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好員工這幾招就夠(圖解實操版)
- 雄信文化
- 3737字
- 2021-03-19 17:21:16
1.4 拋棄過時的管理模式
好的管理始于觀念的改變。90后這代人具有鮮明的群體特征,他們的個性和觀念正在挑戰傳統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千萬別妄想用自己的觀念去改造他們,因為傳統的管理模式在他們身上已經失效了。
很多管理人員對管理對象的變化毫無察覺,依然沿襲過去的管理模式,結果發現這種毫無準備的管理方式完全沒有效,甚至還會使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矛盾激化。
事實上,歷史的車輪永遠在向前滾動,未來是屬于90后的。那些企圖用自己的經驗與思想去說教的管理者,只能是費力不討好。因此,管理者唯一能夠做的就是不斷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去了解這一群人,走近他們,建立新的管理模式。
下面讓我們看看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讓管理者面對90后員工的挑戰時,不至于那么手足無措。
1.4.1 正確看待優缺點
要科學有效地管理90后員工,就要了解他們的優缺點,這樣才能制定相對應的政策,取長補短。
談到90后,大部分人都會想:要強、自私自我、抗壓能力差、獨立性差、不善合作等不好的方面,
曾經有一位主管看到90后員工就頭疼,他說:“現在的小孩都太不好管了,遇到問題不會想著自己去解決,總是喜歡把什么問題都交給我,就連午睡被打擾了都來找我,而且工作又不穩定,動不動就辭職。”
根據職場中出現的各種現象,管理者對90后員工存有這樣的印象也不無道理,但是這些特征,是由于他們成長環境的特殊性造成的。他們認為這樣的自己很正常,也不能理解為什么社會喜歡在他們頭上貼各種各樣的負面標簽,他們自認為這樣的個性是更加懂得生活的象征。
然而,盡管90后員工存在著這樣的、那樣的不足,但是,換一個角度想,他們也并沒有管理者想象的那么不堪。
問90后自身有哪些優點,他們能夠快速回答——年輕。
確實,年輕也是優點之一,和70后、80后比起來,90后員工更加富有朝氣,他們視野開闊,對待工作敢想敢做,同時,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強,這使得他們中的一些人比他人有著更明顯的優勢。
除此以外,90后還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敢于創新、容易接受感情溝通,這些都是90后的優點。
90后成長在經濟時代,同時思想比較開放,沒有束縛力,因此他們有更強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相比上一輩,他們多才多藝,對待人生更加樂觀。

1.4.2 雙贏的管理模式
對于員工的優缺點,管理者絕對不能只看到他們的缺點,而應充分挖掘他們的優點,同時,在管理這群年輕群體時,管理者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成長的空間
要知道,90后員工工作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生存,他們更注重企業是否能夠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他們想要成長,想要實現自我價值,然而很多管理者總是守著固有的管理模式,這樣反而束縛了他們的發展。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管理者就必須改變自己的領導風格,變權威式為授權式管理風格,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員工的參與度,還能激發他們的工作活力。
2.消除溝通的障礙
90后從小習慣被關注、被重視,因此在開始一段關系之前,總是希望他人先主動,而且由于管理者和他們之間的興趣不同,這種無障礙溝通就更加難以實現了。再加上90后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除了父母之外,相處得最多的就是同學,因此他們的生活圈子簡單,沒有足夠的經驗應對復雜的社會關系,因此90后慢慢依賴虛擬化的娛樂,變得越來越宅。
正是由于這種簡單的生活,讓他們在與領導相處時,也習慣性地把領導當作朋友,但如果領導總是冷冰冰的,他們也會漸漸失去這份友好的熱情。因此,管理者在與90后員工建立深入關系時,首先得消除兩者之間的溝通障礙,在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的同時,還要讓他們獲得他人的認可,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要想消除雙方之間的鴻溝,幫助90后建立自信,那么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心換心,只有這樣,才能贏得90后的信任和尊重。
3.設立彈性的獎勵
90后對于需求的調控性比任何一代都強烈得多。他們不喜歡被擺布,喜歡自己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如果管理者能夠看到這點并且接受,那么就很容易找到一個有效的渠道拉近兩者之間的關系——將彈性時間或空間變成一種特權,設定游戲規則。只有表現優秀的人才能享受這種特權。

例如,公司舉行季度銷售比賽,獲得冠軍的員工能夠得到一份豐厚的獎金,如果是70后、80后,他們可能會很樂意接受這筆獎金,但是如果獲獎對象是90后,他們可能會提出自己的規則:“我能不能不要獎金,換成以后上班可以不打卡?”
優秀的員工享有特權,如果這個特權是人人都想要的,那么一定會成為眾人爭奪的對象。金錢,已經不足以吸引90后員工的注意,管理者一定要學會深挖90后的內心,透過現象看本質,了解他們的本質之后,再根據他們的特征設定相對應的獎勵措施,這樣會更容易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動力。
4.管理要松緊有度
對待90后員工,既要懂得施壓,也要懂得解壓。施壓,是為了鍛煉90后的壓力承受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而解壓是幫助他們在適當的壓力之外獲得一種輕松愉悅的工作狀態。一味地施壓,可能會把員工壓垮,因此,管理者要把握好這個度。
5.權威要適當淡化
以前,權威管理是一種很好的管理方式。而現在,管理者要明白,權威在90后面前,已經一文不值,他們挑戰權威,甚至解構權威,這種殘酷的現實已經擺在眼前,因此管理者要學會淡化權威。是的,讓曾經掌控權威的人一下子放棄權威是不可能的,但是管理者要明白,管理員工,權威并非成功的唯一路徑。很多管理者認為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已經被90后所控制,如果不想故步自封,除了淡化權威,還能有更好的選擇嗎?
1.4.3 重新定位新角色
常言道:“沒有管不了的員工,只有不會管的上司。”一個團體,如果沒有一個優秀的領隊,即使再優秀,也發揮不出最大的潛能。但是如果一群普通的員工,在一個優秀的管理者的帶領下也能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一個管理者要帶好一個團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要認清自己在團隊中充當著什么樣的角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實行管理之前,管理者首要的任務就是對自己的角色做出定位,弄清楚在團隊中,是員工重要還是自己重要。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管理者更重要,那我們試想一下,管理者作為企業的引領者,同時也是掌握大局的策劃者和組織者,自然對團隊有著深遠的影響,沒有他,團隊的績效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但是,一個真正強大的企業是當最高領導不在時,仍然能夠高效、有序地運作。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員工不在的話,那么企業將無法正常運轉。
上面的情況說明什么?說明員工才是為公司直接創造價值的人。
下面我們來看看角色認知錯誤會給企業帶來哪些弊端。

1.領導角色錯位,員工效率降低
管理者的目標是指揮他人用最好的辦法去工作。然而在現實中,很多管理者不能很好地給自己定位,導致自己很辛苦,員工也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2.領導授權不當,員工成就感低
在工作中,經常會出現管理者忙得不可開交、員工閑得發慌的現象,時間一久,員工的成就感就會降低,這樣是很不利于員工進步的。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管理者不懂得授權給員工,合理的授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3.領導喜歡抱怨,員工幸福感低
一項調查顯示,國內職場人士幸福感普遍偏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對直接上司的不滿。作為一名管理者,你的職責決定了你在團隊中的作用,要加強和員工的溝通,幫助他們消除不良的工作情緒,而不是發現員工的不足就奚落或抱怨。
1.4.4 接受多元化觀念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除了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職責與他人職責之間的差異外,還要最大限度地包容不同文化元素,理解和尊重每一個員工的觀念和思想。
我們知道,在招聘中,沒有完全符合企業要求的員工,只有最合適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其性格、價值觀、行為特征以及生活態度受到家庭、學校以及周邊人的影響,因此每個人都會表現出不同的特性。出生在網絡信息時代的90后,其差異化更加顯著,可以說,每一個90后員工都代表了一種文化。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包容這些差異化,可以不贊成他們的觀點,但是一定不能想方設法去改變他們的觀點,因為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歐萊雅中國總裁蓋·保羅曾經說過:“我接受不同民族、不同職業、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個性帶來的多樣性,我們喜歡招募那些具有創造性、敢于冒險、不拘泥于框框、有新思維和想法的人……”

接受多元化觀念不僅是社會趨勢,也是企業管理的必然結果。對待90后員工,如果只套用一個模式去管理,那勢必會出現問題。不能接受一些不同的觀點和聲音,那么這個企業永遠也不能發展,員工也永遠不會被激發出更多的動力去為企業創造價值。只有企業和員工之間的差異互相被包容和認可,才能保證員工最大限度地為企業做貢獻,保證企業不被市場淘汰。
“差異創造價值”是殼牌公司的口號,殼牌的領導者認為,多元化的人類群體,能夠給企業帶來多元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工作,能夠推動企業更快地發展。
多元化和包容性就是殼牌集團的準則,為了推行這兩個準則,殼牌公司成立了“中國多元化和包容性工作小組”。這個小組成員本身就充滿了多元化,每個部門都有代表。中國人性格不喜張揚,遇到敏感問題,大家都是三緘其口。為了避免少數人發言代表全體員工的意愿,公司想了這樣一個方法:每人發一張黃色的便利貼,采用不記名的方法將意見和想法寫在紙上,最后集中收回,由主持人貼在白板上,念出大家關心的問題。

多元化漸漸走進人們的生活,管理者要正確地對待自己、他人以及周圍的一切,理解每個人的差異性,學會尊重包容多元化觀念,這樣,一個成功的團隊才能把各自的才能發揮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