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狀動脈CTA臨床應用
- 林社章
- 226字
- 2019-12-29 18:35:13
(二)需要證實的冠心病適應證
1.無癥狀高危險人群冠心病檢查
(1)臨床適應證
1)患者種類:
無癥狀高危險人群。
2)臨床意義:
冠心病篩查。
(2)無癥狀人群的科研論文:
1篇。
結果1:
1)臨床危險性在受試者中的分布
低危險61%,中危險30%,高危險9%。
2)斑塊患病率=22%
鈣化9%,混合9%,非鈣化4%。
3)狹窄≥50%的患病率=3%
4)無癥狀人群中狹窄≥50%的分布。
低危險性人群占26%,中危險性50%,高危險性24%。
普查的社會效益有待評價
(3)無癥狀高危險人群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準確率的論文:
1篇。
結果2:敏感性=100%;特異性=98%。
推薦閱讀
- The Origin and Onset of Thrombus Disease: collapsed balancing function of immune cells and triggering factors 血栓病的起源與發生:免疫細胞平衡功能崩潰與啟動機制
- 與“艾”共存:做自己的營養師
- 泌尿系內鏡檢查(第2版)
- 鄭毓琳臨證金針
- 內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手冊
- 人文整體醫學理論與實踐
- 新冠肺炎防控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應用優秀案例集
- 兒童早期發展系列教材之八:高危兒管理與干預
- 中醫名家名師講稿叢書第四輯·姜建國傷寒論講稿
- 從便秘談養生
- 行知之間:健康中國視域下的健康文化建設
- 當代名老中醫典型醫案集(第二輯):內科分冊(心腦疾病)
- 腰骶椎手術要點與圖解
- 電子健康卡應用理論與實踐
- 圍手術期疼痛多學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