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2 鐵鍋買賣

明朝時期,韃靼部落雖然在前期明軍北伐后退往漠北蒙古高原,但卻連年騷擾長城沿線,北方邊關戰亂頻仍。韃靼騎兵進入明朝邊境搶掠財物,明朝付出的代價十分高昂,百姓厭惡戰爭,紛紛沖破邊境的封鎖,以私相貿易來平息邊事和解決經濟困難。

從1534年(嘉靖十三年)開始,俺答汗表示希望向明朝政府納貢,有時一年派出幾十次特使,但是都被明朝政府回絕。求貢不成,俺答汗干脆于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率兵攻入長城,直趨北京城下,這就是歷史上的“庚戌之變”。迫于韃靼騎兵的威勢,第二年嘉靖皇帝終于同意在大同為俺答汗開設馬市,蒙古人可以用馬匹換取內地的產品。但是不久后,明朝因為俺答汗提出了以牛羊進行貿易的要求而關閉了互市,雙方又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邊境戰爭。

在明朝大改革家張居正及大學士高拱等人的努力下,明朝一邊整軍痛打,一邊招降韃靼,最終迫使俺答汗接受了明朝順義王的冊封,宣布十三條和平條款,表示蒙漢世世友好,永不相犯。雙方更開始了長城沿線的“互市”貿易,東起宣府西迄甘肅,一共建立起十一處互市,戰亂二百年的北方草原終于初現和平曙光。

互市貿易開始后,邊境很快呈現一派和平繁榮景象:韃靼人以馬匹、牛羊雜畜和皮毛交換明朝的糧食、布帛和鐵鍋等日常物資,中原北方和韃靼的經濟困難都得到了很大的緩解。高拱感慨道:“數月之間,三陲晏然,曾無一塵之擾,邊釋戈而荷鋤,關城熄烽而安枕,而今有之。”

擁有敏銳經濟嗅覺的張居正認為互市正是“制虜”的好機會,從哪里入手呢?他的做法是把鐵鍋貿易的主動權抓在手里。

鐵鍋的制造技術較為復雜,作為草原游牧部落的韃靼根本無法制造,此時陸上絲綢之路已沒落,韃靼失去了鐵器的來源,因此只能從大明王朝取得所需的鐵鍋。我們在明朝史書中經??吹竭@樣的描寫:韃靼騎兵入境搶劫,他們最愛的寶物就是鐵鍋,所到之處劫掠一空,連百姓家灶上的鐵鍋都要揭下來拿走。韃靼之所以如此渴求鐵鍋,一方面當然是為了提升草原人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也是草原部落需要用其熔煉兵器。

深謀遠慮的張居正,就抓住了這個關鍵點下了一盤大棋,他利用經濟手段構建了一個戰略,成功地將草原納入控制之中。

當時,張居正去找了大臣王崇古,告訴他以和備戰,互市中一定要嚴格控制鐵鍋買賣。張居正在《與王鑒川計四事四要》中明確提出:韃靼要求買鍋,鍋是鐵鑄的,日后也可以變成武器,輕易賣不得;而廣鍋不好回煉,不能鑄造兵器,不妨出賣廣鍋,但需限量銷售,買家買的時候要拿破舊的鐵鍋來換。實際上,鐵鍋買賣限制執行得還要更嚴苛,《大明會典》就記載了這樣的規定:“鐵鍋并硝黃鋼鐵俱行嚴禁,市場定于大同鎮,每年一市,每市不過二日?!边@就是說,并非每一處互市市場都有鐵鍋賣,每年只有大同互市賣兩天,當年錯過了,就只能等第二年了。

當時朝中很多人難以理解張居正“鐵鍋貿易戰”的深意,覺得互市都開了,何必單單限制鐵鍋買賣,簡直是多此一舉。但是鐵鍋貿易還是在張居正的努力下推行下去,而效果也正如張居正所料——限制鐵鍋銷售,慢慢地消除了威脅和平的因素??偸欠闊熕钠鸬拈L城沿線,此后近百年里互市貿易紅紅火火,百姓安居樂業,還誕生了很多有名的商幫與貿易線路,互市貿易進一步助推了明朝“隆萬中興”的輝煌。

張居正這個政策實施后,失去了武器的蒙古逐漸走向滅亡,被努爾哈赤滅了國。世道輪回,后來努爾哈赤用人參打贏了貿易戰,最后滅了明朝,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普安县| 新宾| 七台河市| 江西省| 砀山县| 饶河县| 道真| 南宁市| 常德市| 嘉鱼县| 六盘水市| 松桃| 安吉县| 高雄县| 多伦县| 黄陵县| 广平县| 弥渡县| 昌乐县| 南汇区| 沾化县| 黔西县| 鲁甸县| 渭源县| 河池市| 翁牛特旗| 阿勒泰市| 平罗县| 高雄县| 湘潭县| 仪征市| 肇庆市| 丰顺县| 清徐县| 普安县| 英德市| 永修县| 大足县| 青河县|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