仪征市| 潜江市| 山阳县| 日土县| 九江县| 招远市| 河西区| 周至县| 武宁县| 通河县| 江都市|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