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后記
- 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法則(套裝共9冊)
- 韋康博 高德 林汶奎 黃鈺茗
- 2169字
- 2019-12-25 15:42:23
當離開《三體》中殘酷黑暗的宇宙環境,回到人類現實的商業世界時,我想到的是《從0到1》的作者彼得·蒂爾告誡我們的一段話。他說:
“商業世界的每一刻都不會重演。你們要知道,下一個比爾·蓋茨不會再開發視窗操作系統,下一個拉里·佩奇不會再研發谷歌搜索引擎,下一個馬克·扎克伯格也不會去創建臉譜社交網絡。如果你照搬這些人的做法,就不是在向他們學習。最成功的人士總是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真正的價值,他們遵循的是商業的基本原則而不是什么秘籍。”
在今天,幾乎所有的優秀企業和它們的高層管理者都已經深刻地意識到,全球的市場環境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互聯網與移動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早就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而且也正在對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地造成極大的沖擊。每天都有新的產品,新的觀念,新的機遇,它們為市場提供新的活力。但與此同時,這些新的東西很可能幾天后就失去了價值,因為已經被更新的東西取代了。
但是,無論技術、平臺和消費的風向如何改變,商業的基本原則都是不會變的,它亙古未變,就像宇宙的維度一樣。那就是它所包含的與市場有關的維度理念。你所占據的維度決定了高度,而你所擁有的升維與降維的能力則決定了最后的成敗。
商業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在我看來,商業就是創造和傳遞客戶價值、公司價值,并用市場反饋它變現能力的系統。這個系統由不同的維度構成,每一個維度代表一個環節。但總的來說,所有的維度都無法離開四個最基本的元素:
第一:服務——你可以給客戶提供的產品(服務),為他們帶來什么價值?
第二:盈利——在給客戶帶來價值之后,你如何賺錢?
第三:資源——你有什么資源來實現前兩點?
第四:手段——在獲得資源以后,你又如何去實現前兩點?
不管我們的商業模式如何發展,它均以這四個基本元素為核心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卓越的企業將產品服務、盈利模式、資金、信息、平臺等維度高度地整合,形成了一個高效的具有獨特的核心競爭力的運營系統,用最優的實現形式去占領市場,滿足用戶的需求。企業整合后的維度越低,執行起來也就越高效,這是因為最簡單直接的也總是最有力的。就像我在書中講到的,降維的本質就是整合多重的商業維度,用簡單擊敗復雜,用最直接的途徑達到目的。
問題:為什么傳統企業越來越困難了?
這是近幾年來人們經常討論的問題,我們在商業評論和金融報刊中時不時就會看到傳統企業家的訴苦。仍然活在30年前的商業觀中的人,現在感覺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壞消息也總是越來越多。他們驚訝地發現企業的經營在每一個層面都開始崩壞,產品的設計落后于潮流,管理的模式跟不上需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緩慢無比,利潤十分的微薄,市場前景更是黯淡無光。甚至于在10年前仍然叱咤風云的今天也成了末路英雄,很快就感覺自己過去那套行之有效的策略現在已四面楚歌,傳統的方式不斷地撞墻,新興模式則攻城掠地。
傳統企業的商業維度過于復雜,整合力差。規模大、人員多、渠道健全等以前的優勢現在反而成了巨大的包袱和累贅。新興公司用精干的小團隊和沒有中間環節的互聯網渠道,很輕易地就降維KO了傳統商業。不得不說,給出答案的過程同時也是艱難的轉型之旅。不能及時轉型并且成功,就必然死于對手的降維攻擊。
必須具備的心態:在轉型之路的嘗試,失敗就像喝水一樣必不可少
為了贏得未來的戰爭,我們需要像互聯網公司一樣完成轉型。當提到轉型時,有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曝光度最高的商業名詞——電商、微商、微博、微信、百度、阿里、谷歌等,認為自己的企業只要像它們那么做也一樣能夠成功。比如把產品放到互聯網平臺銷售,自己建立一個公司網站,或進行社群營銷,覺得做到這些就算是成功轉型,擁有了降維的手段。這將大錯特錯,對理解并貫徹本書的主題沒有一點幫助,也不會利于你接下來的事業。
就像彼得·蒂爾的觀點,任何成功的嘗試都是創造性的,而不是基于模仿的。毫無創造力并教條地學習成功者總是會導致自己最終的失敗,并且引發人們的焦慮:“為什么他們可以成功,而我不可以?”在跨向未來的嘗試中,失敗是這么的平常,同時也無可避免。轉型的焦慮是因多數人對于互聯網的錯誤認知和對商業進化的誤解造成的。如果你不能從觀念上改變錯誤的認知,不能從精神上具有堅韌的意志,不能從創新層面理解未來的“不確定性”,轉型就不會成功,也無法找到實施降維戰略的入口。
必須具備的認知:降維既是傳統的顛覆,也是傳統的重生
通過本書,我們借助《三體》對于宇宙文明的殘酷搏殺的描述洞察到了商業競爭的本質,我們也比過去更加充分地理解了互聯網。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降維攻擊”并不僅是一種顛覆傳統的策略,也不是單純的用以商業競爭的手段,而是代表了商業傳統的重生——經過合并不同的商業維度,我們學到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原則。
降維是文明發展到今天的必然,同時也是商業進化到互聯網時代的必經階段。它要求我們從宏觀和系統性的角度看待問題,也看到了現實與虛擬之間的巧妙聯系。為了成長為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公司,我們需要具備互聯網思維,用維度理論去解構商業,去建設自己的商業邏輯。從重視資源到重視數據,從重視產品到重視用戶,從線上到線下,我們向前邁出的第一步都是在升維思考,并且蓄積足夠的降維力量。
在不可知的將來,我們需要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可以穿梭于不同商業維度的生命體。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本書可能提供不了最好的途徑。但我相信,你一定從中找到了最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