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強學會”和“保國會”始末載《文史知識》,1983(8)。

戊戌維新運動時期,一種與以往的舊式文人結社迥然不同的嶄新社會團體,出現在中國人民的政治生活之中,這就是維新派大力提倡的學會組織。

維新派普遍認為,組織學會,對于挽救民族危亡、爭取祖國富強、推動變法維新運動的開展,是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譚嗣同說:“今日救亡保命,至急不可緩之上策,無過于學會者。”《論全體學》。梁啟超也說:“欲救今日之中國,舍學會末由哉!”《會報敘》。

維新派為什么把組織學會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他們期望學會組織在維新運動中發(fā)揮哪些作用呢?概括起來,他們認為學會的作用有以下幾方面:一是“開風氣”,就是通過學會制造輿論,擴大影響,增強變法維新運動的聲勢;二是“聯(lián)人才”,就是通過學會培養(yǎng)一批通曉“西學”的知識分子,團聚和組織一支致力于維新事業(yè)的骨干隊伍;三是“伸民權”,就是通過學會爭取和擴大群眾的某些政治權利,鍛煉和提高資產階級(包括某些資產階級化的地主紳士)從事政治活動的能力。用他們的話來說,叫作“學以此興,士以此聯(lián),民以此固,國以此強”《郴州學會稟》。。

在維新派的積極倡導和組織下,各式各樣的學會果然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各省學會極盛,更仆難數”《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第二冊,30頁。,學會如林,遍地并起。據我們所看到的材料,在那個時期,全國有名目可考的學會組織在七十個上下,其中最著名、影響最大的,要數康有為親自組織的強學會和保國會了。

強學會是維新運動時期第一個組織起來的學會,成立于1895年??涤袨樘岢?,成立這個組織的宗旨是“講中國自強之學”。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勢下,這個帶有鮮明愛國主義性質的口號,顯然給予人們一種巨大的鼓舞和吸引的力量。因此,雖然籌備工作開始不很順利,曾“三舉不成”《康南海自編年譜》。,但逐漸得到了一些人的贊同。后來,不僅一些下層知識分子和中小官僚加入進來,連光緒皇帝的老師、軍機大臣兼戶部尚書翁同龢也表示支持,答應可每年撥給經費,甚至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這樣一些人物,也紛紛表示捐資入會了。

維新派深知,創(chuàng)建這樣的組織,是對封建政治的一場嚴重斗爭。甚至可以說,維新派正是把沖決封建專制政治的網羅作為組織學會的首要目的的。梁啟超指出:“自近世嚴禁結社,而士氣大衰,國之日孱,病源在此,故務欲破此錮習。所至提倡學會,雖屢遇反對,而務必達其目的然后已。”他還講了這樣一段故事:“強學會之開也,余與其役,當時創(chuàng)議之人,皆贊此舉,而憚會之名號,咸欲避之,而代以他字,謂有其實不必惟其名也,而先生(按:指康有為)龂龂持之,不肯遷就,余頗怪焉。先生曰:吾所以辦此會者,非謂其必能成而有大補于今時也,將以破數百年之網羅,而開后此之途徑也。”《康有為傳》。

北京強學會成立后,康有為又于同年10月南下上海,組織了上海強學分會。

封建頑固勢力當然不容許這種明目張膽的挑戰(zhàn)。他們首先是制造一些流言蜚語,對會事大加誹謗。接著,由李鴻章的兒女親家御史楊崇伊出面,參劾康有為等“私立會黨,將開處士橫議之風”。于是,慈禧便立即下令將強學會封禁。北京的強學會存在了四個月,上海的強學分會只存在了兩個月,就都夭折了。

但是,新生的學會組織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它并不因為封建頑固勢力的摧殘而失去生機。梁啟超說:“強學會雖封禁,然自此以往,風氣漸開,已有不可抑壓之勢?!?img alt="《強學會封禁后之學會學堂報館》。"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5C8F7/1565323470497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806188-kP8eR8gHYpngZlODZ6BDHUShGp7I5MTy-0-ce956ce1df9e6b0ff26b2858b3dfc7f9">“惟歲以來,此風漸鬯,于是桂林有圣學會,長沙有湘學會,武昌有質學會,蘇州有蘇學會,上海有算學會、務農會、不纏足會等次第興起?;蛞?guī)模已成,或草創(chuàng)未定,若其肇始建議者,若醫(yī)會、游歷會、化學會、格致會、工藝會、紅十字會、戒煙會等,繼軌并作?!?img alt="《會報敘》。"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5C8F7/1565323470497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806188-kP8eR8gHYpngZlODZ6BDHUShGp7I5MTy-0-ce956ce1df9e6b0ff26b2858b3dfc7f9">

在各地學會普遍建立的基礎上,康有為于1897年11月重到北京,準備建立一個更大規(guī)模的群眾組織。這時正好發(fā)生了德國強占膠州灣事件,祖國被瓜分的危機益形嚴重了。于是,康有為先聯(lián)絡一部分人,分別組織了保川、保滇、保浙等會。1898年4月,正式成立了保國會??涤袨橛H自撰寫了《保國會序》,貼于會所,其中列舉了最近一系列“失地失權之事”后,指出:“天地為愁,我將何容?昧昧我思之,惟有合群以救之,惟有激恥以振之,惟有厲憤氣以張之。我四萬萬人知身之不保,移其營私之心,以營一大公;知家之不存,移其保家之心,以保一大國。”《保國會章程》開宗明義,第一條也指出:“本會以國地日割,國權日削,國民日困,思維持振救之,故開斯會以冀保全,名為保國會?!?/p>

可是,保國會的壽命比強學會的更為短促。封建頑固勢力故技重演,用對付強學會的老辦法來對付保國會。他們仍然是先制造流言。保國會成立不久,社會上就開始流傳“開此會為大逆不道”“保中國不保大清”之類的說法,甚至散布榮祿要參加保國會的人“小心腦袋”等等的無恥威嚇,“展轉傳聞,一唱百和,于是謗議大興”梁啟超:《記保國會事》。。接著,黃桂鋆、李盛鐸、潘慶瀾等紛紛上章奏劾。在奏疏中,他們說:“如保浙會、保滇會、保川會,皆由保國會黨包藏禍心,乘機煽惑。”并指責說:“近日人心浮動,民主民權之說日益猖獗。若準各省紛紛立會,恐會匪聞風而起,其患不可勝言。”保國會等“抵制外人則不足,盜竊內政則有余”, “名則保其桑梓,實則毀其家邦,此風萬不可長”《禁止莠言折》。。雖然由于光緒皇帝的庇護,保國會未被查究,但自此以后,也就停止活動,名存實亡了。實際上,保國會前后只活動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那么,強學會和保國會曾經開展了哪些活動呢?主要是:

第一,舉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集會。強學會“三日一會”一說強學會“每十日一集,集則有所演說”,見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卷七。,保國會“會期有大會、常會、臨時會之分”。在集會上,主講人“演說萬國大勢及政學原理”, “發(fā)明中國危亡之故,西方強盛之由”《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第二冊,555頁。。講的人慷慨激昂,聽的人熱血沸騰,講到動人處,“座中人有為之下淚者”梁啟超:《記保國會事》。。

第二,發(fā)行報紙。北京強學會創(chuàng)辦了《中外紀聞》,木刻活字印刷,日出一張,“只有論說一篇,別無記事”,隨“宮門鈔”分送在京官員。開始印一千份,后增至三千份左右。這是維新派創(chuàng)辦的第一份報紙。上海強學分會也發(fā)行了《強學報》,但未辦多久,就???。

第三,辦圖書館。據梁啟超的回憶,強學會“最初著手之事業(yè),則欲辦圖書館與報館”,故開手第一件事就是“向上海購得譯書數十種”《蒞報界歡迎會演說詞》。。又說,強學會組織起來后,“備置圖書儀器,邀人來觀,冀輸入世界之知識于我國民”《蒞北京大學校歡迎會演說詞》。??墒怯捎陲L氣閉塞,當時前來閱讀這些“西學新書”的人,幾乎是寥若晨星。強學會曾四處尋覓,好不容易從上海購到一幅世界地圖,“圖來之后,會中人視同拱璧,日出求人來觀,偶得一人來觀,即欣喜無量”《蒞北京大學校歡迎會演說詞》。。于此也就可見一斑了。

保國會由于存在時間短,實際上只進行了第一項活動。

康有為曾把強學會稱作“政黨嚆矢”,梁啟超則說:“強學會之性質,實兼學校與政黨而一之焉。”至于保國會,戊戌維新運動史的研究論著也大抵把它稱作近代資產階級“政黨的雛形”,或者說已經“略具政黨的規(guī)?!薄5珜嶋H上,它與近代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存在著很遠的距離和很大的差別。

首先,強學會和保國會并沒有什么明確的政治綱領。維新派不論在政治方面、經濟方面還是在文化教育方面,都有相當全面的目標和主張,也就是說,維新派是有一個系統(tǒng)的政治綱領的。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把這個綱領貫徹到學會活動中去。強學會和保國會的宗旨,只是“自強”“保國保種保教”之類的比較籠統(tǒng)的政治口號,既沒有具體要求爭取實現的政治目標,更沒有為達到此種目標而規(guī)定的實際政治步驟。參加此種組織的成員,“聞見既歧,趨向各異”張元濟:《追述戊戌政變雜詠》。,有的人自己說:“不過逐隊觀光,并不識有所謂政治思想?!?img alt="李宣龔:《致丁在君書》。"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5C8F7/1565323470497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806188-kP8eR8gHYpngZlODZ6BDHUShGp7I5MTy-0-ce956ce1df9e6b0ff26b2858b3dfc7f9">

其次,任何人參加此類組織,并不需要有什么條件或履行什么嚴格的手續(xù)。一般“愿入會者”, “不分畛域,一律延攬”。入會手續(xù)也很簡單,只要“將姓名、爵里函知局中”就可以了。《中外日報》有一篇文章說:“京師強學會,僅有議論,未見實事,何來人名清單?”《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第三冊,463頁。可見強學會連本會員名冊都沒有。保國會稍微嚴格一些,章程規(guī)定:“欲入會者,須會中人介之,告總理值理,察其合者,予以入會憑證?!钡珜嶋H上這個規(guī)定并未認真執(zhí)行。

最后,這些組織對自己的成員沒有什么組織紀律的約束。不論是強學會還是保國會的會章,對會員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必求品行心術端正明白”,“入會者若心術品行不端,有污會事者,會眾除名”。但這些只是對于會員道德修養(yǎng)方面的基本要求,連以往“以文會友”的文人結社也會提出這種要求,根本不能看作政治紀律。

曾經親歷戊戌維新運動,后來成為我們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吳玉章同志指出:“戊戌變法時期雖然有學會一類的組織,這些組織在變法運動中也起了一些作用,但是它們沒有堅強的領導,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和組織原則,沒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戊戌變法的歷史教訓》。歷史事實確是如此。

當然不應因此而低估強學會和保國會在維新運動中的歷史作用。強學會和保國會的成立,在觀念上沖破了封建專制主義“君子群而不黨”的教條,在政治實踐上沖破了封建專制主義不準結社的禁令,對維新運動的發(fā)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梁啟超說:“按中國近兩年來風氣驟開,頗賴學會之力?!?img alt="《戊戌政變記》卷四。"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5C8F7/1565323470497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806188-kP8eR8gHYpngZlODZ6BDHUShGp7I5MTy-0-ce956ce1df9e6b0ff26b2858b3dfc7f9">康有為則更把強學會的建立看作維新運動的發(fā)軔:“自強學會首倡之,遂有官書局、《時務報》之繼起,于是海內繽紛,爭言新法,自此舉始也?!?img alt="《三月二十七日保國會上演講會辭》。"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5C8F7/1565323470497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806188-kP8eR8gHYpngZlODZ6BDHUShGp7I5MTy-0-ce956ce1df9e6b0ff26b2858b3dfc7f9">這種估計,應該說是完全確切公允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沙坪坝区| 济南市| 吉首市| 大厂| 兴文县| 司法| 浑源县| 三门县| 胶州市| 安化县| 余姚市| 满城县| 拜泉县| 新乡县| 广州市| 新余市| 驻马店市| 民勤县| 南华县| 安塞县| 鄯善县| 白玉县| 蒲城县| 宜君县| 建水县| 内黄县| 镇平县| 漳平市| 定州市| 会昌县| 钟山县| 咸阳市| 香港| 来安县| 文水县| 弥渡县| 巴里| 东辽县| 汤阴县|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