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理財產品經營與管理
- 石建勛 張凱文
- 3671字
- 2019-12-20 12:15:50
第一節 理財市場概述
理財業務在歐美、日本、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等市場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又被稱為資產管理或財富管理。發達國家的理財市場發展較早,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但真正興起并成為商業銀行的一項重要業務,則始于20世紀90年代,往往是伴隨利率管制開放這一大環境逐步發展起來的,如日本理財產品市場的發展階段幾乎與日元市場化同步。早在21世紀初,美國和日本的理財市場發展就已步入成熟期。但在中國,以產品為導向的理財市場中,把證券投資基金、信托產品和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等都考慮在內,中國理財產品行業發展的歷史至多不超過30年。2004年9月,中國光大銀行推出全國首只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標志著中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正式登上了金融市場的大舞臺。
一、理財業務的界定
理財業務是金融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所以金融市場的發展制約著理財市場的起步與發展。由于當前各經濟市場中理財業務的進展不同,各國對理財這一概念的理解也會有所出入。
美國等經濟發達國家似乎更注重理財產品的個性化服務和增值服務。根據國際理財師標準委員會的定義,個人理財是專業機構利用投資者的各項財務資源,幫助其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過程。具體來說,是指專業機構根據客戶的收入、支出、資產、負債等財務狀況,以及其未來短期與長期的財務需求,結合客戶的理財目標,在一定的財務假設條件下,分析客戶當前與未來的生活狀況與財務狀況,由理財專業人員幫助客戶制訂出個性化的、行之有效的理財方案,并出具專業理財報告的一項綜合金融服務。根據美國理財師資格鑒定會的定義,個人理財師需全面了解客戶的資產、負債等財務數據,明確其目標,通過制訂合理的投資組合、財務計劃、保險對策、遺產繼承等綜合財務方案,幫助客戶達到財富和閑暇合理分配的人生目標。也就是說,理財不是單一地進行某項投資,而是有針對性地為客戶資產進行金融組合與創新;理財也不僅僅針對投資者人生的某個階段,而是包括其整個生命周期內的、全面的財務規劃、風險規劃、投資規劃、職業生涯規劃、子女教育規劃、住房規劃、稅收籌劃、退休計劃及遺產規劃等各個方面。
在我國,中國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中國注冊理財規劃師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等組織都有自己對理財的定義和理解。中國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將個人理財定義為專業理財人士收集客戶家庭狀況、財務狀況和生涯目標等資料,明確客戶的理財目標和風險屬性,分析和評估客戶的財務狀況,為客戶量身定制合理的理財方案并及時執行、監控和調整,最終滿足客戶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需求,使其最終實現人生在財務上的自由、自主和自在;中國注冊理財規劃師協會認為理財就是專業理財機構根據理財的基本原理,通過考察和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在確定合理的理財目標后,根據客戶的理財需求,運用相關理財技術,在金融市場上選擇可以滿足理財對象需求缺口的投資工具,最終達到客戶的理財目標;中國銀行業協會認為理財業務是商業銀行將客戶關系管理、資金管理和投資組合等業務融合在一起,向公司、個人客戶提供綜合性的定制化金融產品和服務。
二、理財產品的分類(按投資性質劃分)
根據2018年理財新規中的分類標準,商業銀行根據投資性質的不同,將理財產品分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權益類理財產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和混合類理財產品。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投資于存款、債券等債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權益類理財產品投資于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投資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混合類理財產品投資于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且任一資產的投資比例未達到前三類理財產品標準。
(一)固收類理財產品
固收類理財產品與市場利率掛鉤。隨著2006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開始從緊,基準利率開始進入一輪上升周期,特別是在2007年隨著我國通貨膨脹加速上升,央行也加快了對基準利率的上調速度,因此,這類產品的規模出現了空前的壯大。從風險角度看,這類產品的風險主要來源于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該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應該是在客觀評估我國利率調整方向和時間周期的基礎上制訂的,這一類產品對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走勢較為敏感。
(二)權益類理財產品
一般理財產品由于其保值、增值的特性,基本采用分散化投資,除了一些信貸類產品外,很少出現單一投資對象的情況。根據具體產品信息,我們又可以將權益類理財產品歸為以下比較常見的三類:FOF型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偏股型基金組合,可有少量資產進行新股申購、債券和其他貨幣市場工具)、股票基金混合型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股票和偏股型基金,可有少量資產進行新股申購、債券和其他貨幣市場工具)、股票型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股票,可有少量資產進行新股申購、債券和其他貨幣市場工具),當然還有其他投向的理財產品,如新股申購型(產品以一級市場新股申購為主)和基金掛鉤型產品(投資標的主要為票據)。與股票掛鉤的理財產品主要依賴于對股市長短期的走勢判斷。
(三)商品和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
商品和衍生品類理財產品掛鉤的基礎資產相對而言種類繁多,包括商品市場中的黃金、農產品、原油等,也包括美指、恒生指數等股票指數,甚至出現了與藝術品、天氣狀況掛鉤的理財產品。從金融創新角度看,衍生類金融理財產品是最具可塑性的產品,因為衍生合約的標的資產包括外匯、利率、股票(股指)、商品(指數)、信用等,也可以是這些資產的組合。從金融風險角度看,最容易暴露風險的也應屬衍生類金融產品,其根本思路是借助金融市場上提供的金融衍生工具構造結構化模型,通過對沖避險等手段來達到降低風險獲得穩定收益的目的。結構化金融產品的設計必須基于準確的市場判斷,其最終目的是在特定的風險水平下獲得最佳收益率,這也決定了該產品的嵌套結構和基礎標的資產的選擇。從理財觀念的角度,其所設計的產品結構和所使用的金融衍生工具,都是以理財產品設計者對市場的預判以及未來走向為基礎,目的是最大限度控制投資風險以達到保值、增值效果。例如,針對振蕩市場采取的措施與單邊市場采取的措施會截然不同,理財產品結構的設計與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也必然不同,這最終導致了不同理財產品即使基礎資產相同,也可能在同一時期得到的最終收益率產生很大的差別。
三、理財產品的分類(按運作方式劃分)
2018年理財新規中根據運作方式的不同,將理財產品分為封閉式理財產品和開放式理財產品。封閉式理財產品是指有確定到期日,且自產品成立日至終止日期間,投資者不得進行認購或者贖回的理財產品。開放式理財產品是指自產品成立日至終止日期間,理財產品份額總額不固定,投資者可以按照協議約定,在開放日于相應場所進行認購或者贖回的理財產品。除此之外,根據理財產品的期限不同,銀行理財產品可分為開放式理財產品和封閉式理財產品。
封閉式理財產品到期后便不再進行運作,新募集資金也不再進入該產品。封閉式理財產品由于其起息與到期時資金均對接至銀行的存款賬戶,其間沒有資金的進出(存在緊急贖回的情況,但由于緊急贖回成本較高,僅有非常少數的客戶會使用緊急贖回功能),因此,現金流可以由銀行來進行控制,其產品規模與收益率往往與銀行的關鍵時點有關。
開放式理財產品是對市場變化最敏感的理財產品。根據開放周期和頻率不同,開放式理財產品又可進一步細分為每日開放和定期開放,如每隔7天、14天、1個月開放一次等。根據期限長短,封閉式產品可以分為短期產品(一般為3個月以內),中長期產品(3個月至1年),長期產品(1年以上)。目前,短期限的產品逐漸增多,而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曲線也出現了平坦化上行的趨勢。由于理財的資產端期限相對穩定,因此,隨著理財產品的短期化,期限錯配的情況逐漸上升,需要實施針對性的監管措施進行整治。
四、理財產品的分類(按募集方式劃分)
根據募集方式的不同,理財新規將理財產品分為公募理財產品和私募理財產品。
公募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的理財產品。公募產品其發售對象為不特定社會公眾,是最常見的理財產品,該類理財產品主要由銀行按期次募集,投資者可以在多個不同產品之間進行選擇,期限從短到長均有覆蓋,非保本產品居多。
私募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面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的理財產品。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于單只理財產品不低于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組織:
(1)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人民幣,或者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人民幣,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人民幣;
(2)最近1年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 000萬元人民幣的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組織;
(3)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情形。私募理財產品的發售對象為合格投資者,主要為高凈值客戶及企業閑置資金提供高于銀行存款的收益,并保障企業的流動性,因此私募產品中有相當部分為定制類產品,由企業向銀行提出起息日和到期日的需求,并由銀行報出收益率。私募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由合同約定,可以投資于債權類資產和權益類資產等。權益類資產是指上市交易的股票、未上市企業股權及其受(收)益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