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口?屬陽明經二二

范溪云,患口?不正,四肢拘急,將月余,針灸涂貼,百法不效。更醫者四,發散清理,湯劑雜投,病不少減,延至半年,時常自汗惡風。予脈之,左手浮緊,右手洪緩。謂病家曰:此癥風客陽明經,留而不去,郁而為熱,當解散之。病家曰:發表藥已服多矣。予問曰:服何藥?病家曰:小續命湯。予曰:小續命,半多熱補之藥,服之當劇,何能愈乎?病家曰:單發散藥已服多矣。予問曰:服何藥品?病家曰:重則麻黃、桂枝、羌活、獨活,輕則柴胡、干葛、防風、白芷,以至天麻、秦艽、荊芥、薄荷之類,無不盡試。予曰:宜其不能愈也。蓋此癥邪在一經,諸藥雖多屬發散之品,然雜而無主,不能專入一經,而各經之無邪者,誅伐無過,徒足以虛其表,而不足以去其邪。故反見惡風自汗,而無救于口之?也。經曰:胃足陽明之脈,挾口環唇。茲病口?唇斜,是知此癥乃陽明一經之癥也。羌活、麻黃等藥,各有專經,即有一二入陽明者,眾咻一傅,何以成功?因用葛根五錢,升麻二錢,重劑以逐陽明固結之邪;白芷二錢,僵蠶一錢五分,以達頭面不正之氣;黃芪錢半,桂枝五分,以固周身疏泄之表;桔梗一錢,甘草五分,載諸藥上行,本乎天者,親上之義也。服二劑便效,數劑之后即全正矣。后以養營血、實腠理之劑,少佐清熱去痰之藥,調理而如故。

盧紹庵曰:中風,有中臟、中腑、中經絡,而分輕重緩急。今口?不正,乃中經絡之輕緩者。他醫不解分經施治而概用發表,廣絡原野,冀或一中,宜其病之難去也。先生乃能辨識陽明一經,直搗中堅,殲厥(49)渠魁,而脅從者,自然瓦解。

【注釋】

(1)按臨:巡視。

(2)湖:湖州。

(3)兩縣:湖州所屬歸安、烏程二縣。

(4)鄉先生:古時尊稱辭官歸鄉或在鄉教學的老人。

(5)茅鹿門:即茅坤,字順甫,號鹿門。明代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嘉靖十七年進士及第,曾任知縣。

(6)休致:官員年老退休去職或辭官。

(7)倒倉法:用攻里之劑祛除陳垢積滯的方法。

(8)轍:通“輒”。就,立即。

(9)篋(qiè怯):小箱子,藏物之具。

(10)虀(jī機)汁:腌菜汁。虀,同“齏”,腌菜。

(11)喧闐(tián填):喧嘩,吵鬧。闐,充滿。

(12)詟(zhé折)服:畏懼服從。

(13)邑侯:對知縣的尊稱。“侯”,原作“候”,據文義改。

(14)第:只是。

(15)短氣:此下“自汗,耳鳴肉img3……莫可奈何”原脫325字,據會文堂本補。

(16)翕(xī西)翕:熱甚貌。

(17)閑曹:閑散的官職。

(18)疾:《素問·痿論》作“肝”。

(19)秦艽:原作“泰芃”,筆畫相近致誤,今據文義改。

(20)制臺:明清時期對總督的尊稱。

(21)奉屈:猶言屈駕。

(22)先正:前代的賢人。泛指前代名醫。

(23)霽顏:轉憂為喜,和顏悅色貌。

(24)就道:上路,動身,出發。

(25)遑(huáng皇)急:驚惶不安。遑,同“惶”,恐懼。

(26)邇日:近日,近來。

(27)漁色:獵取美色。

(28)科:原作“斜”,據會文堂本改。

(29)南畿:指南京。明代以南京為留都,故稱。畿,京師周圍地區。

(30)比部:明清時對刑部及其司官的習稱。

(31)暇晷(guǐ鬼):閑暇時間。晷,日影,比喻光陰、時間。

(32)懸飲:此下會文堂本有“化熱”二字。

(33)元譚:即“玄談”,玄妙之論。元,避康熙諱。譚,通“談”。

(34)親炙:親受教育熏陶。

(35)遺藁:遺稿。也作“遺槀”“遺稾”。

(36)更余:一更左右的時間。

(37)徂(cú殂):及,至。

(38)司成:古代教育貴族子弟之官職。

(39)詁妄:義同譫妄。

(40)清:原作“補”,據目錄改。

(41)腸紅:便血。

(42)熇(hè和)熇:熱勢熾盛。

(43)分付:即吩咐。

(44)風旨:旨意,意圖。

(45)懌(yì異):高興。

(46)叔世:猶末世。衰亂的時代。《左傳·昭公六年》:“三辟之興,皆叔世也。”孔穎達疏引服虔云:“政衰為叔世。”

(47)潔古:即張元素,字潔古。金代醫家,易州人,世稱“張易水”。

(48)一傅眾咻(xiū休):謂一人施教,眾人喧擾。喻事不專一,絕無效果。傅,教導。咻,喧鬧。

(49)厥: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铜山县| 疏附县| 洛浦县| 皋兰县| 方城县| 朝阳市| 个旧市| 建始县| 五寨县| 安西县| 天等县| 东乌珠穆沁旗| 渭源县| 蚌埠市| 聂荣县| 项城市| 红桥区| 社旗县| 榕江县| 米脂县| 寿光市| 子长县| 玉田县| 上虞市| 雅安市| 大港区| 周至县| 万山特区| 苏尼特右旗| 昌宁县| 临高县| 清流县| 商都县| 灵寿县| 泾源县| 马关县| 桓台县| 巩义市| 托克托县| 留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