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花與養生

花助人壽

種花養生

中國民間有“常在花間走,活到九十九”的養生保健諺語。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從事園林工作的人往往很少得癌癥,而且平均壽命比一般人長。

于是,越來越多生活在各種高強壓力下的都市人開始關注健康與幸福,關注起花卉與養生的話題來。

花卉除了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外,或濃或淡的花香還是一劑保健良藥,能使人怡情、醒腦、安神和祛病。舉例如下。

水仙花含丁香油酚、苯甲醛、栓皮醇等揮發油,常聞可祛風除熱。

芍藥花含芍藥甙等,其氣味有助于平抑肝陽,緩和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等癥。

杜鵑花含花色甙、黃醇酮類,是緩解老年支氣管炎的天然“保健品”。

茉莉花芳香化濁,有助開竅,其氣味能減輕頭暈、目眩、頭痛、鼻塞等癥。

菊花含有龍腦等揮發性香物,對頭痛、頭暈者有益……

養花可愉悅心境、陶冶情操,使人達到忘憂、忘我的境地。心靜則益康,因而養花有潛移默化的健身作用。同時,養花還需要進行移盆、換盆、松土、施肥、澆水、剪枝等勞動,進行上述勞動需要全身較均衡地不停運動,從而達到全面鍛煉身體的目的。因而,它與當今推崇的各種健身項目相比毫不遜色。

我國南宋著名詩人陸游,號放翁,享年85歲(公元1125—1210年),是我國古代詩壇上少見的壽星之一。陸游一生仕途坎坷,戎馬生涯,顛沛流離,之所以長壽,與他別具一格的養生之道不無關系。他寫的《種花》詩就很能抒發胸臆:“薈蘭移取偏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里,老翁七十尚童心。”養花種草,是陸游的一大愛好。每逢一地,他首先要用花草來美化環境。七十古稀的詩人童心萌發,移蘭種簪,實在難能可貴!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對花卉十分喜歡。他不僅蒔養了雪里紅梅、傲霜秋菊、花王牡丹、花相芍藥等傳統名花,還特別喜歡牽牛花。牽牛花秀冠柔條,風姿綽約,開的花雖不少,但花朵瘦小,色彩也比較單調。為了使牽牛花開出鮮艷的花朵,梅蘭芳先生買了好多參考書,按圖索驥地實踐起來,逐漸掌握了播種、施肥、移植、修剪、串種這些門道。

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也酷愛養花,他曾在文中這樣寫自己:“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我可還沒有成為養花的專家,因為沒有工夫去作研究。我只是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滿是花草,小貓兒們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沒有它們的運動場。”

養花還要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結合,要有科學和技術知識。比如花的構造、色彩、香味等涉及植物學、化學等學科知識,花卉的光照、溫度、空氣、土壤、水分、營養元素等又涉及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還會涉及很多的歷史掌故、生活情趣、名人軼事、琴棋書畫等人文知識,爽心悅目的同時激發喚醒頭腦中的無數美好聯想。浸淫在如此環境、意境和情境之中,焉能不讓人健康長壽?

每個愛好花卉的人,都希望自己親手打理的花卉能常開常香,但不掌握更多的相關科學知識,是很難達到這一目的的。這就要求養花者要多學習,多動腦,多實踐。

賞花怡情

陸放翁在《賞花》詩里說:“洛陽牡丹面徑尺,鄜畤牡丹高丈余。世間萬物有如此,恨我總角東吳居。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輒謂無。周漢故都亦豈遠,安得尺棰驅群胡!”

這首詩從賞小園牡丹,聯想到洛陽、長安牡丹的盛況,并由此抒發出作者的愛國情懷。賞花是一種閑情逸致的活動,它賞心悅目,爽神清志,陶性增趣。這種有滋有味的活動,給人以美感的同時,往往使人心理的愉悅得到升華,而健康的心理又是長壽的第一大要素。陸游高壽,與他愛養花、喜賞花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有著“長壽之鄉”美譽的江蘇如皋,那里的人們更是喜愛玩花弄草,如皋的盆景采用中國傳統技藝,造型生動別致,獨具一格,講究詩情畫意,盆盆皆景,景由情生,人文氣息甚濃。制作盆景是體力加腦力的統一并用,是工藝手段加個人智慧的結晶,藝人以縮龍成寸的手法再現自然。古人說勞其形者長壽,所以歷代盆景藝術家能享高齡,與其制作盆景很有關系。

欣賞一件花藝作品,面對一盆優美的盆景藝術品,詩與情、畫與意,情由景出,神由景來,讓你接近自然、擁有自然,人與自然渾然一體,使人的精神放松,呼吸均勻,既可改善血液循環,又能調節神經系統,移情易作用。移情即是分散當事者的雜念。通過培植和觀賞盆景植物,當事者完成了心理上的置換過程,從而達到如中醫學所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養生臻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阜康市| 揭西县| 阆中市| 乌鲁木齐县| 贵溪市| 灌阳县| 嵊州市| 景德镇市| 临夏市| 佛坪县| 荥阳市| 皮山县| 钟山县| 金昌市| 康平县| 郴州市| 佛坪县| 临泽县| 抚宁县| 同仁县| 林周县| 垫江县| 石阡县| 海伦市| 抚宁县| 怀安县| 凤庆县| 荣成市| 日照市| 尚义县| 渭源县| 英德市| 巧家县| 兴化市| 麻江县| 普洱| 乐安县| 汕尾市| 潜山县|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