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韭秋菘二集:四十年飲食生活雜記
- 戴愛群
- 724字
- 2021-11-24 18:04:23
豆腐(一)
讀《射雕英雄傳》,印象最深的是古靈精怪的黃蓉“大動干戈”給“九指神丐”洪七公蒸的那碟豆腐。
先把一只火腿剖開,挖了24個圓孔,將豆腐削成24個小球分別放入孔內(nèi),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卻棄去不食。……這味蒸豆腐也有個名目,叫作“二十四橋明月夜”……
火腿、豆腐,確是良配;以詞入饌,天衣無縫,更是飲食文化的極致——金庸先生確是方家。但小說家言,未免夸張;且火腿整只棄去,忒也罪過。只以少量火腿與豆腐同燉,熟后撒一把嫩青蒜葉,碗中紅、白、綠相間,火腿香氣撲鼻,已是無上美味了。
豆腐是中華民族對世界飲食文化的一大貢獻(xiàn)——那一粒粒又干又硬不易入味的黃豆有啥吃頭?做成又白又嫩的豆腐或豆干就可拌可炒可炸可燒可腌可鹵可香可臭……滿可以擺一桌豆腐宴,不,按時風(fēng)足可以編一部“中華豆制菜肴烹飪鑒賞大全”了。
豆腐最簡單最家常的吃法是涼拌。
在上海吃過最本色的拌豆腐:嫩豆腐用小刀劃成塊,開水燙過,加醬油、香油或鹽、香油、味精,再來一碗泡飯(隔夜米飯加水煮爛),就是早餐了。
在北京飯店吃過“最尊貴”的拌豆腐:小碟里放兩塊豆腐干大小的豆腐,上覆蔥花、鹽、香油,所值不菲,沒吃出好在哪里。
北方拌豆腐的花樣遠(yuǎn)比南方多,麻醬、面醬、番茄、辣椒、菠菜、萵筍以至松花、咸蛋、蝦皮、韭菜花都可以拌豆腐。不過拌豆腐最好用香椿,它特有的異香和嫩韌兼具的口感拌豆腐極為相宜。
平生最為得意的一次拌豆腐是在京郊懷柔黃花城。春日遠(yuǎn)足,薄暮借宿山村農(nóng)家。主人從自家院里的香椿樹上摘來幾乎全是紫色的嫩芽,一燙即熟;豆腐是鹵水點(diǎn)的,不老不嫩,質(zhì)細(xì)而鮮;調(diào)料大約只用了一撮鹽。昏黃的燈光下,主人舉酒屬客。我對此可遇不可求的山家清供和古風(fēng)猶存的主人,如飲醇醪,不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