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得見的世界史:中國簡史(全集)
- 童超主編
- 2346字
- 2020-04-14 10:20:47
三皇的傳說
傳說時代
關鍵詞:三皇五帝
開天辟地和女媧造人以后的神話傳說,更是來源繁雜,異說紛呈。被后世普遍接受的是“三皇五帝”說,即有數位偉大的天神或者人類領袖,領導先民度過漫長的蒙昧時代。關于“三皇”有許多不同的說法,現采納唐代史學家司馬貞《補史記·三皇紀》中的說法,即伏羲、女媧、神農為領導先民的三位領袖。
三皇為誰
天皇是一個長有12個腦袋的大神,后世曲解為天皇氏兄弟12人,教化風俗,各統治了一萬八千年。地皇是一個長有11個腦袋的大神,后世曲解為地皇氏兄弟11人或9人,面貌如同女子,蛇身獸足,也各統治了一萬八千年。泰皇就是后世尊奉的天帝,是天神中最尊貴的一個。
關于“三皇”有許多不同的說法,現采納唐史學家司馬貞《補史記·三皇紀》中的說法,即伏羲、女媧、神農為領導先民的三位領袖。此外《世本》、孔安國《尚書》序、皇甫謐《帝王世紀》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白虎通義·號》以伏羲、神農、祝融為三皇,同時又有伏羲、神農、燧人為三皇的記載;《風俗通義·皇霸》、司馬貞《補史記·三皇紀》以伏羲、女媧、神農為三皇;《藝文類聚·十一·春秋緯》以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通鑒外紀》以伏羲、神農、共工為三皇。

北京人頭蓋骨
該頭蓋骨經鑒定為舊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71萬年~23萬年),于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地區出土。
天皇、地皇和泰皇的說法,幾乎都是純粹的神靈,明顯脫離了先民人神混淆的神話構造方法,同時也很難從中折射出真實的上古歷史。其他幾種三皇的說法,牽涉到燧人等諸氏,他們的傳說卻與此不同,深入挖掘,可以管窺到華夏先民們的生活和奮斗歷程。
燧,是指取火的器具。據說西方極遙遠處生長著一株神樹,名叫燧木,燧木的木質極為干燥,很容易燃燒起火。有位圣人看到一種好像貓頭鷹似的鳥以喙啄打燧木,冒出火星,受到啟發,就發明了鉆木取火。此后人們可以利用鉆木之火燒烤肉類、魚蚌,不再吃生冷的食物,因而減少了得病的可能性。于是人們就推舉這位圣人為首領,稱他為“燧人氏”。
據說伏羲和燧人氏是同族,人們也稱他為宓犧、宓羲、庖犧、伏戲、包犧、包羲、伏犧、炮犧等,這些都是古代的同音異體字。除了前面提到過的伏羲、女媧兄妹相配的神話外,還另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伏羲之母為華胥氏之女,在一個叫作“雷澤”的地方散步,發現地上有一行非常巨大的足跡,她覺得很好奇,就用腳踩著那足跡向前走去,沒想到回家后竟然懷了孕,生下的孩子就是伏羲。受雷神的指點躲進葫蘆中去,與在“雷澤”踩到巨人的腳印,都和雷有關,或許可以證明這兩則神話具有共同的源頭。
各有所長
傳說中伏羲的功績很多,除了我們都知道的創制八卦以外,他還受到蜘蛛結網的啟發,發明了漁網和捕獸陷阱,教導先民從事漁獵;他創建婚姻制度,將族內婚轉為族外婚,定嫁娶之禮;他發明了樂器“瑟”,還鉆研烹飪技巧,同時設立官員治理國家等。因為傳說中伏羲、女媧兄妹都是人首蛇身,后世也猜測是他最先把許多動物的特征都集中到蛇的身上,創造了神話生物“龍”作為部族的圖騰。

《歷代帝王像》之伏羲像·清·姚文瀚
這張《伏羲像》是清代宮廷畫家姚文瀚所繪《歷代帝王像》中的第一幅。現藏于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伏羲的妹妹或者妻子女媧,也曾被列入三皇之中,除了造人的業績外,她還有補天的大功勞。傳說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曾在不周山展開一場爭做天帝的大戰,戰爭極其慘烈,最后共工吃了敗仗,一氣之下把頭撞向不周山,把山撞為兩截。這一下可不得了了,不周山是天與地之間的支柱,不周山一斷,頓時天塌東南,火雨炎炎,地陷西北,洪水滔天。人們奔走呼號,受到驚嚇的野獸禽鳥,開始四處傷人。女媧看到這種情景,非常焦急,于是采集了一些五色的石頭,用火熔煉后補好了天上的裂縫。此外她還殺死一只巨大的神龜,用神龜的四足來代替不周山撐住天空;又除掉在冀州作亂的黑龍,斷絕了洪水的源頭;最后用蘆草灰把淤積在大地上的洪水全都吸盡。在傳說中,現今千里沃土的華北平原正是由這些蘆草灰堆積而成的。
大洪水雖然因為女媧的努力退去了,但大地上的野獸和果實都減少了很多。人們死傷慘重,大規模的瘟疫開始暴發,人民的生活非常艱辛。這時候神農氏出現了,他發明了耒耜等農具,教導人們在土地上耕種谷物,華夏先民自此從游獵社會轉化為農耕社會。傳說中神農的頭上長著一對牛角,這或許說明牛耕也已經普遍出現了。
為了醫治人們的疾病,神農到處尋找草藥,甚至不惜“嘗百草”,用自己的身體來做試驗。在傳說中,神農的身體異于常人,他的肚子是透明的,所以可以看到吃下去的草藥是不是毒藥,并且能夠看到這些草藥是如何在腹中產生作用的。據說他曾經因為做這樣的試驗而在一天之內中毒七十多次。
在某些傳說中,神農還發現了茶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凡吃到對身體有害的草藥,他就服食茶葉來排解。
和燧人、伏羲、神農等并稱的還有有巢氏。有巢氏的出現應該比前面幾位大神或人類領袖的出現還早一些?!俄n非子·五蠹》中說:上古之世,野外的禽獸要比人多,人們時常受到禽獸侵擾,非常痛苦。這時候有一位圣人出現了,教會人們在樹上筑巢以逃避禽獸的侵害,大家都很高興,就推舉他為首領,掌管天下,稱其為“有巢氏”。
有巢—燧人—伏羲—女媧—神農,仔細想來,這種順序正好符合人類進化與上古社會發展的規律。首先人們從依山而居、以洞為巢發展到可以自己修蓋遮風擋雨的居所,而后是對于火的運用,接下來是工具的使用(伏羲發明漁網和捕獸陷阱),最后是從狩獵、采集轉為農業生產。女媧補天的神話,據某些專家考證,可能在那個時候確實發生過一次極為重大的自然災害,甚至考證出這次災害是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發生在河北的白洋淀地區。
氏,就是氏族、部落,以上幾個傳說中所提到的三皇,往往在其后加個“氏”字,或許說明他們并非單獨的個體,而是某個古代氏族的總體稱號。

安徽巢湖巢父生態園之有巢氏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