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前言

《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實踐探索研究》是我國“新時期普通高等學校制訂大學英語教學大綱,進行大學英語課程建設,開展大學英語課程評價的依據。大學英語作為大學外語教育的最主要內容,是大多數非英語專業學生在本科教育階段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展的需要”。《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實踐探索研究》將大學英語課程分為“通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跨文化交際英語”三類,強調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以實現滿足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為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目標。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與語言應用能力一樣,是大學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每類課程雖然性質和側重點各異,但都會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融合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語言既是文化的表現,也是文化的載體,學習英語不僅僅是學習詞匯、句式、語篇,更是學習文化的過程。只有真正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并且靈活、熟練地運用跨文化交際實踐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掌握并運用一門技能。如果說在《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實踐探索研究》發表前,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是調味劑的話,現在,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已經是我們教學的指導思想,也是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

跨文化研究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世界各地的眾多學者在吸納人類學、心理學、語言學、傳播學、社會學、哲學、文化學等學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為跨文化構建了獨特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Hall,1914—2009)對文化與交際之間的關系頗有研究,被稱作“跨文化交際學之父”,其著作《無聲的語言》(The Silent Language,1959)被看成跨文化交際研究的奠基之作。威廉姆·古迪昆斯特(William Gudykunst)于1983年發表的著作《跨文化交際理論:當前視角》(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Current Perspectives)被認為是跨文化交際學作為獨立、成熟學科的標志。跨文化交際研究的成果在外語教育和相關方面體現了極高的價值。跨文化交際學使語言教學專家們認識到語言教學離不開文化因素,外語交際就是跨文化交際,衡量現代外語人才的重要標準是看他們是否具有文化認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經歷了從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到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再到現在關注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幾個主要階段;形成了兩種教學方法:文化知識傳授法和文化過程教學法;出現了四種教學模式:外國文化模式、跨文化模式、多文化模式和超文化模式。

目前來看,國內外學者對英語教學中文化因素的研究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研究成果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卻并不充分,甚至可以說,應用的有效性并不顯著。綜觀我國英語教學實踐領域,我們的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將重點放在了對英語知識技能的知識點與訓練培養中,而對英語教學中文化因素的關注與重視,卻并沒有受到很好的關注。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英語教學已經將目標定在增強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上。在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進入全球一體化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與民族都不可避免地進入一種世界范圍內的交流與合作,全球范圍內的交流與合作頻繁發生在每一個國家,我國也不可避免地進入這種潮流之中。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科技等各個方面,我國在國際舞臺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語言的溝通與交流已成為我國在國際交流中重要的紐帶。應用范圍最廣泛的英語及以英語為主要媒介的跨文化交際,成為時代對我國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的緊迫要求。現代的大學生要具有英語專業水準又具備一定跨文化交際能力,這既是時代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時代對我國大學生提出的要求。

《國家中長期教學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競爭的國際化人才”,大學英語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發揮英語這一國際語言的“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的功能,將語言基礎強化、語言能力應用、文化知識積累和交際技能訓練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實現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學的快速發展。

陶曉莉

2021年6月

上架時間:2023-03-31 11:10:57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苏市| 夏邑县| 察雅县| 永城市| 禹州市| 五莲县| 江安县| 乌拉特中旗| 淮北市| 定安县| 西峡县| 涟水县| 密山市| 迭部县| 车致| 祁连县| 兴国县| 梨树县| 兴宁市| 永昌县| 青神县| 缙云县| 察隅县| 吉安市| 聊城市| 白沙| 平阳县| 定陶县| 淮北市| 准格尔旗| 绍兴市| 新竹县| 临武县| 榆树市| 葵青区| 常宁市| 西乌珠穆沁旗| 乃东县| 江都市| 湟中县|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