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絲綢之路考古學研究作者名: 柴劍虹 張涌泉 劉進寶本章字數: 711字更新時間: 2021-04-07 18:16:03
中國最近發現的波斯薩珊朝銀幣
波斯在安息王朝時(前248—227),便與我國發生了交通關系。當時我國的史書如《史記》、前后《漢書》、《魏略》等,稱它為安息國,并描述它的國情。《史記·大宛列傳》說安息國“以銀為錢,錢如其王面。王死,輒更錢效王面焉”。薩珊朝于公元224年左右(或作226年)興起后,中國史書如《魏書》、《周書》、《隋書》、新舊《唐書》等,改稱它為波斯國,記載它曾派遣使臣與我國交聘,并且多提到它使用的銀幣。玄奘稱它為波剌斯國,說它“貨用大銀錢”
。貞觀時,阿拉伯(大食國)侵入波斯,國王伊嗣候(或作伊嗣俟,即Yezdigerd III)曾遣使獻方物,并乞援助。唐太宗以路遠謝絕。
永徽二年(651)伊嗣候被殺,波斯國亡。
薩珊朝時,波斯和我國既有交通,它的銀幣一定有傳到我國的。但是為數一定不多,很難流傳到后世。宋朝以來的古錢譜,對于波斯國幣,或僅引前史中的文句,不加附圖,如倪模《古今錢略》(卷十九),或依據史文,運用想像力繪出一枚波斯國幣,與實物完全不符,例如明徐象梅所補繪的洪遵《泉志》的插圖(卷十二)。1915年在吐魯番第7世紀的阿斯塔那第13號古墓中,曾發現了薩珊朝庫思老一世(Khusrau I即Chosroes I ,531—579年在位)和荷爾馬斯德四世(Hormazd Ⅳ, 579—590年在位)的銀幣各一枚。據云,發現時遮蓋在死者的兩眼上面。
1949年以后,我國的考古工作空前地展開了。關于薩珊朝銀幣,不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吐魯番發現了一批10枚,并且在陜西的西安市近郊和河南陜縣的會興鎮附近,也都從古墓中發現了幾枚。現在將這些新發現的中西交通史上的實物資料,在后面分別加以介紹。此外,前西北科學考察團黃文弼先生在新疆所得的2枚,雖是1928年所發現的,但是1949年后才加以發表的。承蒙他交給我研究,也附在后面敘述,作為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