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信是立身之本 恕乃接物之要
- 圍爐夜話
- 王永彬
- 633字
- 2019-12-24 15:50:19
【原文】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①,所以人不可無也;
一“恕”字是接物之要②,所以終身可行也。
【譯文】
一個“信”字,是我們樹立人格、處世做人的根本,如果一個人失去誠信,他就會孤立無援,所以我們不可丟棄;一個“恕”字,是我們待人接物必不可少的重要品德,如果一個人沒有容人之量,他就會變得心胸狹窄,自私自利,所以我們應該終身奉行。
【注釋】
①信:信,誠信。立身:樹立人格。
②恕:寬容,推己及人之心。接物:與人交往。
【評析】
這一則從兩方面著手,由內而外,推己及人。
一是從內在方面來講,做人要有“信”,人不可一日無信。誠實可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只有這樣才能站得直、走得穩、行得正。小孩子不誠實,長大了就會容易變壞;老年人不誠實,一世英明就可能毀于一旦。誠實守信能使我們實現心靈的凈化和品德的升華,可以化解日常的矛盾和別人的戒心,從而贏得眾人的信任與友誼。雖然有時謊言也能夠給人帶來一時的利益,但不會長久,其最終結果只能是失信于人,甚至身敗名裂。但愿我們都能做個“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二是從外在方面來講,在現實生活中待人接物要講“恕”,人要有容人之量,能推己至人。一個人為人處事不能只顧自己,同時也要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樣才能更為客觀公正地處理各種情況,從而減少和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與麻煩。一個人只有做到嚴己寬人,責己容人,才能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廣結良緣,進而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綜合起來看,只有內在的完滿,才有外在的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