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天下·全球通史系列君主權(quán)威
- 郭方
- 7字
- 2020-03-30 15:49:11
Chapter 1 英國的浮沉
用戲劇折射時代
他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巨人,他的著作在世界范圍內(nèi)廣泛流傳,歌德說人們將無法用語言說盡他,曹禺說他是使人類又驚又喜的巨人。他的戲劇已經(jīng)深入人心,那些鏗鏘有力的臺詞震撼著人們的心靈,許多人說他是文明的象征,他就是莎士比亞。
奮發(fā)少年游
1564年4月23日,對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鎮(zhèn)的約翰和瑪麗夫婦來說,是一個大喜的日子。他們原本生過兩個女孩,都不幸夭折了,現(xiàn)在他們迎來了一個健康活潑的男孩的降生,他們給這個男孩起名叫威廉·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的父親約翰是斯特拉特福鎮(zhèn)的鎮(zhèn)長。由于家境殷實,到就學年齡時莎士比亞順利進入了當?shù)氐奈姆▽W校學習,在這里,莎士比亞接觸到了拉丁文、古典文學、哲學、詩歌、邏輯學等。但是到了1577年,莎士比亞的父親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莎士比亞的生活也一下子改變了,他不得不輟學回家。1582年18歲的莎士比亞與當?shù)匾晃幻泄S的姑娘結(jié)了婚,但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年輕且充滿夢想的莎士比亞不想將自己所有的年華都鎖在一個小鎮(zhèn)里,首都倫敦才是他夢想的地方。

1587年,莎士比亞收拾好行囊,離開了斯特拉特福鎮(zhèn),前往倫敦去實現(xiàn)他的夢想。倫敦,的確繁華異常,泰晤士河穿城而過,河岸兩邊矗立著一座座宏偉氣派的建筑。但是初到倫敦的莎士比亞并沒有像想象中那樣事事順心,他連一個合適的工作都找不到。在接連的碰壁后,他只好在一家劇院門口當起了馬夫,主要負責看門、掃地和為前來看戲的紳士們牽馬。
由于莎士比亞為人聰明伶俐,后來成為劇院的一名管理人員的助手,職責是幫助設計舞臺,調(diào)制音響效果。再后來,莎士比亞做起了臨時演員,當然最初只是擔任跑龍?zhí)椎慕巧5词故窃谶@些小的角色上,莎士比亞也全情投入,充分展現(xiàn)出了他的表演天賦。久而久之,劇團終于認可了他的表演,把他聘為正式演員。
隨著莎士比亞演出場次的增多,他的名氣漸漸大了起來,他也開始同社會上各個職業(yè)、各個等級的人打交道,這為他以后的戲劇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的生活基礎。據(jù)說當時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就十分欣賞莎士比亞的演出。盡管當時戲劇在英國受到極大的歡迎,但是演員的社會地位卻很低,即使這樣,演員之間的競爭還是相當激烈的。
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讓莎士比亞那顆進取之心無法平復,他開始思索一條能夠通向成功的光明之路。
初露鋒芒
當時倫敦的戲劇界,雖然演員多,但是好劇本并不多。因為戲劇的繁榮,人們就更加需要劇本的推陳出新,各個劇團經(jīng)常因為找不到又新又好的劇本而苦惱。這為莎士比亞施展其寫作才華提供了機會。1592年,28歲的莎士比亞將其創(chuàng)作的劇本《亨利六世》搬上了舞臺,很快這一劇本就創(chuàng)下了最高的票房紀錄,莎士比亞這個名字也在戲劇創(chuàng)作圈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1592年至1594年,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了一些長篇敘事詩、十四行詩等,刊出以后同樣反響強烈。1594年之后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集中在愛情題材上,如《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羅密歐與朱麗葉》。其中《羅密歐與朱麗葉》最受歡迎,該劇本描寫的是分別屬于兩個世代為仇的家族的男女主人公羅密歐和朱麗葉彼此相愛,但是兩個家族都反對這樁婚姻,朱麗葉的家族執(zhí)意讓朱麗葉嫁給高貴的伯爵帕里斯。結(jié)婚前,朱麗葉得到一種藥,吃后就像死了一樣,她吞服了下去,并讓人通知羅密歐自己是假死。但是在報信人到來之前羅密歐已經(jīng)得知了朱麗葉“死去”的消息,他信以為真,自殺殉情。當朱麗葉醒過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愛人已死,也自殺而死。這時兩大家族才幡然醒悟,他們捐棄前嫌,為羅密歐和朱麗葉鑄了雕像以示紀念。

莎士比亞故居
位于斯特拉特福鎮(zhèn),至今仍保留著當初的樣子,每處房屋都有漂亮的花園,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來參觀。

《羅密歐與朱麗葉》
意大利畫家哈耶茲·弗朗西斯1823年繪制。表現(xiàn)的是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兩人偷偷約會的情景。
在創(chuàng)作一系列以愛情為主題的劇本后,莎士比亞又創(chuàng)作了其他多種題材的劇本,他的劇本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發(fā)人深省,他的事業(yè)向著巔峰期邁進。
四大悲劇
1600年之后,走向不惑之年的莎士比亞對于世界、對于人生、對于人性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這時他的創(chuàng)作開始以悲劇為主,先后創(chuàng)作了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和《麥克白》。這四大悲劇堪稱莎士比亞的巔峰之作,直到今天還不斷被搬上舞臺。
《哈姆雷特》描寫的是丹麥宮廷的一場爭斗。丹麥國王突然去世,他的弟弟克勞迪在國人的悲痛中娶了嫂子并繼承王位。此后,守城衛(wèi)兵常常在夜間看到已故國王的鬼魂游蕩,便將此事秘密報告給了哈姆雷特王子。哈姆雷特鼓起勇氣與鬼魂對話,才知道原來是叔父克勞迪害死了父親,便發(fā)誓要替父親報仇。哈姆雷特開始假裝瘋癲,為了找出真相,哈姆雷特趁戲班子進宮演出的機會,導演了一幕國王躺在公園里被人放出毒蛇毒害的悲劇,請叔父和母后觀看。果然不出所料,叔父當場色變,不等終場就倉皇退席,母后則面色凝重。哈姆雷特要求其母疏遠克勞迪,并錯殺了躲在帷幕后偷聽的老臣波洛涅斯。克勞迪看到事情已經(jīng)敗露,便將一封密信交給英國國王,打算將哈姆雷特派往英國,借英國國王之手將其殺死。不料,哈姆雷特識破了這個陰謀,中途返回丹麥,卻在途中正好遇到了自己昔日的情人奧菲利亞發(fā)瘋落水而死的葬禮。奧菲利亞的哥哥雷歐提斯受人挑唆與哈姆雷特比劍,王后在觀戰(zhàn)中錯喝了本來給哈姆雷特的毒藥,雷歐提斯受傷死去,哈姆雷特被雷歐提斯的毒劍刺傷,在刺死叔父后,自己也因毒性發(fā)作而死。
《李爾王》描寫的是一場親情悲劇。李爾王是古代不列顛的國王,年老體衰之際要根據(jù)三個女兒對他愛的程度來分配國土。長女高納里爾和次女里根工于心計,善于用語言來博取父親的歡心,得到了父親贈予的國土。只有小女兒考狄利亞為人真誠,表里如一,表達了自己除了盡自己的本分去愛父親之外,還要將自己一半的愛奉獻給未來的丈夫。李爾王聽了之后勃然大怒,決絕地與小女兒考狄利亞斷絕了父女關(guān)系,并且未分給她一點國土,反而將她遠嫁法國。但是,得到了土地的兩個女兒覺得父親已經(jīng)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竟然逐漸剝奪了李爾王的權(quán)力,又不斷地用惡言惡語在精神上折磨他,直至將他逼瘋。在一個狂風大作、暴雨傾盆的暗夜,李爾王憤怒地沖出了女兒的王宮,在野外的荒原上受盡了風雨的折磨,女兒的無情與人間的不平一起涌上心頭。遠在法國的考狄利亞聽聞了父親的遭遇,率領(lǐng)法國軍隊前來討伐不義的姐姐,結(jié)果卻被俘而死,李爾王也在悲憤中死去。
在創(chuàng)作出四大悲劇之后,莎士比亞又陸續(xù)有作品問世,但是創(chuàng)作的巔峰期已過。后來,在自己入股的劇場被一場大火焚毀后,莎士比亞離開了倫敦,回到了家鄉(xiāng)。他在告別了倫敦的同時也遠離了戲劇。1616年4月,這位偉大的文學家與世長辭。但是我們今天仍然可以從他的大量作品中去感悟這位偉大文學家的思想。

《貢扎古遇弒記》
19世紀繪畫,描繪的是《哈姆雷特》一劇中,哈姆雷特請叔父觀看《貢扎古遇弒記》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