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處事要代人作想①,讀書須切己用功②。
【譯文】
處理事情的時候要多替別人著想,而不是只顧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讀書的時候必須自己切實地用功,因為學問是自己的,別人是不能代讀、代學的。
【注釋】
①代人作想:替他人設身處地著想;換位思考,想想別人的處境。
②切己:自己切實地。
【評析】
我們大多數人都容易成為一個利己的人而不自知,這是因為,了解別人比較容易,了解自己卻很困難。我們常常有感情地包庇自己,卻帶著偏見地審視他人,經常在利益面前把自己放在首位,而后才想到別人。但是處世久了,當明白并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斤斤計較。有時處處為自己著想的人,不見得能快樂,也不見得能占到多少便宜,反而招來很多人的怨恨。狹隘猥瑣、私欲膨脹的人經常處在低級趣味之中,他們不僅在精神上會成為萎縮的乞丐,即使從長遠發展看也是得少失多,窘迫無支。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個受尊敬的人,就應時時刻刻想到他人,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送給別人。
讀書是自己的事,讀得好,學問是自己的;讀得不好,也沒有人替你讀。如果一遇到困難就想找人代替,還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因為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做事沒有盡心盡力,那么,即使別人替你完成了,你依然一無所知。
“學問為濟世之本”,學問不扎實,任憑志向多偉大,也無法實現,即使有再好的機會,你也沒有能力把握住。所以,讀書無捷徑可走,最切實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在立志求學后,就要盡心盡力地去做,不能只是盡力,而盡不到心,更不要妄想著讓別人代替自己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