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然資源

廣東省內植物超過5000種,多數為熱帶科屬。重要的野生植物資源有1000余種,其中古老植物有30余種,如水松、蘇鐵、樹蕨等,被稱為廣東的“活化石”。樹木種類繁多,主要有松、杉、樟、桉等。水果品種有270多種。北部南嶺地區植物種類總數超過中國中部和北部植物種類的總和,有“綠色寶庫”之稱。珠江口沿海的灘涂還生長有成片的紅樹林。廣東是中國動物最繁盛的省份之一。野生陸生動物有700種,其中哺乳類百余種,鳥類500多種,兩棲類80多種。珍稀動物則有蘇門羚、華南虎等。南海約有魚類860多種。其中有屬于中國四大魚類的黃魚、帶魚、鯛魚和墨魚;并有大量金槍魚、馬鮫魚、紅魚、石斑魚、斑節對蝦、梅花參、海龜、玳瑁、海貝和海藻等。全省淡水面積27.3萬多公頃,主要淡水魚類有鯇、鳙、鰱、鯪、鯉等。廣東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探明儲量的有85種,其中以有色金屬居多。獨居石、金紅石、磷釔礦、鉭鈮礦、鋯英石、鈦鐵礦的礦藏量居全國之首。鉛、鋅、銅、鎢、錫、鉍、鉬等有色金屬和鐵、錳、硫等礦藏在中國也占有重要地位。南海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也很豐富。

增城掛綠荔枝

廣東增城掛綠荔枝的特點是肉厚汁多,營養豐富,果肉晶瑩,清甜爽口,具有特殊的香味。這種荔枝剝殼后放在吸水紙上,汁不外溢紙不濕。荔枝殼紅中帶綠,有“四分微綠六分紅”的說法。與一般荔枝的最明顯不同是它的每個荔枝果都有一條綠色的“絲帶”纏繞。相傳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是唐朝時廣州增城人,她在荔枝樹下繡花時,曾將翠綠綢帶掛在荔枝樹上。樹沾仙氣,枝榮葉茂,所結的果實就有一條綠絲纏繞其間,所以叫“掛綠”。增城荔枝鎮掛綠園有一株掛綠荔枝樹,是增城荔枝的老祖宗,樹高5米多,樹齡400多年。它所結的果實各個價值不菲。

增城掛綠荔枝

觀光木

觀光木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屬于常綠喬木。分布于廣東、云南、貴州、廣西、湖南、福建和海南等熱帶、亞熱帶南部地區的海拔400米~1000米處的常綠闊葉林中。樹高達30米,胸徑達2米。樹皮灰褐色,具有深皺紋。葉互生,橢圓形,長7厘米~17厘米,上面中脈凹,被有柔毛,下面被黃棕色糙毛。花單生葉腋,芳香,淡黃白色,具有紅色斑點。花被片9片~10片,狹倒卵狀橢圓形,外輪較大,長17毫米~20毫米,向內較小。聚合果長橢圓形,長10厘米~14厘米,直徑8厘米~9厘米,成熟時為暗紫色,有黃色皮孔。

觀光木

南方紅豆杉

南方紅豆杉屬紅豆杉科,為常綠喬木。零星分布于華東、華南、華中、華西南地區,多生于海拔1200米以下。葉排成兩列,條形,常呈鐮刀狀,較大。皮為紅褐色,心為淡紅褐色,邊材窄面為黃白色,富彈性,少割裂,不反張,可作建筑及家具用材;芯材的色素可提取利用。木材含油性,久經水濕,不易腐爛。種子含油,可制肥皂及潤滑油。

紅豆杉

端硯

端硯產于廣東省肇慶市東郊、高要市東南的爛柯山(斧柯山)西麓端溪一帶,所以得名端硯。它與歙硯、洮硯、魯硯并稱中國四大名硯。端溪一帶有老坑、坑仔坑、麻子坑、宋坑、朝天巖、梅花坑、古塔坑等產端石的名坑。端石質地最好的是水巖老坑。這里的端石長年浸于水中,溫潤如玉,“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摩之寂寂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引自《端溪硯史》)。端石做成的硯臺,具有發墨而不損筆毫的特點。端硯石不僅質地好,還具有各種天然的綺麗紋理,著名品種有魚腦凍、蕉葉白、青花、石眼、冰紋、火捺等。端硯在唐朝的時候就很著名,唐太宗曾將褚遂良臨摹《蘭亭序》所用端硯賜予魏徵。武則天也曾把題為“日月合璧”的端硯賜給狄仁杰。傳說當年包公從端州離任時,曾有士紳用黃布包著一方端硯要贈送給包公,清廉的包公拒不接受。那個士紳乘他不注意,悄悄把端硯放進船艙里。當船開到西江羚羊峽口時,風浪驟起,包公發現艙中有一方端硯,便命人投入江中,于是風平浪靜。現在江中還有擲硯洲,俗稱墨硯沙。

端硯

金錢豹

金錢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于廣東山地森林地區,體型與虎相似,但較小。體重100千克左右,體長在2米左右,尾長超過體長的一半。頭圓、耳短、四肢強健有力,爪銳利伸縮性強。體能極好,視覺和嗅覺靈敏異常,性情機警,既會游泳,又善于爬樹。豹全身顏色鮮亮,毛色棕黃,遍布黑色斑點和環紋,形成古錢狀斑紋,因此得名“金錢豹”。

金錢豹

金錢豹是食性廣泛、膽大兇猛的食肉動物。棲息環境多種多樣,具有隱蔽性強的固定巢穴。

海馬

海馬屬硬骨魚綱,海龍魚目,海龍魚科,海馬亞科的一屬,因頭部與馬相像而得名。多數種類分布在南方的廣東、福建等省,少數種類分布在北方。為熱帶及溫暖帶海洋魚類,棲息于近海內灣水質清澈、藻類繁茂的低潮區。體色能夠隨環境而改變。頭和身體成一直角,包在骨質板內,有一條逐漸變細的尾巴。行動緩慢,有時做直立游泳。以浮游甲殼類為食。

海馬

眼鏡蛇

眼鏡蛇屬爬行動物,有鱗目,蛇亞目,眼鏡蛇科,眼鏡蛇屬。又名膨頸蛇,在中國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臺灣、福建等地。頸部腹面有一道較寬的灰黑色橫紋,有的個體體色為灰黑,或為灰黃色,橫紋明顯或隱約可見。獨居,晝夜均有活動,在冬季冬眠。性情兇猛,遇到異常情況時,昂起身體前部,頸部兩側膨脹,同時背部的眼鏡圈紋愈加明顯,發出“呼呼”聲,以此來恐嚇敵人,有時還會噴射出多達250毫克的毒液。以魚、蛙、鼠、鳥及鳥卵等食。繁殖期6~8個月,每次產10~18枚卵,自然孵化,孵化期約50天。

眼鏡蛇

水鹿

水鹿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產于中南和西南地區。它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體型最大的鹿類,身長140~26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體重100~200千克。雄鹿長著粗長的三叉角,最長者可達1米。毛色呈淺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帶紅色。從額至尾沿背脊有一條寬窄不等的深棕色背紋,臀周毛呈銹棕色,頸具深褐色鬃毛,體側栗棕色,尾毛黑色。喜歡在水邊覓食,也常到水中浸泡,善游泳,所以叫“水鹿”。水鹿有群居的習性,一般棲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熱帶、亞熱帶闊葉密林或針闊混交林活動范圍較大,沒有固定的窩。它們晝伏夜出,白天隱蔽在濃密覆蓋物中,黃昏開始活動,以青草、樹皮、竹筍、嫩葉為主食。

水鹿

水鹿角在鹿類中算是較長的,一般長達70厘米~80厘米,粗達17厘米~18厘米,最長紀錄是125厘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吉市| 泾川县| 通渭县| 深泽县| 张家川| 类乌齐县| 松溪县| 余江县| 罗城| 股票| 迭部县| 丹凤县| 武穴市| 黔江区| 朝阳区| 黑河市| 茂名市| 集安市| 花莲市| 宕昌县| 开鲁县| 响水县| 青龙| 肥东县| 昌平区| 永城市| 肇源县| 澜沧| 乳山市| 宁强县| 太仆寺旗| 平遥县| 金塔县| 蒲城县| 汉寿县| 鄂托克旗| 含山县| 酒泉市| 金塔县| 榆中县|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