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合作、生存、發展: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社區組織項目優秀實踐集
- 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
- 1095字
- 2019-12-21 18:27:29
三、主要成效與影響
通過項目執行,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支擁有52名快檢員的咨詢隊伍,覆蓋了山西省11個地市,包括部分比較偏遠的農村。在主要城市和縣城都可以為當地MSM人群提供優質的檢測服務,從而具備了在全省范圍開展快檢的基本條件,初步形成快檢服務網絡。
項目執行期間,山西藍典志愿者團隊共為近1700人提供了快檢服務,發現HIV初篩陽性119人,陽性率7%。其中109人前往CDC進行了確認檢測,確認檢測率達到91%,確認檢測結果均為陽性。
在接受快檢服務的對象中第一次接受HIV檢測的人數為917人,占總人數的53%。由于種種原因這一部分人很難主動到當地CDC接受VCT服務,而第一次接受檢測的人中HIV陽性率為16%,明顯高于有過檢測記錄的人群。由此可見,以小組志愿者為服務者所開展的HIV檢測,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擴大檢測對象范圍,從而發現更多的PLHIV。
對接受服務滿意度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HIV快檢最吸引您的因素”中,排位居前三的分別是:友善的態度、私密的環境和快速的結果。在“您對我們所提供的服務是否滿意?”一項中,“滿意”程度達到了100%。“您會介紹您的朋友來接受我們的服務嗎?”一項中回答“會的”結果也達到了100%。調查結果充分顯示了被服務者對這種工作模式的認可和信賴,對社區組織(community based organization,CBO)為其提供快檢服務的軟硬件都表示滿意。
通過項目實施,在資源資金不充足的情況下,工作組自身發展仍得以在實踐中獲得了提升,無論從團隊成員管理還是服務質量都有了新的跨越,更為可貴的是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通過積極鼓勵快檢員和志愿者與當地CDC建立聯系,加強溝通與合作,為今后在當地能夠獨立開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本次項目實施,在廣泛發動社區參與的基礎上積極培養和調動志愿者參與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來,擴大了組織的志愿者人數,經過系列培訓提高了他們的工作能力,使目標人群對艾滋病檢測有了新的認識,提高了艾滋病預防意識和接受檢測的參與度,尤其對于改善當地陽性關懷質量和提高隨訪率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工作組形成的這一服務流程與模式,對接受快檢的目標人群不僅是一次艾滋病的預防教育,更能由此逐步培養起他們定期接受檢測的習慣,由此充分展現出“以社區為基礎”的檢測服務對于提高檢測對象“早檢測、早發現、早治療”的優勢作用,從而降低發病率與死亡率,最大限度地發揮“擴大干預服務”和“擴大檢測”的積極成效,這無疑對于今后山西省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意義深遠,并將持續有效地發揮作用。
撰稿人:山西藍典工作組干預檢測主管 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