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式 陰陽運轉

一、功法圖解
1.預備勢與神龍抬首相同(圖1-1-45)。
圖1-1-45 預備勢
2.身體保持不動,首先頭部向左前下方低頭為起點(圖1-1-46)。
圖1-1-46 頭部向左前下方低頭
3.頭部由左前下方向左后上方旋轉(圖1-1-47)。
圖1-1-47 頭部從左向后上方旋轉
4.經頭顱上仰正直位后繼續向右后上方旋轉(圖1-1-48)。
圖1-1-48 頭部從右向后上方旋轉
5.轉至右前下方,再轉到左前下方,回到起點為一圈(圖1-1-49),以三圈為一組,之后反向旋轉三圈為另一組。
圖1-1-49 轉至右前下方
二、動作要領
1.功法過程中,應做到緩慢勻速,頸部彎曲時盡可能最大幅度。
2.頭部環轉運動時,頸部及背部肌肉應放松。
三、注意事項
1.功法過程中頸部不可用力扭轉,以免出現眩暈癥狀。
2.每次運轉不宜超過三次,速度不宜過快或時緩時快。
四、功法原理及養生機制
1.中醫理論
本功法以轉動為主,涵蓋了頸枕部、頸部、頸肩部絕大部分的穴位,通過頭頸的前后、左右、上下,如陰陽圖般旋轉運動,維持各個穴位、經絡、肌肉、骨骼的平衡與穩定。
正如陰陽學說中所說,相互依存的陰陽雙方,不是處于靜止不變的狀態,而始終處于“陰消陽長”或“陽消陰長”的運動變化之中。所謂“消長”,是說一方增長,會削弱對方的力量,導致對方相對不足,即“此長彼消”;或一方的不足,導致對方的相對亢盛,即“此消彼長”。陰陽雙方在這種消長變化的運動中,維持著陰陽之間的相對平衡。所以說,陰陽之間的平衡,不是靜止的和絕對的平衡,而是始終貫穿著陰陽雙方的消長變化,是動態的、相對的平衡。這種平衡關系稱為消長平衡,它也反映了辯證唯物主義關于物質的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觀點。
2.功能解剖及運動力學
本功法運動到了絕大部分的頸部肌肉,如斜方肌、胸鎖乳突肌、肩胛提肌、頭長肌、頸長肌等(圖1-1-50、圖1-1-51)。
圖1-1-50 斜方肌、肩胛提肌
(此圖引自韋以宗《中國整脊學》)
圖1-1-51 胸鎖乳突肌、頭長肌、頸長肌
(此圖引自韋以宗《中國整脊學》)
主要通過對這些肌肉的運動和開發,恢復頸項部肌肉力學的四維平衡,改善血液循環,也可松解肌肉、韌帶的粘連,恢復肌力韌帶彈力的平衡,矯正骨關節的錯縫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河县| 乌拉特中旗| 永吉县| 昌都县| 监利县| 龙里县| 周至县| 本溪| 包头市| 太谷县| 滕州市| 仙游县| 泾阳县| 乳源| 泾源县| 阜新| 河北省| 金溪县| 徐闻县| 勃利县| 仁布县| 浪卡子县| 新泰市| 抚远县| 东乡| 高州市| 黄浦区| 临朐县| 和平区| 湘乡市| 陕西省| 郎溪县| 富民县| 花莲县| 鹰潭市| 黑水县| 五家渠市| 博兴县| 大方县| 松原市|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