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斷拓展的保護視野:西南地區線性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 吳曉秋
- 1132字
- 2021-04-07 17:38:14
二、階段性研究目標預設
第一階段:把握國內外有關線性文化遺產最新研究動態
查閱近五年以來國際社會遺產保護組織(機構)制定保護世界遺產相關文件、公約、憲章等;關注和參與國內(包括西南地區)有關保護文化遺產的大型研討會,研究國內外與線性文化遺產保護相關的文獻資料、研究成果。
目標:
拓展研究視野,借鑒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用以研究西南地區線性文化遺產的保護。
第二階段:掌握西南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線性文化遺產保存現狀
查閱《中國文物地圖集》,利用第三次文物普查,收集、整理西南地區蜀道、茶馬古道、明代滇黔屯軍線路、川鹽入黔線路、紅軍長征西南之路沿線歷史文化城鎮、村落、街區,以及國家級、省級、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利用文物保護單位開辦的博物館、紀念館。
查閱貴州、云南、四川、重慶等省直轄市區文化廳、國土資源廳相關網站,收集分布在個省區境內線性遺產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資源(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的相關資料。
根據研究需要進行田野調查,在此基礎上,梳理和篩選出各條線性遺產線路保存現狀較好、具有重要性、唯一性和代表性,且與線路有關聯的文化遺產資源。
目標:
(1)為研究西南地區線性文化遺產的類型、類別的判別和遺產資源構成要素的分類做準備;
(2)為研究西南地區線性文化遺產價值的評估、保護現狀的評估提供真實可靠的基礎數據;
(3)完成輔助本課題研究的《明代滇黔屯軍線路遺產資源調查報告》《川鹽入黔線路遺產資源調查報告》。
第三階段:研究階段
辨析西南地區線性文化遺產的類型、資源構成要素、生存的特征,為遺產資挖掘蜀道、茶馬古道、明代滇黔屯軍線路、川鹽入黔線路、紅軍長征西南之路沿線遺產資源的價值,采用層次分析法定性分析和整體評估5條線性文化遺產的價值構成、保存現狀。
借鑒美國遺產廊道概念,以滇黔屯軍遺產線路貴州境內具有代表性的路段為例,通過對不同區段遺產資源的分析、對比、判別、優選和評估,研究用構建屯軍遺產廊道的模式,保護沿線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試圖踐行跨區域的文化、生態、經濟整體性保護、發展理念,為研究西南地區中、小型線性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借鑒。
目標:
(1)實現對西南地區線性文化遺產資源進行分類和判別的目的;
(2)獲取蜀道、茶馬古道、明代滇黔屯軍線路、川鹽入黔線路、紅軍長征西南之路綜合評估最終結果,達到深層次挖掘線性遺產價值的目的。為進一步研究協調遺產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關系,提供基礎研究;
(3)研究西南地區中、小型線性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并在研究構建屯軍遺產廊道的基礎上,提出可供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參考借鑒的跨區域整體保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構想;
(4)綜觀研究,向西南西區線性文化遺產涉及的行政區政府相關部門,從政策、操作和拓展三個層面分別提出研究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