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綢之路考古學研究
- 柴劍虹 張涌泉 劉進寶
- 2037字
- 2021-04-07 18:16:09
四 歷史背景
綜觀薩珊朝的歷史,這一朝代自沙卜爾二世(4世紀)起,和外界的交涉才較為頻繁。他西邊與東羅馬屢次作戰,東邊又與大月氏貴霜王國作戰。貴霜滅亡后,沙卜爾二世又和噠作戰,波斯的勢力直達今日的阿富汗境內。這時期中,我國的西北方,最初是前涼割據時代。后來前秦于376年滅前涼,遣使西域,而大宛、康居和天竺也都遣使前來。不久前秦又于382年命呂光率眾7萬人征西域,滅龜茲(庫車)。雖然由于當時中原擾亂,以致史籍失載,但是我們相信,當時我國通過阿富汗一定已與波斯有了交通貿易。我國所發現的薩珊銀幣以沙卜爾二世的和他的兩個嗣王的為最早,數量也不少(三批共32枚),自不足為怪。
5世紀時,薩珊朝由于內亂和外患而中衰。5世紀后期,伊朗曾爆發了與馬茲達克教派(Mazdakite)有密切關系的大規模人民起義,嚴重地打擊了封建政權。對外戰爭方面,卑路斯曾為噠人所俘擄,割地賠款才得贖回。卑路斯和他的前王的銀幣所以能大量地傳播到中國,可能是由于
噠人以所獲得的波斯賠款轉向東方購買貨物。不過5世紀后半至6世紀初這一時期中,根據中國的文獻,中國和波斯還是有經常的友好往來的。在455年至521年這66年間,波斯遣使中國便達十次之多,有幾次還和
噠的使者一起來中國。
我們在定縣塔基所發現的銀幣(第19批)中,有1枚耶斯提澤德二世(438—457)的銀幣邊緣壓印一行
噠文字的銘文。
這反映了波斯、
噠及中國三者的關系。神龜中(518—519)的那一次,據說波斯的使節持有國書,自稱“波斯國王居和多”。這“居和多”一般認為即薩珊朝的第十九個國王卡瓦德一世(Kavadh,488—531年在位)。至于這些波斯使節是否確系國王所遣派,抑或波斯商賈所冒充,我們這里可以不加以討論。總之,這些史料充分地顯示了當時中伊兩國人民的往來頻繁,而這時期所鑄的薩珊銀幣在中國的發現,更為這史實提供了實物證據。
6世紀中,庫思老一世長期在位(531—579),薩珊朝復興。他和西突厥聯合起來攻擊噠,破滅其國,加以瓜分。波斯勢力東達阿姆河,和中國的邊境更接近了。當時波斯中央集權更為鞏固,經濟更為繁榮,貿易很是發達。為了貿易的需要,增鑄銀幣。庫思老一世的鑄幣地點達82處之多,所以他的銀幣傳世之多,僅亞于庫思老二世;并且就發現的地點可以推知它的傳播范圍很廣:西至地中海沿岸,東達印度河流域,南至阿拉伯半島腹地,北至高加索山區。
現在我們知道庫思老一世的銀幣,東面遠達中國黃河流域的西安附近的耀縣和洛陽附近的陜縣。中國史書上記載,西魏廢帝二年(553)波斯王曾遣使來中國。
10世紀阿拉伯人麻素地(Mas′udi)的《黃金牧地》一書中記載,在庫思老一世時,中國皇帝曾遣使來波斯王廷。
這事不見于中國文獻,但事實是有可能的,雖然具體情況未必如該書所敘述的,并且可能是商人冒充使節。
庫思老二世(590—628年在位)時,薩珊朝國勢已不及他祖父庫思老一世時那樣強盛,但是仍有力量西侵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直抵埃及,所以經濟更加繁榮,貿易更為發達,需要的銀幣的數量也增加了。庫思老二世的鑄幣地點達120處之多,以致他的銀幣成為薩珊銀幣中流傳到后世的最多的一種,并且后來還成為阿拉伯翁米亞王朝在波斯舊壤各地所鑄的“庫思老二世樣式”銀幣的祖型。在中伊兩國的交通往來方面,《隋書·西域傳》提到當時波斯王名庫薩和,隋煬帝(605—618年在位)曾遣使通波斯,波斯也遣使隨中國使節來中國回贈禮物。這里的“庫薩和”當便是指庫思老二世。他的銀幣成為薩珊朝銀幣中在中國境內發現的最多的一種,這是在意料之中的。
庫思老二世后來以殘暴被殺,波斯王室中互爭王位,發生內戰,國內階級矛盾也增劇了。波斯國勢,便一蹶不振。布倫女王便是這四年(628—632)中倏起倏滅的諸王之一。到了庫思老二世的孫子耶斯提澤德三世時(632—651年在位),波斯內戰平息,但外患增劇,最后被新起的阿拉伯人所滅。兩《唐書》都記載庫薩和的女兒為王,當便是指布倫女王。兩《唐書》又說波斯最后一個國王伊嗣候(《新唐書》作“伊嗣俟”)于貞觀二十一年(647,《新唐書》作“十二年”)遣使來中國。后來被逐奔吐火羅,半道為大食兵所殺。這當指耶斯提澤德三世,他遣使中國或許是企圖聯合中國以抗大食(阿拉伯)。其子卑路斯奔吐火羅,曾于永徽五年(654,《舊唐書·西域傳》作龍朔元年,即661年,此據《冊府元龜》卷九九五)遣使中國,訴為大食所侵,請兵救援。唐高宗以道遠未能遣師往救。龍朔元年(661)又訴為大食所侵。唐高宗授卑路斯為波斯都督府都督,都疾陵府(當即西斯坦的首府Zaranj)。似乎其國雖滅,部眾猶存。據《冊府元龜》乾封二年(667)和咸亨二年(671)波斯都曾遣使來中國(以上見卷九七〇)。咸亨四年(673,一作五年),波斯王卑路斯還曾親自來中國(同上,卷九九九)。他死了以后,調露元年(679)唐高宗曾派兵護送他的留在長安的兒子泥涅斯西去,準備使之復國,但沒有成功。后來泥涅斯客居吐火羅20余年,景龍初(707—708)復返中國,唐中宗封他為左威衛將軍,不久病死(《新唐書·西域傳》)。由于這些歷史事實,我們可以了解為什么比較罕見的薩珊末期銀幣(如布倫女王、耶斯提澤德三世)能在中國境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