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韭秋菘二集:四十年飲食生活雜記
- 戴愛群
- 538字
- 2021-11-24 18:04:18
白薯
烤白薯是北京最樸素的一樣小吃。
我小時候,北京的白薯分紅瓤、白瓤兩種。白瓤的瓤色白中透些許淡黃,水分、糖分少,宜煮,吃起來有些噎,略帶栗子香味。烤白薯則一定要用紅瓤的,取其水分、糖分多,烤出來瓤肉金紅,色如杏脯,糖分、水分滲入烤焦的薯皮,使皮肉相黏,仿佛在皮上攤了好幾層蜜汁,甘甜滋潤,美不可言。
白薯蒸熟切片,晾成白薯干,原是莊戶人家糧食缺乏時的代用品,實則白薯消食滑腸,吃多了反而容易饑餓。現在白薯干卻被精美包裝,送進商城,已成為“小皇帝”們的恩物。
白薯切丁和米煮成粥,有淡淡的薯香和甜味,是冬日很好的早點。如果煮在醪糟蛋里,就越發可人了。
白薯可以燒菜。在遼寧吃過一次拔絲白薯,外甜脆,里香軟,比吃烤白薯過癮——不用剝皮。
我家燒咖喱雞,有時用白薯代替土豆,一樣可以把汁燒得很稠,而且咸辣的雞塊帶上一點白薯的香甜,甜美的白薯帶上一點咸辣和雞汁的鮮美,與栗子雞有異曲同工之妙,卻遠比它入味。
烤白薯也好,煮白薯也罷,其魅力往往展現在寒冷的冬夜,這時候煮白薯尤其出彩。一大鍋白薯煮了一天,鍋里的水早已成了極濃的白薯汁,最后幾只白薯也成了加料的“白薯煮白薯”。識貨的人這時來個“包圓兒”,捧在手里,一邊吃,一邊彳亍而行,享受著寒風里難得的一絲暖意——恰好是舊京街頭一幅傳神的風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