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基于上述討論,可以看出,神秘主義對于理解中國古代的哲學與思想有著基礎性的意義,中國古代哲學的本體即是神秘的。本體論在西方哲學中是最基本的問題,所謂唯物與唯心的斗爭,就是關于本體論的爭論。中國古代本體論的爭論主要是在儒道之間,佛教傳入中國后,又變成三家之爭。這里暫且不論佛學,就中國的儒道之爭來看,本體上的差異不是唯物和唯心的問題,而是自然與人的問題。盡管儒學的本體中摻雜了天理,但講起來還是人的問題,天理也是經由人呈現出的天理,而不是真正的超越性的本體存在。所謂內在超越并不是真正的超越,其本身并不脫離人間秩序;相反,儒學對于天理內涵的理解,也會因時代不同而不完全相同。

前文提到,道家的自然雖是神秘本體,但其關切的中心其實還是人,老子講小國寡民的理想,與其本體是相適應的,其根本上說還是服務于人,而不是服務于神或者真理或者其他超越的本體。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進程,也是人的意識與文化不斷進步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儒道之間并無根本的沖突老莊與儒家的沖突表現在對文明世界的排斥上,尤其表現在莊子身上,而在這個意義上,就不僅僅是針對儒家了。,所謂儒道的沖突,實際上是政治理念的沖突,而在這種意義上與儒家沖突的道家,其實是黃老道家,而不是老莊,老莊在世俗政治上并無訴求。這種政治理念的沖突,就是人治與法治的沖突。當人治與法治精神都消失殆盡后,儒道沖突也就消失了;相反,若是二者逐漸融合,那么就共同為極權服務。

儒道關于人的理解的差異,可以歸為男女性別的差異,這一點在神秘主義層面上可以看得更清楚。筆者將《管子》四篇劃分為尚虛、尚實兩派,盡管四篇本身沒有對精氣作分疏,但大致可將它們分別對應于陰精與陽精。陰陽在性別上就是男女。這一點對于把握中國哲學與思想也很重要。春秋以后的宇宙論,陰陽幾乎是必經的階段,天地就可以理解為陰陽,《系辭傳》講一陰一陽之謂道,可理解為本體就是由陰陽構成的。相對于老莊道家不可知的本體來說,這是一個進步。這個時代與古希臘的時代大致相同,對于中國哲學與思想來說,這種宇宙觀,同樣為之后兩千多年的哲學與思想奠定了基礎。這可以理解為是早期中國哲學與思想不能適應裂變的時代而委蛇后,新產生的哲學與思想。如果這個理解可靠,神秘主義之于中國哲學與思想的影響,似乎主要是在早期中國。

但這種理解顯然忽略了這種新的哲學宇宙觀與早期中國的聯系。陰陽的觀念,易中早就存在,只是受到時代的激發,才有了對混沌之象作數理化處理的需要。時代需要對社會進行數理化管理。而對混沌之象作數理化處理,并沒有在根本上將象與現實世界通過理性的方式聯系起來,《易傳》講“洗心”,荀子講“感應”,而黃老道家則一邊講道之神秘不可測,一邊講刑名法術,使得兩個世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貫通。

再者,本體雖然數理化,但本體的特質并沒有發生變化。西哲對于本體的認識也是在不斷進步的,從早期的混沌,到后來的不動的恒動者,西方的哲人也在調整對于本體的把握方式,以適應社會的發展。但西方對于本體認識的變化,并不影響其對于整個宇宙是一體的基本認識,不存在類似于中國的兩個世界的問題。混沌是矛盾沖突的,不動的恒動者也是矛盾沖突的,現實世界中也充滿斗爭與沖突。反觀中國,莊子雖沒有講混沌是和諧的,但鑿七竅而混沌死,說明混沌本也是和諧的,陰陽哲學同樣取和諧為義,現實世界也是追求和諧,看起來也是一貫的,但和諧世界恐怕只在秦國得以短暫實現過。傳統中國其實從來都不和諧,官與民的沖突,權力擁有者內部的沖突,從來沒有停止過。所以并不存在哲學思想再出發的問題,只能說,這種新的哲學與思想,只是早期中國哲學與思想的發展形態,根本上并不能脫離神秘主義。

這里有一個問題必須提出來,漢人講易有三義,所謂“不易、變易、易簡”,將三者統合,與西哲的不動的恒動者似乎也可以對應。但這個理解方式有問題,所謂三義,是從乾坤二元提煉出來的,乾恒動,坤不動,“易簡”則為乾坤的特性,所謂乾以易知、坤以簡能。也就是說,并不存在一個本體同時具有三義。這與前文講的太極是易象數理化的一個階段,意思相同。易與三義之易之間有一個無法逾越的鴻溝。漢人講易有三義,是將數理化后的易之義強加給易本體。所謂強加,是指易本體,本無這些意義,而是后人將本體數理化后所衍生出的特征賦予此本體。

將本體數理化是為了建立兩個世界之間的關聯,盡管數理化之后的本體仍可歸入恒常世界,但它為進入流變世界創造了條件。圣人立象以盡意,數理化后的象,為圣人之意進入恒常世界創造了條件。這又回到了圣人是兩個世界的中介的模式上去了。但與真人不同,圣人是有意(所謂神性自我)的,這個意在恒常世界的確立,意味著由圣人自我衍生出的法則就是現實世界應該遵循的法則。這樣處理的結果不是使得學術更完善,相反是取消了本體,是基于現實重新確立的本體,這樣的學術,只能對現實秩序有利,已不能算是一種易哲學,只能說是一種思想。后來的宋儒,以三綱五常為天理,以天理為性,遵循的同樣是這個思路,即以現實秩序去規范本體。這根本談不上什么內在超越,而只是給自己服從現實秩序尋找學理依據。仿照西方近代哲人講上帝死了,漢以后的中國學術,混沌也死了。兩千多年的援天道以明人道的易學闡釋實踐,本質上講,是基于對現實秩序的服從意識而展開的,所謂天地定位,乾坤生矣,所謂天尊地卑,都是現實秩序的反映。易學闡釋中也有政治問題,帝王喜歡鉆研這種易學,不是沒有根據的。

哲學與思想深受神秘主義影響,其實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薩滿主義特質決定的。薩滿主義的宇宙觀,最核心的是所謂氣生主義。其所謂的氣,筆者理解,與古代神秘主義講的精氣應該是相似的。古代的儒道分別,筆者以為,可以與薩滿主義中的巫統與血統相對應。巫統與血統,有聯系,也有差別,儒道之間也是如此。薩滿根本上講是為人服務,儒道關切的核心也是人。二者之間可以建立起聯系的地方并不少。

前文講,道家哲學可以溯源到遠古的玄冥,玄冥可以在紅山文化墓葬中找到印證。而類似玄冥墓葬的遺跡,在牛河梁以北的胡頭溝就曾被發現過。紅山文化自北向南時代越來越晚。也就是說,牛河梁玄冥墓葬之前,已經存在玄冥,這種文化來自遙遠的北方,而那個地方正是流行薩滿主義的通古斯人的發祥地。

前文講道家哲學是女性哲學,在講述各地性別比例的古文獻中,幽州與荊、揚二州一樣,都是女多于男,并且其比例差別最大,三比一。紅山文化的分布地正是在幽州。燕地有羨門(《史記·封禪書》),羨門即薩滿,燕也在幽州。將這些線索聯系在一起,中國古代哲學與薩滿主義的關聯恐怕不能被輕易否定。

當然,同樣是女性哲學,南北也有差異,前人有南北道家的講法,這里就不展開了。但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只要與薩滿主義發生關聯,神秘主義就是不可避免的。

哲學根本上是要破除神秘,神秘主義給中國哲學施加的影響,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中國哲學的性格,即它不是以斗爭、批判為根本宗旨,而是以追求和諧為目的。而和諧只有在法治的條件下才可以真正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講,儒家文明雖是對道家文明的發展,但從長遠的歷史進程看,儒家文明只是這個文明進程中的一個階段,真正的和諧文明必須在實現對儒家文明的超越后才能出現。儒家有大同、小康之辨,而對于儒家文明的超越,就是大同。

馬克思主義認為,存在決定意識。東西方哲學的發展也驗證了這一點。西方哲學之所以將斗爭與妥協賦予存在本體,是與雅典的民主政治實踐聯系在一起的。而中國智慧不是以突破的形式出現,而是漸次展開,當歷史進展到春秋戰國時代,以和諧為主旨的政治實踐已逾千年,破除神秘的哲學服從于現實,本質上也是一種和諧。所以,解決中國學術問題的希望,根本上還在于政治實踐。視共產主義而非大同或帝之先為實踐哲學的本體,學術定位于本體與現象之間的互動與闡釋,以不斷縮短本體與現象之間的距離,這或許是未來中國學術的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安县| 永清县| 长春市| 衡山县| 罗江县| 武胜县| 和田市| 班戈县| 菏泽市| 溧水县| 茌平县| 德保县| 樟树市| 沛县| 锡林郭勒盟| 甘洛县| 颍上县| 科尔| 惠安县| 和林格尔县| 化隆| 分宜县| 准格尔旗| 萨嘎县| 正蓝旗| 嵊泗县| 龙泉市| 旌德县| 文山县| 巴马| 河北省| 镇赉县| 互助| 乌审旗| 五莲县| 城固县| 汉中市| 稷山县| 苏尼特右旗| 临猗县|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