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戰斗吧!特種兵

文:張鈺庶 江京倪 指導老師:朱美燕

人物瞄準鏡

邵偉,男,1993年10月出生,籍貫浙江杭州,2012年考入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習。2012年12月應征入伍,成為一名武警戰士。2014年11月退伍返校,繼續就讀自動化專業。在部隊服役期間,曾獲“優秀士兵”稱號。在大學期間,曾任學校治保部部長,獲二等獎學金等。

六月的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矗立在校園內的大型KT板吸引了來來往往眾多同學的目光。畫面中的人身著橄欖綠軍裝,黝黑的皮膚,行著標準的軍禮,眉眼中盡顯軍人的熱血與激情。醒目的宣傳標語向人們透露,又到一年征兵季。不時有同學在KT板前駐足,與同伴討論著自己的身體素質是否達標,考量著是否要去報名,去部隊磨煉自己,認真的模樣像極了五年前思忖相同問題的邵偉。

熱血青年投身軍營

緊張的高考結束,緊繃的弦終于得到了釋放。進入大學后,奔波于日常上課學習與部門學生工作之間,偶爾的閑暇卻讓邵偉不知所措。兒時幻想過的軍隊生活、《亮劍》中的男神李云龍時不時地在他腦海中浮現。當在校園里看到征兵廣告時,兒時的參軍夢一下子變得清晰可見,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他做出了攜筆從戎的決定,接著,報名,體檢,通過考核。

可沒想到,自己的決定卻遭到了父母的反對。奶奶苦口婆心地勸他:“現在你感受不到。當你拿著包坐上車,車外親人向你揮手告別時,有你哭的。”但他還是倔強地堅持了自己的選擇。與家人離別,雖然心中有萬分不舍,但邵偉仍坐上了離家的車。送別那天,看著窗外哭泣的家人,他暗下決心:不能去部隊混日子,到那兒要好好干!

苦樂參半的新兵連生活

新兵連三個月,是每個軍人入伍的第一步。累人的隊列訓練在部隊中成了最輕松的項目。除了基本的體能訓練外,日常訓練還包括擒敵、射擊、警棍盾牌術、格斗等。從強調個性、豐富多彩的大學進入講求紀律、單調緊張的軍營,現實落差之大、訓練內容強度之高,時刻磨礪著這群“初生牛犢”。隊列站到邁不開步,體能練到站不住,戰術演練全身是傷,成了邵偉此時的常態。此外,嚴苛的部隊紀律也在精神層面上磨煉著新兵們。

邵偉記憶最深的是,由于被子折疊得沒有達到部隊標準,他的被子被班長扔進了廁所。疊被子容易,但要把被子疊成有棱有角的“豆腐塊”卻難倒了剛離校園、初入軍營的邵偉。“有一瞬間想到過要放棄。”邵偉坦言道。一人一床被子的現實讓邵偉只得先撿回被子,洗刷干凈,繼續使用。午休時,邵偉害怕把被子弄亂弄壞,于是選擇直接躺在地上和衣而睡。認真吸取教訓后,邵偉心里暗暗發誓要把被子疊好。此后,他的被子再也沒被扔過。此外,部隊中的“連帶處罰制度”也令邵偉記憶猶新。“一個人做不好,所有人一起被罰”。回憶里,當時班上一位與自己同年參軍入伍的隊友因為和班長吵架頂嘴,所有的同年兵被罰在操場跑了50圈。

高強度的訓練以及從中所受的委屈使得與家人電話交流成了邵偉的精神慰藉與寄托。每周日,每人排隊使用公用電話與家人通話。在通話過程中,常常出現這樣一幕,一個在平日里忍受住了艱苦訓練的男子漢,突然情緒失控哭出聲來。邵偉也不例外。聽著話筒那邊親人的關心與叮囑,錚錚鐵骨顯出柔情。為了不讓家人擔心,邵偉努力平復心情,寬慰家人自己一切都好。對家里“報喜不報憂”成了部隊戰友們的不成文約定。排隊等用電話,也極大地限制了通話時長,讓人陷入兩難境地,一邊是留戀家人熟悉的聲音,一邊是不好意思看到身后隊友的焦急等待,往往是報了平安,隨便聊聊便掛斷了電話。

都說“當兵后悔三個月,不當兵后悔一輩子”。他人眼中辛苦煎熬的新兵三個月,在邵偉看來,有苦也有樂,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體會其中的甘苦。這也為他通過考核成功入選特戰中隊奠定了良好基礎。

難忘在特戰中隊的日子

特戰,是戰士們對特種作戰的簡稱,主要是指國家在平時和戰時,為了達成特定的戰略或戰役目的,領導和指揮主要由特殊編組、訓練及裝備的特種部隊或根據任務的需要臨時編組的精銳部隊,以特殊的方式和手段實施的作戰行動。特種作戰的行動具有目的特殊、計劃周密、方式獨特、手段多樣、隱蔽突然、速戰速決等特點。比如,一旦駐地周邊出現暴力恐怖事件,或突發自然災害,特戰部隊一般會作為第一梯隊先行執行任務。新兵連的三個月,每隔一段時間會進行以體能、隊列、擒敵等日常訓練內容的考核,從中挑選排名靠前的士兵進入特戰中隊。這要求新兵全面熟練掌握各項軍事知識和技能,不允許有薄弱項目拉低自身的整體名次。百余新兵,20個名額,競爭激烈殘酷,邵偉憑借扎實的訓練功底,名列前茅,成功躋身特戰中隊之列。激動之余,他異常清楚,前方還有更大的挑戰在等待著自己。

到了特戰,訓練強度不斷提高,用邵偉的話說就是“我們特戰,訓練要老命”。清晨五點起床第一項就是10公里的跑步訓練。即便是在體力透支的情況下,“爬也要爬回去”。偶爾出現完成不了或完成質量不高的情況,必須硬著頭皮再來一次。“不行就得多練。”對凡事竭盡全力的邵偉,在高強度特戰訓練中決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隨著訓練難度、強度的持續提高,他承受的苦痛越來越重。第一次背上15公斤的背囊跑10公里,邵偉完成起來困難重重。體力不支跑不動的,指揮員在身后大聲呵斥。邵偉心里動搖了,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在信念的支撐下,他咬牙堅持了下來。由于密集的外出集訓,原本固定時間給家人打的電話總要遲上幾個月。在此期間,堅持的信念與戰友間的互相鼓勵成了支撐邵偉繼續向前的力量。

“不拿第一決不放棄”是連隊的優良傳統。“在外不管干什么,我們一定要拿第一!不拿第一不回來!”“我們是特戰中隊的兵,沒有孬種。”邵偉態度堅定。帶著這份全力以赴的決心,邵偉所在的中隊捧回許多大大小小獎項,擺滿了榮譽室,如抗冰搶險行動集體三等功、特勤比武大賽冠軍… …“來之能戰,戰之必勝”成為中隊隊員矢志不渝的信念。這一信念將中隊隊員們擰成一股繩,使隊員們在各類突發事件面前臨危不懼,迎難而上。

但2013年集訓考核沖冠失利成了邵偉與戰友心中的一大遺憾。根據部隊訓練安排,每年都會舉行為期三個月的外出集訓。三個月后圍繞打靶、器械、單杠等訓練內容展開的考核成為最大亮點。考核時各中隊聚集一堂,相互較量。這不僅是一次訓練成果展示,更是各隊爭奪榮譽的比賽現場。各個項目,隊員依次上場。邵偉所在的中隊從來都是賽場上的常勝將軍,這次卻在打靶項目上遭遇滑鐵盧。由于戰友疏忽,十發子彈中有一發射偏,飛離了靶子。這最終導致中隊打靶成績落后,總成績受影響,屈居第二。本該因結束集訓而高興的邵偉與戰友們卻因此心情低落。回部隊當天,沒人出來迎接。放下行李,換好衣服,邵偉和戰友們自發前往后操場,繞著十字跑道用低姿匍匐爬了兩圈。嚴格要求自己的邵偉和戰友們針對此次失利,認真反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換回了日后的成功。

2013年8月13日晚,駐地附近獅子山突發山林大火。已經持續一個半月的晴熱高溫天氣令當地的山林異常干燥,處于森林火險紅色預警狀態,火勢蔓延迅速且反復肆虐。邵偉所在部隊在接到滅火命令后,于晚間3點出發前往受災地點。經過長時間的撲救,獅子山火雖滅而煙不熄。火災現場,風助火勢,剛被撲滅的山火幾次卷土重來。邵偉等作為現場救援人員一點都不敢松懈。最后,在與市氣象局人工增雨作業小組的共同努力下,他們徹底撲滅了大火。收隊復命已是第二天下午,高溫下的連續作業使得邵偉和隊友們久汗不干。悶熱的夏季,汗漬粘著皮膚與衣物,十分難受。因救援工作顧不上吃飯,現場分發的巧克力在連綿的山火和持續高溫中熔化了。邵偉與隊友們既疲憊又饑餓,但心中卻充滿了成功的喜悅。

與“兄弟”并肩戰斗

邵偉所處中隊又被稱為機動中隊,相較于其他中隊,擁有更多持槍的機會。回憶起第一次持槍,是在新兵連的一次打靶上,那是他第一次接觸03式自動步槍。電視劇中戰士持槍擊退敵人的熱血場景在腦海中不斷浮現,拿著沉甸甸的槍,邵偉激動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扣動扳機后,子彈在槍里擊發,彈頭射出,以旋轉形式擊中目標,被打到的地方呈一定程度的炸開狀。”邵偉回憶介紹著。

進入中隊后,槍械使用訓練日常化,以端槍瞄靶、移動后射擊、手槍快速射擊為主要訓練內容。邵偉在日常練習中慢慢摸清了各式槍支的構造、特點。“95式自動步槍保險在槍托位置,95-1式在握把上方。”“一般的槍,拉槍擊,開保險,扣動扳機,完成擊發。”……邵偉儼然成了槍械專家,而這一切源自他的經驗總結和熟能生巧。中隊為了訓練隊員端槍的穩定性,會在槍管前吊磚塊,在槍上壘子彈殼。隊員們需要端著重達4~5公斤的槍進行長時間的平穩訓練,常常是手腕酸疼,身姿僵硬。但邵偉對此習以為常。

掌握了槍械使用要領后,便要進入綜合實戰演習階段。區別于電視中常見的分隊進行射擊比賽,中隊的演習常伴隨著突然下達的指令。常常是隊長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聲稱有犯人逃脫,請求支援。中隊緊急集合,全副武裝前往電話指示地點。所謂綜合實戰演習,不僅需要單項技能,還需要包括對前期戰局的全面考量以及戰術的整體規劃,行動中對擒敵、射擊等項目的熟練掌握,收隊后對后續工作整理的綜合運用,更為關鍵的是隊友間的默契配合。邵偉與隊員們小心翼翼地解救人質,搜捕犯人,當圓滿完成任務時,他們心中滿是成就感。

中隊在槍支管理上采用了定槍分配制度,每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槍支搭檔。除了日常使用完畢后的擦拭,每周六上午還會安排擦槍。槍支擦拭不干凈或沒有放入固定位置等都是要受處罰的。電視節目中因丟槍慘遭部隊開除的事例在現實軍營中也是真實存在的。邵偉說:“槍就像是自己的寶貝一樣,哪怕是自己摔了,槍是絕對不能摔的!”

人們常說,只有槍才最懂軍人的感情。兩年的陪伴,邵偉早已與自己的“兄弟”“搭檔”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退伍儀式上,邵偉持槍拍照留念,遲遲不愿放下,既想著有機會再同“兄弟”一起戰斗,又希望槍的下一任搭檔能夠好好地使用、珍惜它。

青春在蛻變中成長

2014年11月25日,邵偉帶著滿滿的回憶,牢記中隊“忠誠,堅毅,精武,制勝”的口號從部隊光榮退伍。對他來說,參軍入伍不僅是一次對自身身體素質的磨煉,更是一堂無法從書本中學習掌握的生動實踐課。從不會在單雙杠上做動作的校園毛頭小子,到在練習中熱情高漲的熱血青年;從22分鐘完成五公里徒手跑的新兵蛋子,到全副武裝后僅需18分鐘就能跑完全程的優秀士兵;從知難而退到迎難而上……練就一身本領的邵偉更懂得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各類問題。

軍事素質過硬的他在返校的第一年便被推薦為2015級新生軍訓閱兵儀式護旗手,第二年被選為主旗手。他接到通知時既激動又緊張。激動的是自己在部隊的努力被學校老師認可,緊張的是擔心自己退伍后因缺乏系統訓練而在軍訓教官、師生面前出糗。于是,新生軍訓期間,他與另兩名同學一起加入訓練,站軍姿、齊步走、正步走……在每個動作上力求完美。

閱兵式那天,身著軍裝、邁著整齊步伐穿過操場的三名旗手成了全場矚目的一道風景線。前方就是主席臺,后面是由數千名新生組成的各受閱方隊。在大家的注視下,邵偉腳步穩健,動作連冠,一氣呵成。“完成度很高。”來自承訓部隊首長的肯定讓邵偉感到滿足與自豪。

大學是所“整容院”,同學們在這里褪去青澀,明確目標,變得成熟;部隊是另一所“整容院”,新兵們在那里蛻掉莽撞,鍛煉技能,變得沉穩。經歷了兩次蛻變“整容”,邵偉愈發自信,處理問題從容不迫。“難忘”“熱血”是他兩年軍旅生涯的關鍵詞。對他而言,這不僅是一次兒時夢想成真的體驗,更是一次把握青春、突破自我的熱血成長。

筆者感悟

在特戰中隊服役是邵偉最為自豪的一段經歷。無論是與戰友忍著饑餓與疲憊奮戰山火,還是作為特戰一員以“不拿第一決不放棄”嚴格要求自己,都充分體現了邵偉對自己軍旅生涯的評價:難忘、熱血。

本次采訪之后,過去我腦海中“參軍入伍離我們很遠”的想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采訪過程中聽著邵偉回憶部隊生活,塵土飛揚的訓練場仿佛就在眼前。部隊是個“整容院”,許多人選擇入伍磨礪自己。少年們逐漸褪去青澀,掌握一身本領,牢記軍人精神,歸來臉上滿是剛毅。

這不僅僅是一次任務采訪,更是邵偉對軍隊生活的回望,他在軍隊中獲得了成長,也留有遺憾。這也是我對“參軍入伍”刻板印象的一次轉變。

——張鈺庶 新聞151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洞口县| 永安市| 宝清县| 白朗县| 萝北县| 昔阳县| 平原县| 乌拉特前旗| 沧源| 博客| 鄄城县| 凤凰县| 伽师县| 山西省| 西峡县| 涡阳县| 达拉特旗| 广汉市| 永吉县| 丰原市| 永年县| 兴化市| 商洛市| 华阴市| 铁力市| 安吉县| 乐清市| 玛纳斯县| 疏附县| 许昌市| 兰州市| 郧西县| 阿坝| 裕民县| 绥江县| 铅山县| 望江县| 林口县| 安顺市|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