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全國特批教授

1984年,我在內地重要刊物及香港刊物上發表了10篇學術論文。當年,國家為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直接審查,特批了一批中青年學者為教授,這年8月全國哲學界特批5人:劉放桐、方克立、方立天、靳輝明和我。中國人民大學占3人,其他2人是人民大學畢業的學生,劉放桐是苗力田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在復旦大學從事現代西方哲學史研究,方克立是人大哲學系1962屆本科學生,在南開大學從事中國哲學史研究,當時大家都認為這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榮譽。

1984年6月19日—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史研究室在薊縣招待所召開“中國哲學史上的唯物主義傳統研討會”,與會的有張岱年、石峻、辛冠潔、孫長江、喬長路、方立天、衷爾鉅、肖萬源、焦樹安、王國軒、范陽(擔任廣西社科院院長)、傅云龍、張紹良、劉宏章和我等。當時,我正在撰寫《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為到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哲學系授課做準備,我提出中國哲學范疇有象性形態、實性形態、虛性形態,引起了大家的討論,會上有不同看法,其中亦有批評意見,特別對虛性范疇爭論最多,在唯物主義思想指導下,大家認為虛性范疇就是唯心主義的,如老子主張虛無的唯心主義,這促使我進一步思考,對我很有幫助。因為這是學術討論,不是政治批判,所以能平等地、自由地探討學術問題,提升對哲學范疇的認識。

1983年10月10日—13日,美國哈佛大學韓國研究所召開“第六屆退溪學國際學術會議”,會議主題是“退溪學與新儒學”。會議邀請我參加,并提供來回機票和參會食宿費用,于是我為會議撰寫了《朱子與退溪的易學思想比較研究》,這是《朱熹易學思想辨析》的姐妹篇,請馮禹博士翻譯成英文。當時中國大陸只邀請了我1人,但后因中美關系緊張而未能成行。

1984年9月9日—12日,我應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漢堡大學中國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的邀請,出席在漢堡大學召開的“第七屆退溪學國際學術會議”,會議主題是“韓國哲學與東洋哲學”,應邀出席會議的有美、日、中、英、荷蘭、意大利、瑞士、韓國等國學者70余人。李退溪(1501—1570),名李滉,是李朝朱子大家。約在13世紀,朱子學在朝鮮得以傳播。1289年,安珦(1243—1306)隨高麗中烈王在元大都得《朱子全書》,將之帶回朝鮮。安珦在高麗大學講授朱子學,弟子白頤正在元朝得朱子學東還,其后權溥(1261—1346)、李穡(1328—1396)、鄭道傳(1348—1398)得傳朱子學,由此朱子學得以流行。15世紀,朱子學成為李朝正統思想,李退溪、李栗谷(1536—1584)為當時朱子學雙璧。“第七屆退溪學國際學術會議”就退溪學說與中國朱子學的關系進行討論,與會學者認為退溪守成朱子學而有所發展,使其適應朝鮮的實際,但關于繼承與發展的主次問題,學者的意見有分歧,或者以繼承為主,發展為次,或者反之,或者并重。當時由于我國與韓國未建立外交關系,并且會議有臺灣學者參加,所以教育部國際交流處王復孫處長一再向我交代出國注意事項等問題。我在大會上宣讀的論文是《李退溪哲學邏輯結構探析》。大陸唯有我1人參加,臺灣有師范大學國文系主任周何教授(考試院委員)、戴璉璋教授2人,他倆是浙江人,說起來我們有同鄉之誼,因此毫無隔閡,很親切友好,美籍華裔學者有杜維明教授、傅偉勛教授,我們5人在一起時有說有笑,韓國學者非常羨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阳市| 黎川县| 汪清县| 山西省| 淅川县| 治多县| 阜新市| 株洲市| 桂林市| 罗平县| 革吉县| 鸡泽县| 榆中县| 安龙县| 博湖县| 晋中市| 高阳县| 常熟市| 确山县| 滨州市| 兖州市| 靖宇县| 化德县| 桃园市| 会泽县| 崇仁县| 科尔| 偃师市| 莱芜市| 土默特左旗| 靖西县| 东台市| 宜兰市| 明溪县| 迭部县| 通化县| 休宁县| 临桂县| 府谷县| 陵川县| 永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