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間斷散步,必須早起的百歲老人
李孟珠
李孟珠老太太居住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雖然老人家已經年逾百歲,但是看上去卻只有80多歲,精神矍鑠。老人家的頭發雖然都已花白,也很稀疏,但是梳理得卻很整齊。雖然已經有百歲高齡,但是老人家的思維并不混亂,聽力也很好。據老人家的女兒介紹,老人除了眼睛有一些花之外,身體上其他的器官并沒有毛病,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總有一些羨慕老人家健康身體的人問她長壽的秘訣是什么,老人總是笑著說:早起散步。原來,自從她50多歲開始,她每天早晨都要很早起床,然后沿著大街走上二里多地,這個習慣一堅持就是幾十年。到了最近這幾年,老人的身體并不像以前那樣穩健了,走路的速度逐漸地慢了下來,女兒為了安全起見,每次當老人想要出去走走時,她都會陪著一起去。
其實對于散步這種運動健身方式來說,應該是廣大老年人選擇最多的一種方式,很隨意,很方便。
中國有句俗話,叫“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對于老年人來說,如果走起路來很穩健,那么整個人看上去就會顯得很有精神。曾經中國老齡協會評選出10位百歲老人,在這些老壽星們里,竟然有7位是通過平時走路來強身健體的,由此可見,走路對于一個人的長壽有著多么大的影響。
其實一個人如果想要鍛煉,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但是無論是哪種方式,歸根到底都離不開雙手的活動以及腿腳的走動,所以在民間有著“百練走為先”的說法。
每個人每天都要走路,只是走得路徑不同、時間不同、速度不同罷了。有的人是不得已才會走路,而有的人卻是深深地喜歡走路這種健身方式。
進入新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其實散步是最好的一種運動。那么散步這種最簡單的運動方式有著怎樣的神奇功效呢?
第一,散步可以健腦。前蘇聯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想要使大腦變得靈敏,首先要勤于動腿。由于這個理念,他很多年來都堅持步行,到了老年以后仍然在堅持,并且思維還很清晰、敏捷。德國的大文豪歌德也曾經說過:“我最寶貴的思維及其最好的表達方式,都是在我散步的時候出現的。”可見散步對于一個人腦細胞的活躍以及思維的敏捷起著多么大的作用。
第二,散步可以防治關節炎。關節炎是指發生在人體關節以及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有著數十個種類。對于這種病癥,一般醫生會給患者開阿司匹林來服用,但是治療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有時候大量服用藥劑的話還會對胃和肝臟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科學研究發現,每天堅持散步的話,可以起到輔助藥劑在身體里發揮作用的效果。長久堅持的話,會使膝關節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隨著疼痛感的減輕,服用藥物的劑量也會逐漸減少。老年人即使并沒有患關節炎,如果也堅持散步來鍛煉身體的話,那么就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的功效,很有利于身體健康。
第三,散步可以預防糖尿病。通過散步,毛細血管會擴張,血流量也會有所增加,這樣就會抑制住血糖,使其不會升高,也會減少胰島素的消耗量,從而起到預防糖尿病的效果。不僅如此,如果散步的速度很快的話,還可以將人體中殘存的鉛和鍶等有毒有害物質排出體外,使人體更加的健康。
第四,散步可以增強心血管的機能。由于散步需要整個下肢參與,還需要身體其他部位的配合,所以為了完成整個動作,心臟就要加強收縮能力,心臟的血液輸出量也會有所增加,長此以往的話就會對心臟起到一個鍛煉的效果。另外,散步除了可以加強心臟的功能之外,還會使整個血液循環系統以及呼吸系統的功能得到調節、提高。并且,就算是速度比較慢的散步,肺的工作能力也會比人在安靜的環境下要增強一倍。
第五,散步可以幫助調節情緒。一般來講,散步會使人的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能調節大腦皮層的功能,使人的精神變得更加清爽。曾經有過一個科學實驗,實驗表明一個人每天進行10分鐘左右的快步行走的話,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還可以改善人的心情,使沉悶的情緒消失。所以當遇到煩心事心情郁悶的時候,不妨選擇散步這個方式進行解壓,快步走上十多分鐘,情緒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散步這種運動方式雖然很簡單,但是也要注意使用正確的方法。在散步時,要做到挺胸抬頭,步子盡量的大些,一分鐘走大概70米的距離。胳膊也要隨著邁步的節奏而進行有規律的擺動,并且,盡量不要左轉右拐,要走直線。每天走得時間不宜太長,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長久堅持的話,就會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