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西部雪域磨利刃 青春邀約裝甲兵

文:徐昕瑤 樓江峰 指導老師:朱美燕

人物瞄準鏡

劉煒,男,1993年12月出生,籍貫福建龍巖,2013年考入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土木建筑學院學習。2014年9月應征入伍,成為西北地區某部隊一名裝甲步兵。2016年9月退伍返校,繼續就讀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在部隊服役期間,兩次獲得“優秀士兵”稱號,并在服役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14年9月,新學期的帷幕在許多年輕學子的戀戀不舍中拉開了。大學校園里生機勃勃,暑氣未消,樹影婆娑,蟬鳴不歇,人來人往,歡聲笑語,地面上留有行李箱拖曳過的痕跡。你看了幾部電影,我輸了幾場球賽……在這些歡快的嘈雜聲中,土建學院道路橋梁與渡河專業的劉煒同學卻在靜靜地收拾著行李,因為他要暫時離開這片往日曾與自己有關的喧鬧,去赴一個為期兩年的青春約定。

沙場夢:我與青春有個約會

劉煒從小就有一個參軍夢。哪個男孩子不曾夢想過自己穿著筆挺的軍裝,別著星星肩章,扛著黝黑槍管,在戰場上沖鋒陷陣,或是在雪原上站立如一座光輝閃耀的雕像,在洪流中用肩膀托起希望?有些人的夢想被時間沖淡,漸漸失去了那一抹綠的顏色,被其他種種更斑斕的色彩所取代。而劉煒的參軍夢卻在時間的沖刷沉淀中越來越清晰閃亮。他對自己說:“去當兵吧!做一名頂天立地的軍人,做自己童年時最尊敬的人。”

因此,在收到入伍通知的時候,他是如此興奮與激動。他似乎看見未來一身橄欖綠的自己,身上閃爍著五角星金黃的光芒,自己的夢想馬上就要實現了。可是,家人卻并不支持他的選擇,也無法理解入伍的消息帶給他的如此強烈的喜悅。他們實在想不通:“為何放著好好的大學不念而非要跑去參軍?”在他們的印象中,當兵是很苦的,當兵注定要比旁人多忍受幾倍的苦累。家人怎么舍得放他去受苦受累呢?

雖然起初家人并不支持,但劉煒已暗下決心,要用實際行動向他們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有意義的。參軍,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軍營生活是在他的夢里曾無數次鋪陳開的那幅色彩斑斕的畫卷,那里不只有色調單一的綠色或沙土的枯黃,那里有揮灑汗水激情時的金色,有濃濃戰友情的火紅,還有一顆顆蓬勃跳動的紅心……何況,綠色也并不單一,綠可濃烈,綠可深沉,綠是青春的色彩。

他背起行囊,笑對青春。

新兵連:一個蛻變為真正軍人的地方

華山巍峨聳立,莊嚴肅穆,像極了一名軍人。下了長途火車,來到華山腳下的軍營時,劉煒的第一眼印象,是震撼,強烈的震撼。山一樣的軍人,鐵骨錚錚,站姿巍然如松,樸實得像山上的巖石,又有鋼鐵的色澤,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劉煒被深深地觸動了,這就是軍營,是那個從遙遠的歲月一直延續至今的他夢中的軍營。軍營里干凈整潔,連空氣都如此安靜沉穩。他聽見一種怦怦的聲音,劉煒說不出是什么聲音,那么響亮,在他胸內有力地跳動著。他就像初生的羔羊,欣喜激動地打量著這綠色的一切,這夢中的一切。當班長點到他名字時,他響亮地回答:“到!”

放下行李,去洗澡睡覺。明天等待著新兵的,可不是什么青山綠水的旅行,也不是什么閑適的參觀介紹。明天,軍營會給他們一個下馬威,要把懦夫和膽小鬼趕回家去。軍營要的只有那不怕苦不怕累、鋼鐵般的軍人。

新兵營里的訓練主要有十大科目,包括背記條例條令、隊列、戰術、投擲手榴彈、射擊、衛生與救護、戰場防護、行軍、體能、心理健康。在新兵營里,新兵們每天早上5:40起床;5:50至7:00出早操,做體能訓練;7: 00至7: 20整理內務,洗漱;7: 20至7: 40集合唱軍歌,開飯,其中包括集合帶隊、唱軍歌、洗餐具以及領器材,一般用在吃飯上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7:45集合到訓練場,主要訓練戰術、手榴彈、射擊、衛生與救護、防護;11:50結束訓練,帶回;午休時多數還要壓被子、打掃內務;下午2:00出操繼續訓練;4:50帶回,之后便是一個半小時魔鬼般的體能訓練;晚上7:00準時收看新聞聯播;7:30至9:30是理論背記時間;10:00準時熄燈睡覺。但每晚睡覺前,每個士兵都要在班長的監督下做完3個100(100個俯臥撐、100個深蹲、100個仰臥起坐)和500次握力訓練,才算結束一天的訓練。

新兵營里的訓練單調而有序,日復一日。訓練很苦,但很充實。沾滿塵土的臉頰上汗水流淌出曲折的痕跡,咬牙時額頭留下深深的紋路,磨破的手心里殷紅的血珠模糊斑駁,皮膚上有烈日投射下灼傷的烙印。這些是軍營給劉煒的洗禮,一場冷酷無情的洗禮,只有過了這一關,才是一個真正的軍人。人們都說:“不當兵后悔一輩子,當兵后悔三個月。”但怎么會后悔呢?劉煒不后悔,也不可能后悔。

與戰友在一起

你會抱怨將糙鋼打磨成利刃的工匠嗎?不會,因為誰都知道寶劍鋒從磨礪出。你會抱怨那些飛濺的炙熱火星嗎?也不會。予石薄紅,予鐵以星,若你想成長為一名鋼鐵般的軍人,怎能不經過一場毫不留情的疼痛洗禮。班長曾對劉煒他們說:“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劉煒知道,再疼再苦也不能叫出聲,更不能讓那無助懦弱的淚水流過臉頰。為了能讓自己更好地適應這段艱苦的訓練生活,劉煒唯有更積極,更拼搏。如果雙腿已無力支撐,那么跪著也要走完這條注定坎坷卻意義非凡的軍旅之路。

三個月的新兵連生活,在劉煒的記憶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由于在新兵營里表現優異,他獲得了“優秀新兵”的稱號,并成為一名預備黨員。他深知,只有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才能不辜負軍人的光輝,不辜負黨員的責任。

劉煒第一次被批準給家里打電話的時候,他拿著電話的手都有些顫抖,喜悅、興奮、思念、不安……種種情緒爭先恐后,從胸口一路涌至喉頭。那順著長長的電話線傳來的遙遠家鄉的熟悉聲音,來自最心愛的人的聲音,好似天籟一般。他只是聽著,傻傻地笑著,舍不得放下電話。那天晚上,劉煒哭了,他把自己藏在被子里,淚水決堤而下。想家嗎?想。后悔嗎?不后悔。

他知道打電話時很多人都哭了,大家抬起頭來,眼睛里都多了一點晶瑩的東西。但沒有人會后悔,他們都是軍人,軍人就該服從命令,軍人就該頂天立地,軍人比誰都堅強。

成長在西部雪域高原上

結束了在新兵營的生活,劉煒作為一名裝甲步兵,被分到了西部戰區。在這里,他要度過接下來一年的軍營生活。

劉煒被分配到了一支參加過抗美援朝和對越反擊戰的功勛連隊。那些英雄人物的光輝業績和厚重的歷史痕跡,都在劉煒心中留下了一種莫大的自豪感,他為這支連隊自豪,為前輩自豪。劉煒把腰桿挺得筆直,告訴自己要學習連隊傳承下來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這“三不怕”精神。

談到當時的心情,劉煒笑著說:“我們剛到連隊的時候,正好要過年了,這不是對連隊怎么過年都很感興趣嗎?結果沒想到,那一天響了八次緊急集合哨。”他記得那天有雪花紛紛飄落下來,落在每一個人的頭上、臉頰上,化成雪水洇濕了衣領。雪花輕而沉重,落在他的雙肩。他知道那是保家衛國的責任,舍小家為大家,軍人的職責在他的雙肩堅實地擔著。他看見遠方天空炸開了一朵朵五彩繽紛的煙花,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起來,一地的紅紅火火,襯托出節日熱烈的氣氛。劉煒向前看,竭力讓目光穿透時空,看見紅艷艷的窗花對聯、喜慶的福字,看見觥籌交錯的飯桌上家人喜悅的臉,看見他們自豪又驕傲地談起他,談起他這個正在保家衛國的軍人。

他突然強烈地思念家人,思念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親人。每當站崗的時候,四望無人,天地寂靜,他是大地上一尊沉靜筆直的雕像。一種名為“思念”的情緒在胸口如飛鳥一樣回蕩振翅,劉煒默默地把心口的酸楚咽下去,站得更加挺拔,像一棵巍巍白楊。他在保衛國家,保衛那千千萬萬個幸福的家庭。如果沒法和家人團聚,那就讓他們為自己驕傲,為軍人驕傲。

雪山上的哨兵

在遼闊的雪山上站哨,天地曠遠,目之所及只是一片一望無際的雪色,風聲在空曠的天地間反復回蕩,散落在空氣里。這個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猶如夜空里的一顆星星,渺小地鑲嵌在巨大無垠的天際里。面對這樣的寂靜,劉煒很想喊上兩聲,讓自己伏在大地上。流星!遠遠的天空里滑落了一顆閃著長尾巴的星星。他瞪大眼睛,把那顆璀璨光亮的流星狠狠地烙在自己的視網膜上。這種經歷,永生難忘。

劉煒說軍營生活并不單調枯燥,他們有籃球場、足球場、健身館,還會組織一起看電影。平時,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們一起切磋交流,嬉笑怒罵,感覺不到孤單。劉煒說起自己軍旅生涯中最難忘的一位戰友,是來自東北的同年兵。他比劉煒小兩歲,是很實誠踏實的一個人,劉煒親切地稱呼他為“弟弟”。他笑著說起,訓練后戰友主動來幫忙按摩捏腳的趣事,那種滋味,甜啊,甜得沁人心脾。是啊,是軍營讓他們“有緣千里來相會”,濃濃的戰友情,讓彼此就像親兄弟一樣,即使以后分開,也有一條紐帶,把大家連在一起。

他喜歡和大家一起唱《說打就打》:“說打就打,說干就干,練一練大蓋槍,刺刀手榴彈……”劉煒現在都能準確地唱出它的旋律。鏗鏘有力的節奏里有人民解放軍武裝自衛、堅決粉碎一切反動派的決心和勇氣,有戰士們豪邁的氣魄,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勝利信念,有軍人的陽剛之氣。每次結束愛國主義教育,劉煒就在心里默默地哼唱這首歌,覺得熱血沸騰。皚皚白雪,難涼紅心。

劉煒認為軍人的職責就是保家衛國,舍小家保大家。為了這樣的職責,軍人可以忍受一切而不叫一聲苦。他深知和平來之不易,每當舉國歡慶、國樂民悅的時候,軍人更要守好自己的崗位,用自己的雙肩去托起這一片和平盛世。

他最欣賞連長,連長就是他心目中鐵骨錚錚的軍人。不僅如此,連長還很懂得體恤戰士們,對每一個戰士都很親切。連長富有激情,能帶領大家更加團結,更有上進心。劉煒告訴自己要向連長學習,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劉煒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磨煉自己,也不斷地成長。他變得更成熟,更堅強,心胸更開闊。

堅持夢想,讓青春出彩

兩年的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到了要告別的時候了。當劉煒卸下自己的肩章時,他意識到自己是真的要離開了。兩年前的心情再次重演,興奮、不舍……種種情感交織在一起,五味雜陳。不舍,不舍戰友情,不舍軍營,不舍這里的一切。兩年的軍旅生活教會他太多太多,從稚嫩到成熟,他已脫胎換骨,羽翼豐滿,足以搏擊風浪,翱翔于藍空。

酸甜苦辣的軍旅生活,酸是對家人的思念,苦是訓練的艱辛,甜是戰友的情誼……多種滋味調和在一起,只有甘甜越發突出,在舌尖,在心口,不停地流淌,暖意融融。這短短兩年的軍旅生活,受用終生。軍旅生涯是一筆巨大的人生財富,它給予的是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是堅定的意志,是軍人的責任,是做人的道理。

如今,劉煒已回到了大學校園。他坦言,回到大學后最重要的就是抓好學習。他說,完成學業是當前最大的任務。他要把完成學業看成是自己當兵時雙肩的職責,像在新兵營中努力拼搏、磨煉自己那樣,像在雪山上一個人獨守寂寞站哨時那樣。他會竭盡全力,好好地靜下心來完成學業。他有這個信心!

作為一個過來人,劉煒想對剛踏入軍營的新兵們說:“多吃饅頭多干事,少說話。”這也是他班長說給他的一句話。劉煒想對其他想參軍的同學說:“不要有高人一等的想法,在部隊里大家都是一樣的,都是來保家衛國的。”劉煒想對退伍的戰友說:“好兄弟,一輩子,大家永遠一條心。”劉煒想對自己說:“謝謝你,堅持了夢想。”

做出參軍這個選擇,劉煒無怨無悔。因為參軍是自己從小的夢想,不能堅持夢想的人和懦夫又有什么區別呢?劉煒用選擇與行動證明了自己是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他的雙肩承擔過與榮耀同輝的責任,他的人生注定不普通。

劉煒說青春是熱血,是歷練。青春不應該是碌碌無為,青春不應該是消磨時光,應讓平淡的青春有出彩的機會。他感謝自己選擇了去那幅色彩斑斕的畫卷中繪下自己的身影——一個身著綠色軍裝、筆挺得像一尊雕像、肩頭閃爍著五角星的光輝的身影。雖然兩年的軍旅生涯短暫得像一顆流星稍縱即逝,但也足夠璀璨熱烈,照亮了自己的青春。那顆流星,是夜空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假如讓你再選擇一次,你還會參軍嗎?”

“會。”劉煒斬釘截鐵地回答,像兩年前一樣,毫不猶豫,義無反顧。

筆者感悟

在這次采訪之前,我對于“軍人”其實是知之甚少的,一直覺得軍人離我們日常生活很遙遠。在完成采訪后,為了更貼近地去寫作,自己又上網查詢了一些有關軍人、有關部隊的知識,這才真正認識到這個名稱的厚重和背后的不容易。

當代大學生和軍人,好像很難聯系在一起,但受訪者向我們證明了他不僅是一名大學生,同樣也是一名鐵骨錚錚的軍人。在部隊中學會的道理,會讓人一生受益。

在寫作方面,指導老師給了我很多意見,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并逐步改善自己的文字。希望修改后的文章可以變得更有感染力。

——徐昕瑤 營銷152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莒南县| 泰安市| 三门峡市| 永吉县| 聂荣县| 洞头县| 台中市| 湘潭县| 鞍山市| 乐至县| 无极县| 蕲春县| 夏津县| 喜德县| 夏河县| 宣城市| 宜都市| 普定县| 府谷县| 哈巴河县| 江山市| 昌邑市| 舞阳县| 锡林浩特市| 石屏县| 若尔盖县| 神农架林区| 静海县| 罗城| 陇西县| 皋兰县| 揭西县| 辉县市| 溆浦县| 土默特左旗| 磐石市| 河东区| 夹江县| 安义县| 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