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甲第面長街,朱門赫嵯峨

賈府最初是在賈雨村的嘴里和林黛玉的眼里慢慢立起來的。

賈雨村說:“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占了。大門前雖冷落無人,隔著圍墻一望,里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崢嶸軒峻;就是后一帶花園子里面樹木山石,也還都有蓊蔚洇潤之氣……”全書的《紅樓夢》引文,皆出自《紅樓夢》,曹雪芹、高鶚著,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二回)

等到黛玉別父只身進賈府時,賈府的格局與模樣開始從想象和漫談中抽離,屋瓦臺柱就了位,廳堂院落得了形體,聲音氣息開始流貫,一切都在流光溢彩。從黛玉的眼里看出去,賈府是一個陌生而富麗的存在,給了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精神壓力。諸釵先在賈府里一一聚齊,日后一同往大觀園這人間版的太虛幻境里去。

賈府由寧國府和榮國府兩府構成,兩府位于街的北側,坐北朝南。兩府相連,中有小巷隔斷。寧國府在東,榮國府在西,二府之門相隔不遠,不足一箭之地,即二百米左右。黛玉在轎中路過寧府大門“又往西行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也蹲著兩個大石獅子,兩側有東西角門。

寧國府

寧國府門前“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正門卻不開,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第三回)寧國府在《紅樓夢》中篇幅不大,描寫語焉不詳,因為故事主線并不發生在這里,所以對其中的建筑院落均是泛泛而談,建筑的很多內容是缺省的,方位、規制、室內陳設均處于很不明晰的狀態。可知的是,它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花園名為“會芳園”;比較確定的,是中軸線、賈氏宗祠和會芳園的位置及部分陳設布置。

中軸線

仔細辨析,寧府的府邸應集中在東路和中路,書中著重提出有“三間一所抱廈”,應是正堂前的抱廈。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寧國府從大門、儀門、大廳、暖閣、內廳、內三門、內儀門并內塞門,直到正堂,一路正門大開”,曹公在這里著意渲染了寧國府的廣宇重門,庭院深邃,但實際上建筑布局不會這樣從南到北彼此緊挨著布置下來,它應該是表現了一個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是從“大門”到“儀門”;第二進從“儀門”到“內三門”,這一進院落中有大廳及左右暖閣和后面的內廳;第三進院落就是從“內三門”到“正堂”,其中“內三門”應是“內儀門并內塞門”的組合,“內塞門”可以理解為“內儀門”即垂花門的一道屏門,這是符合當時建筑的通常做法的。這一路的各層門,就構成寧國府的中軸線。

在中軸線以西,有會芳園和賈氏宗祠。

會芳園

修建大觀園前,寧府后花園稱為會芳園(第五、十一、十三回),有溪流經過全園,建大觀園時從會芳園的“北拐角墻下引來一股活水”,說的就是這條溪流。園中西北是片水域,依水建軒,東南有假山,傍山建榭。園中“黃花滿地,白柳橫坡。小橋通若耶之溪,曲徑接天臺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籬落飄香;樹頭紅葉翩翩,疏林如畫。西風乍緊,初罷鶯啼;暖日當暄,又添蛩語。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之榭;縱觀西北,結三間臨水之軒。笙簧盈耳,別有幽情;羅綺穿林,倍添韻致。”(第十一回)因其與別處花園似無區別,其景致也無二致,因此寫法上也有套路之嫌,泛泛寫來,不能為據,與大觀園的精細構思和巨筆如椽顯然遠不在一個等級上。

可確定的園中建筑物有天香樓、凝曦軒、逗蜂軒、叢綠堂等。天香樓是歡喜場,寧府在此排開家宴慶賀賈敬的壽辰,鳳姐吃酒點戲,男人們則在凝曦軒中喝酒。天香樓也是結束和埋葬之地,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于此處自縊,賈珍在此另設一壇,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孽醮。可卿死后,停靈在登仙閣,她的貼身丫頭瑞珠觸柱而亡,也與可卿一并“停靈于會芳園中之登仙閣”(第十三回),鳳姐在此哭靈(第十四回)。賈珍在逗蜂軒為其子賈蓉蠲官龍禁尉(第十三回)。賈珍八月十四夜在叢綠堂開夜宴,“忽聽得那邊墻下有人長嘆之聲……這墻四面皆無下人的房子,況且那邊又緊靠著祠堂……恍惚聞得祠堂內槅扇開闔之聲”(第七十五回),則見叢綠堂在會芳園中,靠近賈氏宗祠。

寧國府建大觀園前總體布局示意圖(上)、平面圖(下)

建大觀園后,會芳園仍殘存部分園林,園中天香樓仍在,緊鄰賈氏宗祠的叢綠堂等建筑也仍殘存。

賈氏宗祠

宗祠是供設祖先的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又是從事家族宣傳、執行族規家法、議事宴飲的地方,有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賢、追遠睦族之意。

賈府宗祠位于寧府西邊,黑油柵欄內五間大門,上懸著“賈氏宗祠”的大匾,旁書“衍圣公孔繼宗書”。一副長聯寫著:“肝腦涂地,兆姓賴保育之恩;功名貫天,百代仰蒸嘗之盛。”遵循著家族宗祠的套路。

賈氏宗祠鳥瞰圖、示意圖

院中白石甬路,兩邊皆是蒼松翠柏。月臺上設著青綠古銅鼎彝等器。三間抱廈,上面懸著九龍金匾,道是:“星輝輔弼”。兩邊一副對聯,道是:“勛業有光昭日月,功名無間及兒孫。”都是御筆所寫,見其深厚根底和家族歷史。

五間正殿,頗有泱泱之氣,前懸鬧龍填青匾,寫著“慎終追遠”。對聯寫道:“已后兒孫承福德,至今黎庶念榮寧。”俱是御筆。

正殿之內,香燭輝煌,錦帳繡幕,列著各位神主的牌位。

榮國府

相對而言,榮國府的筆觸要濃墨重彩得多了。曹公用力的不均,在于榮國府是故事發生、演進的主場,寧國府則相對處于賓襯的地位。榮國府的主要院落和交通往來路線都有相對清楚的描述,這些場景構成了人物活動和性格發展的自足空間。

唐《黃帝宅經·序》有云:“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人倫之楷模。非夫博物明賢,未能悟斯道也。”“陰陽”謂天地內外開合,“人倫”辨尊卑長幼親疏。賈府府邸布局集中體現了中國古典建筑布局嚴格遵循禮法的基本特點。

寧榮二府細節或有差別,但與當時王府建制一樣,都有一個核心格局,即“前堂后寢”的縱向院落序列,這一點與宮殿的前朝后寢的意義是一致的。前堂是臨政理事、接待賓客、進行重大禮制活動的場所,主要建筑稱為“廳”,如書中寫的“大廳”“向南大廳”等,均指此類建筑,它們是府邸中對外敞開的具有威儀和權重的空間。后寢是主人及其眷屬生活起居之所,庭院深深深幾許,私密性很強,外人是不得隨意進入的,其主要建筑稱為“堂”,女主人亦可延請女賓于此,如書中所寫“上面五間大正房”“正堂”等。按照禮制,嚴格區分主次內外,賈府同當時的貴邸巨宅大致相同,外部封閉的宅墻將內部開敞的院落群緊密護衛在其間,前廳后堂的主建筑四周,又有許多附屬建筑和院落圍繞,如“賈母院”“王夫人院”“鳳姐院”“賈赦院”等等,既集中又靈活,既秩序謹嚴,又巧妙穿插,構成巍巍一座榮國府。

黛玉坐在轎中,路過寧府大門“又往西行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也蹲著兩個大石獅子,兩側有東西角門,便是榮國府了。黛玉先到賈母院:

卻不進正門,只進了西邊角門。那轎夫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們已都下了轎,趕上前來。另換了三四個衣帽周全十七八歲的小廝上來,復抬起轎子。眾婆子步下圍隨至一垂花門前落下。眾小廝退出,眾婆子上來打起轎簾,扶黛玉下轎。林黛玉扶著婆子的手,進了垂花門,兩邊是抄手游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轉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臺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

榮國府建大觀園前布局示意圖(上)、平面圖(下)

賈母院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樣式,后文會詳細介紹。從賈母院出來,邢夫人帶著黛玉去賈赦院,出了垂花門,上了一輛翠幄青綢車,小廝們駕上馴騾,出了西角門,往東,過榮府正門,便入一黑油大門中,至儀門前下來。進入三層儀門,正房廂廡游廊悉皆小巧別致,不似榮府那邊軒峻壯麗。賈赦邢夫人的宅院與賈母院、賈政院沒有內門可通,第二十四回鳳姐寶玉去探望賈赦也是要出門坐車或騎馬才可。

黛玉從賈赦院出來,由眾嬤嬤引著,去往賈政院:

……便往東轉彎,穿過一個東西的穿堂,向南大廳之后,儀門內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鉆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比賈母處不同。黛玉便知這方是正經正內室,一條大甬路,直接出大門的。進入堂屋中,抬頭迎面先看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寫著斗大的三個大字,是“榮禧堂”……

原來王夫人時常居坐宴息,亦不在這正堂,只在這正室東邊的三間耳房內。于是老嬤嬤引黛玉進東房門來。

又引黛玉出來,到了東廊三間小正房內。

王夫人忙攜黛玉從后房門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寬夾道。南邊是倒座三間小小的抱廈廳,北邊立著一個粉油大影壁,后有一半大門兒,小小一所房室。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這是你鳳姐姐的屋子……”

王夫人遂攜黛玉穿過一個東西穿堂,便是賈母的后院了。

榮府的中軸線,從三間獸頭大門起,經儀門、向南大廳和暖閣,一條大甬路直通榮國府正堂——榮禧堂。榮禧堂為五間大正房,氣氛莊重,軒昂富麗,建制嚴格按照禮儀規范,有東西廂房,抄手游廊,鹿頂耳房鉆山。榮禧堂后有一大跨所二十余間房屋,和倒座三間小小的抱廈廳,東邊是王夫人院和賈政的內書房。

榮國府的院落主要是四路,中間一路是榮府正院,其西路是賈母院,東路緊鄰是王夫人院,這個院是帶有東跨院的,榮國府最東邊一路就是榮府的舊花園,即賈赦的住處。鳳姐院就在賈母院后院的東邊一側,夾道南邊這倒座三間小小的抱廈廳,就是迎春、探春和惜春的住處。李紈也住在附近,周瑞家的送宮花給姑娘們,先離開抱廈廳,走過夾道,到了李紈的后窗,然后越過西花墻,出一個西角門,進入鳳姐院,可見李紈院居于抱廈與鳳姐院之間,應在南北寬夾道的東側。寬夾道的東墻即是李紈院的西花墻,墻上角門即是西角門,出西角門就靠近鳳姐院了。

主要交通樞紐有兩個:一個是位于賈母院后院和王夫人院后院之間的“南北寬夾道”,這一夾道將賈母院、王夫人院和鳳姐院連接起來,它的位置十分像宮殿之中前朝、后寢之間用以分隔的“永巷”,只是這種“永巷”為宮廷專用,包括王府在內都不允許出現這種封閉的橫巷。《紅樓夢》里運用這么一條橫巷作為賈府后宅的主要交通樞紐,見出曹公博采眾長、不拘一格的思路。另一個是位于王夫人東跨院與梨香院之間的一條南北走向的夾道,聯系著王夫人和薛姨媽。《紅樓夢》中的人物主要就是在這兩條路線上走動、穿梭于各院之間的。建大觀園后,榮國府又新蓋了賈母的大花廳,此花廳應在賈母院之后。

另外根據全書所述,可基本確定其位置的建筑有:

南院馬棚 劉姥姥正信口開河,突然南院馬棚里失火,賈母等人出廊下來瞧,“只見東南上火光猶亮”。(第三十九回)照賈母所見方位,馬棚距榮府大門不遠。

綺霰齋 賈蕓受寶玉之命,“到賈母那邊儀門外綺霰齋書房里來”等他,卻遇到遺帕惹相思的紅玉(第二十四回)。綺霰齋是寶玉的外書房,在賈母院的垂花門外。

夢坡齋 寶玉探寶釵,“到了穿堂,便往東向北繞廳后而去。偏頂頭遇見了門下清客相公詹光、單聘仁,……(說)老爺在夢坡齋小書房里歇中覺”。(第八回)夢坡齋在賈政院,是賈政的內書房。

暖閣 除夕祭宗祠,賈母“來至榮府……便不在暖閣下轎了,過了大廳便轉彎向西,至賈母這邊正廳上下轎”。(第五十三回)則知暖閣在賈政院,大廳附近。

倒廳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隨周瑞家的逶迤往賈璉的住處來,“先到了倒廳,周瑞家的將劉姥姥安插在那里略等一等,自己先過了影壁進了院門”。(第六回)倒廳位于賈母院,在賈母正房之后。

后門 看門人告訴劉姥姥,“從這邊繞到后街上后門上去問”。(第六回)榮府有后門通后街。

梨香院 梨香院在榮國府的東北角。薛家母子在梨香院住下,梨香院本是榮公暮年養靜之所,小小巧巧,約有十余間房屋,前廳后舍俱全。另有一門通街,薛蟠家人就由此門出入。西南有一角門,通往一個南北走向的夾道,出夾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東邊。

至此,泱泱榮國府的全貌便呼之欲出。

大觀園是曹公總結當時江南園林和帝王苑囿創作出來的人間仙境。它位于寧、榮二府的后半部分,充分利用榮國府的東大院和寧國府會芳園的西半側合并而成。“舊園妙于翻建,自然古木繁花”,大觀園正是利用現狀園林院落進行的一項改造工程。各行匠役齊集后,先拆了寧府會芳園墻垣樓閣,直接入榮府東大院中,榮府東邊所有下人一帶群房盡已拆去。當日寧榮二宅,雖有一小巷界斷不通,然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連屬。會芳園本是從北拐角墻下引來一股活水,今亦無煩再引,其山石樹木雖不敷用,但其中竹樹山石以及亭榭欄桿等物,皆可挪就前來。如此兩處又甚近,湊來一處。這樣既省時省力,又能充分利用現狀條件因地制宜。

建造大觀園后,榮國府出現的新建筑是賈母后院新蓋的大花廳,其余部分并未有什么增減動作。這樣,賈府建大觀園后的總平面圖關于賈府和大觀園彼此建筑位置的詳細考證,請參閱黃云皓:《圖解紅樓建筑意象》,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也就出來了。

賈府建大觀園后平面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犁县| 浙江省| 尉犁县| 乳源| 德化县| 班戈县| 巴林右旗| 深泽县| 淳安县| 祁门县| 长兴县| 丹棱县| 维西| 仙居县| 仙桃市| 泽库县| 万荣县| 阳高县| 保定市| 龙井市| 乌拉特中旗| 阿勒泰市| 沙雅县| 阜康市| 松滋市| 额尔古纳市| 区。| 万山特区| 永丰县| 城步| 南溪县| 河西区| 历史| 凌云县| 德兴市| 哈尔滨市| 平南县| 阿拉善左旗| 梓潼县| 娄烦县|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