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暖心暖胃話砂鍋

父親生長在黃浦江畔,上海人喜愛的砂鍋菜也就常常端上我家的餐桌。從小到大,看著廚房里不知燒裂了多少砂鍋。砂鍋,連著兒時的飽暖、寧靜、樸實、單純……

那時,最盼望的是春節時候的砂鍋。20世紀70年代,過年可是家里的大事,尤其對我這種貪吃的小孩來說。父母會提前一兩個禮拜開始準備年菜:過油肉、熏魚、白斬雞、白切肚、雞蛋餃、油面筋塞肉、蹄筋、魚肚……這些東西可以單吃,也可以每樣來一點,加上玉蘭片、海米、水發魷魚卷,一燉,就是一道誘人的砂鍋什錦,能做年夜飯的壓軸菜。

春天,家里總會有一大塊或是從上海帶來,或是自己腌制的咸肉,加鮮五花肉、鮮筍、百葉結做成腌鮮,既富江南鄉土氣息,又格調不俗。在我吃過的湯菜中,迄今無可替代。

砂鍋蹄髈看起來油膩,吃起來真香,湯汁乳白,濃得粘唇,肘子稀爛,蘸好醬油和香油吃,實在煞饞。

用扁尖或者玉蘭片燉雞或鴨也不錯,要喝湯就清燉;也可以加醬油,湯少一點,就算紅燒了。

上大學以后,一半為了解饞,一半為了逃避飯后洗碗——到現在我還是不喜歡缺乏創造性的體力勞動,這讓勞動人民出身,又長在紅旗下的父母深惡痛絕——我迷上了烹飪。常做的兩道砂鍋菜是魚頭豆腐和蟹粉獅子頭。

父親很愛吃魚頭,常把花鰱的魚頭用油煎過,再入砂鍋燉湯,加粉皮、青蒜、姜、黃酒、醬油。我卻從書上看到杭州做法,魚頭一劈兩半,斷面抹上豆瓣醬,油煎后進砂鍋,與豆腐同燉,也加醬油,比家里原來的吃法濃腴不少,還添了一點辣和豆瓣的醬香。今年去杭州吳山腳下清河坊品嘗王潤興正宗的魚頭豆腐,才發現它的豆腐也要煎黃,湯味比我做的還要濃厚呢。

獅子頭是淮揚名菜,我是從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里先耳食一番,再照菜譜試制的。這菜不難做,麻煩之處在于豬肉要肥瘦分開,再一刀一刀切成丁,肥肉丁如石榴米大小,瘦肉丁還要小些——這活計自然屬于母親——其他的竅門不過是肥肉不可太少,七成最佳,至少也要五成,吃口才嫩;稍加鹽、酒、蔥姜汁,剩下的就是火候要足。秋天可加河蟹粉,春天加海蟹粉也還不錯;餐廳加蟹粉不過點綴一二,我卻真材實料,不計工本,自然鮮美。燉出來講究湯清肉嫩,用筷子夾不起來,得用湯匙。

工作之后吃過的砂鍋菜太多了,從白肉、爐肉到羊頭、鮑魚、魚翅,我最愛的卻是砂鍋白菜丸子粉絲湯。肉七瘦三肥,要剁不能絞,加蔥、姜末、黃酒、鹽、水淀粉,手擠成丸子,與白菜心、粉絲同燉,熟后放一點味精。小時候這是家里冬季三天兩頭吃的菜。那時的北京比現在冷,放學歸來享用這湯泡飯,肉香,菜爛,粉絲細滑,湯燙嘴,稀里呼嚕就下去一大碗,出一身透汗,痛快淋漓。今日思之,猶為之心暖神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曲阜市| 双城市| 眉山市| 通江县| 长宁区| 淮阳县| 格尔木市| 隆昌县| 台安县| 陈巴尔虎旗| 和政县| 三明市| 通海县| 高邑县| 奉贤区| 莱西市| 宣恩县| 灵宝市| 聂荣县| 辰溪县| 伊吾县| 城市| 修水县| 彭泽县| 连南| 黔西| 同仁县| 长垣县| 长乐市| 漠河县| 股票| 武川县| 巧家县| 新丰县| 浦东新区| 廊坊市| 尼木县| 社旗县| 威宁|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