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生命與生命學術:張立文學術自述
- 張立文
- 1732字
- 2020-06-05 19:28:17
二、一家團圓
1977年年底,我妻子從武漢寶積庵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研究所調來北京。人雖調北京,但北京師范大學不安排工作,工作單位的落實要自己找,這對我這個在學校做教研的人來說實在很難,到處碰壁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找到了北京海淀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由于沒有地方住,我只好請與我同住的另一位教師暫住別處,全家五口人才擠在紅三樓三層朝北的一間13平方米的房間內。后來,學校看我住得太擠,不能備課工作,才給了我一間平房,隔成里外兩小間,廁所、水房都是公共的,冬天生煤取暖,煤有定量,不能超出,但一個煤爐,溫度總是升不上去,晚上看書寫文章,便覺得從腳心一直冷到膝蓋,從此以后到現在,天氣稍涼,膝蓋就冷痛,要蓋棉襖才能御寒,治也治不好。我的房子在西頭,到廁所、水房有一段路。下雨、下雪天,洗米、洗菜、洗衣服很不方便。孩子們上廁所也很辛苦。他們穿的都是舊衣服,平時根本不吃零食。因為我與妻子1960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她是助研,我是助教,17年不變,她的工資是53元(在武漢是53元,北京是56元,是地區差),我的是62元,也是雷打不動。可是,3個孩子上學讀書,她與我每月寄錢給雙方老母各15元,一個月85元生活費。雖比四分五裂時生活好一些,但亦須很節省才能維持五口人的生活,即使如此,我還是買了一些專業書籍,這些買書錢都是從口里扣出來的。有時為了買一本書,拿起來又放下,放下又拿起來,考慮再三,才能下定決心。
我的3個男孩雖讀書很用功,但都分配他們參加家務勞動。孩子只有從小養成吃苦耐勞的習慣,經受勞動鍛煉,才能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取得好成績。有的老師對我說,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會耽誤孩子的學習,但我不這樣認為。在我看來,家務平等勞動,不僅不與學習相沖突,而且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于是,我分配大孩子負責洗菜、洗米、有時做飯做菜;二孩子負責打掃清潔和擦桌子;三孩子負責飯后洗碗、洗鍋。冬天很冷,我們往廁所、水房的路結冰,三孩子滑倒,把碗全打碎了,孩子怕大人說他,其實我們心里不是心疼碗打碎了,而是心疼他用冷水洗完碗后,沒有擦干手,走這么遠的路,手背都凍裂了,流出血來,但我們并不因此而不讓他洗碗、洗鍋,而是繼續干,他也沒有說不干家務,因為大孩子、二孩子都干家務,這就鍛煉了他們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大孩子從武漢小學戴帽的初一插班到人大附中初二,雖基礎很差,但經過努力,他趕上來了,1980年考上北方交通大學;二孩子考上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后分配在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工作;三孩子在中國人民大學附中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北京大學生物系生物工程專業,一年后(1992年)到美國念書,獲生物學和醫學雙博士學位。1996年,三孩子張文勇被康奈爾大學醫學院、洛克菲勒大學醫學院、斯隆凱特林癌癥研究中心錄取為聯合培養的博士生,被錄取之后他便回國探親,但在回美國讀博士時,卻被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拒簽,這樣我們只得求助康奈爾大學醫學院。康奈爾大學寄函大使館,函中說:我們三個單位聯合培養的博士生,是從1000人中選取出100人,又從100人中選出10人,再從10人中選出1人,像張文勇這樣天才的學生得不到培養,對我們將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張文勇拿這封信的復印件再去美國大使館辦簽證時,就順利通過了。三個單位為他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條件,每年學費36000美元全免,每月還供給1200美元的生活費。這么多的費用,對我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用我當時一輩子的工資也供不了他1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那時,1美元好像是相當于8元至9元人民幣)。由于他的聰明和勤奮,他獲得生物學和醫學雙博士學位,現在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當醫生。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人說:“所謂天才是1分聰明加99分努力。”人之一生,聰明而不勤奮,可能一事無成,不很聰明而勤奮,卻可能有所成。勤奮使聰明插上翅膀,聰明使勤奮獲得成功。古往今來,很多大家,包括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朱熹等,都說自己不是聰明的人。絕頂聰明的人,往往因聰明而不虛心,不專心,做一件事總是游移不定,這山看見那山高,到了那山又見別山高,從而成功率大大降低,可以這樣說,聰明加勤奮,是大聰明,真聰明;聰明減勤奮,是小聰明,假聰明。凡人都從零開始,天才的孩子不一定是天才,愚人的孩子不一定就愚笨。只有堅持勤奮,才能通達成功。換言之,只有勤奮地灌溉,學術生命之樹才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