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常見病穴位按摩與中醫調養作者名: 樊長征 洪巧瑜主編本章字數: 888字更新時間: 2020-01-17 16:34:37
第三節 心煩失眠
心煩失眠是以心中煩躁不安、夜不能寢為特征的一組癥狀,常與精神情志因素有關。保健治療重在滋養心脾、寧心安神、疏肝理氣、交通心腎、補陰瀉陽。
一、原因
1. 思慮憂愁:情志不遂,憂思過度,營血暗耗,心失所養致心神不安,形成失眠。
2. 肝氣郁結:強抑怒氣或暴怒氣逆,則肝失條達,氣機不暢,致肝氣郁結,形成心煩;甚至肝郁化火,情志所傷,肝氣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炎,擾動心神,心神不寧則見心煩失眠。
3. 脾胃不和:胃不和則臥不安,飲食不節、不及太過等均可引起失眠煩躁。
4. 心腎不交:久病體虛之人,腎陰耗傷,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濟火,則心陽獨亢;或五志過極,心火內熾,不能下交于腎,心火擾神,神志不寧,因而心煩失眠。
二、表現
心煩失眠的主要表現是心中煩躁,夜不能寢,常見情緒不寧、失眠多夢、頭暈腦脹、體倦神疲、健忘耳鳴、心悸不安、腰酸夢遺或神情恍惚、善太息、胸脅脹痛、腹脹納呆等種種表現。失眠的病情輕重不一,輕者有入睡困難、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時睡時醒等不同表現,嚴重者則整夜不能入睡。
三、按摩
(一)選穴
心俞、脾俞、內關、神門。
(二)定位

(三)手法操作
1. 背部按摩:被按摩者俯臥,按摩者以單手掌推背部,拇指或掌根撥揉夾脊,肘尖輕按壓背俞諸穴。按摩者雙手拇指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按揉心俞、脾俞穴2分鐘,以局部感覺酸脹、發熱為佳。

2. 手臂按摩: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左手拇指點按內關穴2分鐘,以酸脹感向腕部和手放散為佳;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掐住被按摩者神門穴約2分鐘,至感覺酸脹為止,左右手交替進行。

四、身心調養
1. 本癥除按摩外,還應配合心理疏導,消除煩惱,避免情緒激動,睡前不吸煙、不飲酒、不飲濃茶。
2. 不要總熬夜,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是肝膽的最佳排毒時間,需熟睡,早睡早起,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
3. 睡前不要喝咖啡、濃茶及吸煙,這些物質對入眠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可以喝些牛奶、淡淡的綠茶。
4. 睡前可以用微燙的熱水泡泡腳,至額頭微有汗出為佳。
5. 睡前可以把手疊放在小腹上,采用腹式呼吸,把注意力轉移到小腹,可以配合默念數數,能夠很快地入睡,而且還有瘦腹的功效。
6. 經常食用紅棗、薏米、玉米、小米等補氣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