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八章 增值稅

一、思考題

1.銷售額和增值額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答:增值稅的銷售額為不含增值稅銷項稅稅額在內的銷售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而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包括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增值稅的增值額,是指從銷售額中扣除當期購進商品與勞務的價值差額后余下的價值量,即企業或個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創造的那部分價值。

2.增值稅有哪些特點?

答:增值稅是以增值額為課稅對象征收的一種稅,當今被世界上許多國家采用。從大多數已實行增值稅國家的制度分析,現實中的增值稅一般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以增值額為課稅對象;

(2)實行普遍征稅;

(3)實行多環節征稅。

3.增值稅制在理論上有哪些優點?

答:以增值額為課稅對象的增值稅之所以能夠代替長期以來實行的以銷售額為課稅對象的周轉稅,為許多國家所采納并得到廣泛推行和迅速發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增值稅在制度設計上比周轉稅更合理?更科學,在理論上具有傳統的周轉稅所無法比擬的優點:

(1)消除重疊征稅;

(2)促進專業化協作;

(3)穩定財政收入;

(4)激勵國際貿易;

(5)減少稅收扭曲;

(6)強化稅收制約。

4.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如何劃分?

答: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具體認定標準如下:

(1)規模標準。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基本劃分依據是生產經營規模。凡是從事貨物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提供勞務為主并兼營貨物批發或零售,年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的納稅人,或者從事貨物批發或零售,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的納稅人,為小規模納稅人;反之則為一般納稅人;

(2)核算標準。如果企業規模達不到一般納稅人標準,但只要其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按照會計制度和稅務機關的要求準確核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并能提供準確的稅務資料,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以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3)其他標準。如果規模達到一般納稅人標準,但個人?非企業性單位?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企業,以及全部銷售免稅貨物的企業應視同小規模納稅人按簡易辦法納稅。

5.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包括哪些項目?

答:在中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都屬于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1)銷售貨物。我國現行增值稅對貨物(包括電力?熱氣?氣體在內的所有有形動產)銷售,除免稅項目以外,均應納入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2)提供應稅勞務。目前,我國增值稅僅對加工和修理修配兩種勞務征收增值稅。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勞務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收取加工費,還是從委托方確定貨物或其他經濟利益,都應視為有償提供應稅勞務,征收增值稅。但是,單位或個體經營者聘用的員工為本單位或雇主提供的勞務,免征增值稅;

(3)進口貨物。進口貨物是指將貨物從中國境外移送到中國境內的行為。凡進入我國國境或關境的貨物(除免稅的以外),進口者在報關進口時,應向海關繳納增值稅。

6.增值稅低稅率適用哪些范圍?

答:納稅人銷售和進口貨物一般適用17%的基本稅率,但對于銷售或進口下列貨物,按13%的低稅率計征增值稅:

(1)糧食和食用植物油;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和居民用煤炭制品;

(3)圖書?報紙和雜志;

(4)飼料?化肥?農藥?農膜和農機;

(5)農產品;

(6)音像制品;

(7)電子出版物。

7.折扣銷售和銷售折扣在稅收處理上有何區別?

答:折扣銷售是指銷貨方在銷售貨物或勞務時,因購貨方購貨數量較大等原因,給予購貨方的價格優惠。銷售折扣是指銷貨方在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時,為鼓勵銷貨方及時還款,而給予購貨方的一種折扣優待,銷貨折扣發生在銷貨之后,是一種融資性質的理財費用。兩者在稅收處理上的區別如下:

(1)納稅人采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銷售額征收增值稅;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不論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額。上述折扣銷售是指價格折扣,不包括實物折扣,對于實物折扣不但不能從銷售額中扣除,而且該實物也應計算銷售額。

(2)稅法規定,銷售折扣的折扣額一般不能在銷售額中扣除。

8.以舊換新方式下的銷售額如何確定?

答:以舊換新銷售是指納稅人在銷售過程中折價收回同類舊貨物并以折價款沖減所售新貨物價款的一種營銷方式。稅法規定,納稅人采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貨物的應按新貨物的同期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不得扣減舊貨物的收購價格。

9.以貨易貨方式下的銷售額如何確定?

答:以貨易貨是指購銷雙方不是以貨幣結算,而以同等價款的貨物為結算依據的銷售方式。在實際經營活動中,常被作為結算往來債務的一種方式,因而往往會使納稅人產生不應納稅的誤解或被用來逃避納稅義務。

稅法規定,以貨易貨雙方都應作正常的購銷處理,即以各自發出的貨物核算銷售額并計算應納或應扣的增值稅稅額。如在以貨易貨時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

10.混合銷售和兼營銷售方式下的銷售額如何確定?

答:對屬于征收增值稅的混合銷售行為,其銷售額均為應稅貨物銷售額和非應稅勞務營業額的合計數。

對于兼營銷售,納稅人應分別核算貨物銷售額或應稅勞務額和非應稅勞務額,不分別核算或不能準確核算的,由主管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核定銷售額和營業額,分別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11.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包括哪些項目?

答: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主要有以下三種情形:

(1)未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所支付的進項稅額,具體包括:

用于提供非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等非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所支付的進項稅額;

用于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納稅人自用消費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所支付的進項稅額;

發生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以及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所支付的進項稅額。非正常損失是指生產經營過程中正常損耗外的損失,包括自然災害損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貨物被盜竊?發生霉爛變質等損失,以及其他非正常損失;

納稅人自用?應征消費稅的汽車?摩托車?游艇;

(2)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但不符合稅法規定準予抵扣條件的進項稅額。如未按照規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或者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未按規定注明增值稅額及其他相關事項的;

(3)納稅人資料不齊全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12.進項稅額的抵扣時間如何確定?

答: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時間按以下規定處理:

(1)外購商品或勞務。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購進貨物和應稅勞務時,必需取得由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并在開具發票之日起180日內將取得的增值稅發票到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發票論證取得抵扣資格后,才能進行抵扣,逾期不得抵扣;

(2)進口商品。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進口貨物,必須取得海關開具的完稅憑證,并在開具憑證之日起180日后的第一個納稅申報期結束以前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抵扣,逾期不得抵扣;

(3)廢舊物資收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在取得廢舊物資發票,并在發票開具之日起180日后的第一個納稅申報期結束之前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抵扣,逾期不得抵扣。

13.什么情況下要作進項稅額的稅務調整?

答: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者承擔的增值稅稅額。要作進項稅額稅務調整的情形包括:

(1)一般納稅人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的部分,稅務機關不予以退稅,而應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2)一般納稅人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以及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和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應將該項進項稅額從當期發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無法準確確定該項進項稅額的,按當期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實際購進成本,包括進價?運費?保險費和其他有關費用計算應扣減的進項稅額;

(3)一般納稅人兼營免稅項目或非應稅項目,而無法準確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的,按下列計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和非應稅項目營業額合計÷當月全部銷售額和營業額合計);

(4)一般納稅人因銷貨退回或折讓而退還給購買方的增值稅稅額,應從發生銷貨退回或折讓當期的銷項稅額中扣減;因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而收回的增值稅稅額,應從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當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

14.為什么要對出口貨物退稅?

答:出口退稅,其基本含義是指對出口貨物退還其在國內生產和流通環節實際繳納的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和特別消費稅。出口退稅主要是通過退還出口貨物的國內已納稅款來平衡國內產品的稅收負擔,使本國產品以不含稅成本進入國際市場,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從而增強競爭能力,擴大出口創匯。出口貨物退稅制度,是一個國家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15.增值稅納稅地點如何確定?

答:增值稅納稅地點,根據銷售業務和進口業務有所區分。

(1)銷售業務納稅地點的確定: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地點,根據納稅人是否為固定業戶以及銷售業務的發生地點來確定。

固定業戶應向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固定業戶到外縣(市)銷售貨物的,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向其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非固定業戶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應向銷售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未向銷售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的,由其機構所在地或居住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補征稅款;

扣繳義務人應向其機構所在地或居住地主管稅務申報繳納其扣繳的稅款。

(2)進口業務納稅地點的確定:進口貨物應納的增值稅,應當由納稅人或其代理人連同關稅向報關地海關申報納稅。

16.專用發票開具后發生退貨或銷售轉讓如何處理?

答: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并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后,如發生退貨或銷售轉讓的,應視不同情況分別按以下規定處理:

(1)購買方未付款并且未作賬務處理情況下,購買方必須將原發票聯和稅款抵扣聯主動退還銷售方;

(2)購買方已付款,或者貨款未付但已作賬務處理情況下。發票聯和稅款抵扣聯無法退還給銷售方,購買方必須取得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簡稱證明單)送交銷貨方,作為銷貨方開具紅字專用發票的合法依據。

17.出口退稅的程序如何規定?

答:出口貨物的退稅管理是一項政策性很強?業務處理比較復雜的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幾部分:

(1)出口退稅登記。

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商務部《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辦法》的規定,自取得進出口經營權之日起3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出口退稅登記。

沒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應在發生第一筆委托出口業務之前,持代理出口協議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臨時出口退稅登記。

(2)出口退稅認定。

對外貿易經營者規定辦理備案登記后,沒有出口經營資格的生產企業委托出口自產貨物,應分別在備案登記?代理出口協議簽訂之日起30日內持有關資料,填寫《出口退稅認定表》,到所在地稅務機關辦理出口退稅認定手續。特定退稅的企業和人員辦理出口退稅認定手續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已辦理出口退稅認定的出口商,其認定內容發生變化的,須自有關管理機關批準變更之日起30日內,持相關證件向稅務機關申請辦理出口退稅認定變更手續;

出口商發生解散?破產?撤銷以及其他依法應終止出口退稅事項的,應持相關證件?資料向稅務機關辦理出口退稅注銷認定。

對申請注銷認定的出口商,稅務機關應先結清其出口退稅款,再按規定辦理注銷手續;

(3)出口退稅申報。

(4)出口退稅受理。

(5)出口退稅審批。

(6)出口退稅日常管理。

二、練習題

1.某紡織廠8月份棉布產品銷售額200萬元,化纖產品銷售額300萬元,本企業生產產品用于職工福利計40萬元。同期從農場收購免稅農產品棉花50萬元,其中10萬元用于非增值稅產品,從化工廠購入化纖原料100萬元,已取得經稅務驗證的增值稅發票,購入化纖發生運輸費用2萬元。計算該紡織企業應納增值稅。

答:該紡織企業應納增值稅計算過程如下:

銷項稅額=(200+300+40)×17%=91.80(萬元);

進項稅額=(50-10)×13%+100×17%+2×7%+80×17%=35.94(萬元);

應納稅額=91.80-35.94=55.86(萬元)。

【說明】根據現行“營改增”規定,運輸業已納入營改增范圍。如果題中運輸費用取得貨物運輸業專用增值稅發票,可按11%稅率抵扣;如果取得普通發票,則不得抵扣。

2.某自行車生產企業,銷售自行車出廠不含稅單價為280元/輛。某月該廠購銷情況如下:向當地百貨大樓銷售800輛,按9折折價銷售,在同一張發票上開具;向外地特約經銷點銷售500輛,并支付運費7000元,裝卸費1000元;逾期仍未收回的包裝物押金60000元,記入銷售收入;購進自行車零部件?原材料,取得經稅務驗證的專用發票上注明銷售金額140000元;從小規模納稅人處購進自行車零件90000元,未取得專用發票。計算該企業應繳增值稅。

答:該紡織企業應繳增值稅計算過程如下:

銷項稅額=[280×800×90%+280×500+60000/(1+17%)]×17%=66789.95(元);

進項稅額=140000×17%+7000×7%=24290(元);

應納稅額=66789.95-24290=42499.95(元)。

【說明】根據現行“營改增”規定,運輸業已納入營改增范圍。如果題中運輸費用取得貨物運輸業專用增值稅發票,可按11%稅率抵扣;如果取得普通發票,則不得抵扣。

3.某彩色電視機生產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7月份購銷情況如下:

(1)向本市電子產品銷售公司銷售21寸彩電50000臺,出廠單價0.2萬元(含稅價),因電子產品銷售公司一次付清貨款,本企業給予了5%的銷售折扣,并開具紅字發票入賬。

(2)采取直接收款方式向外地一小規模納稅人銷售21寸彩電1000臺,提貨單已交對方。

(3)向本市一新落成的賓館銷售客房用的21寸彩電800臺,由本企業車隊運送該批彩電取得運輸費收入l萬。

(4)無償提供給本企業招待所21寸彩電100臺。

(5)采取以物易物方式向某顯像管廠提供21寸彩電2000臺,顯像管廠向本企業提供顯像管4000只。雙方均已收到貨物,未開具增值稅發票,并商定不再進行貨幣結算。

(6)外購彩色顯像管一批,取得經稅務驗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稅款680萬元,另支付運輸費用20萬元。

(7)外購電子元器件一批,支付價稅合計款2000萬元,但尚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8)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1.5萬元的修理用配件,取得普通發票。

(9)外購用于彩電二期不動產工程的鋼材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稅款68萬元。計算該企業當月應納增值稅額。

答:該企業當月應納增值稅計算過程如下:

銷項稅額=[0.2×(50000+1000+800+100+2000)+1]/(1+17%)×17%=1566.47(萬元);

進項稅額=680+15+20×7%=696.4(萬元);

應納稅額=1566.47-696.4=870.07(萬元)。

【說明】根據現行“營改增”規定,運輸業已納入營改增范圍。如果題中運輸費用取得貨物運輸業專用增值稅發票,可按11%稅率抵扣;如果取得普通發票,則不得抵扣。

4.海市某服裝廠(一般納稅人)11月份有關業務情況如下:

(1)購進生產用原料(布匹)一批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價款?稅款分別為210000元?35700元;該批貨物已驗收入庫。

(2)接受某單位捐贈的生產用材料一批并取得經稅務驗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價款為1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700元。

(3)以自制服裝100套向某紡織廠換取布匹一批,服裝廠開具的經稅務驗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額為50000元;取得紡織廠開具稅務驗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列明的價款為40000元?稅款為6800元,其余款以支票結算。

(4)發出各式服裝委托某商場代銷,月末收到商場送來的代銷清單,代銷服裝的零售金額81900元,服裝廠按零售金額的100支付給商場代銷手續費8190元。

(5)向某百貨公司銷售服裝一批,貨已發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額為200000元,貨款尚未收回。

(6)為某客戶加工服裝l00套,雙方商定,服裝面料由服裝廠按客戶要求選購,每套服裝價格(含稅)1170元。該廠為加工該批服裝從某廠購進面料300米并取得經稅務驗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價款?稅款分別為30000元?5100元,貨款已付。該批服裝已于當月加工完成并送交客戶,貨款已結清。

(7)贈送某學校運動服l00套,實際成本7000元,該批運動服無同類產品銷售價格。

(8)上月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為18500元。

計算該廠本月應納的增值稅。

答:該廠本月應納的增值稅計算過程如下:

銷項稅額=[50000+81900/(1+17%)+200000+1170/(1+17%)×100+7000×(1+10%)]×17%=72709(元);

進項稅額=35700+1700+6800+5100+18500=67800(元);

應納稅額=72709-67800=4909(元)。

5.南市某電腦生產企業12月份經營業務如下:

(1)銷售電腦9000臺,每臺不含稅出廠價為5000元。

(2)1000臺按9折折價銷售,折扣價在同一張發票上開具。

(3)800臺因在10日內一次性付款,給予銷售折扣2%。

(4)150臺采用以舊換新方式銷售,每臺舊電腦作價300元。

(5)發貨給外省市分支機構500臺。

(6)銷售電腦收取運輸裝卸費10萬元,其中3萬元為代墊運費,由運輸公司承運工具運輸發票給購貨方,另外7萬元由本企業開普通發票收取。

(7)本企業生產用于職工集體福利10臺,捐贈給運動會20臺。

(8)本月生產一批新型號電腦1000臺,每臺成本價4000元(無同類產品市場價格),全部售給本企業職工,取得不含稅銷售額350萬元。

(9)本月發生已經到期無法退還的包裝物押金10萬元。

(10)用本企業電腦1200臺與另一電腦元器件生產企業采取以物易物方式交換元器件,雙方均未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11)委托電腦商店代銷電腦2000臺,收到電腦商店代銷清單1500臺,按每臺不含稅價4800元結算,另支付每臺代銷手續費500元。

(12)購入原材料2500萬元,已付款并取得經稅務驗證的增值稅發票。購買原材料發生運輸裝卸費2萬元,其中運輸費1.5萬元、裝卸費0.2萬元、保險費0.1萬元、建設基金0.2萬元。

(13)購入配件400萬元,已付款但還未收到增值稅發票。

(14)直接組織收購舊電腦,支付收購金額40萬元。

(15)購買鋼材用于不動產基建工程,取得的專用發票注明價款為90萬元。

(16)本月發生以前月份入庫的庫存原材料非正常損失,金額達30萬元,分攤的運輸費用5000元。(17)本企業開發一批軟件產品,銷售500萬元,并發軟件產品購買原材料100萬元,實行即征即退。計算該企業應納增值稅。

答:該企業應納增值稅的計算過程如下:

銷項稅額=[0.5×(9000+800+150+500+10+20+1200)+0.5×1000×0.9+0.4×1000×(1+10%)+(10-3)/(1+17%)+0.48×1500+10/(1+17%)]×17%=1268.97(萬元);

進項稅額=(2500-30)×17%+(1.5+0.2)×7%-0.5/(1-7%)×7%=419.98(萬元);

應納稅額=1268.97-419.98+500×3%=863.99(萬元)。

【說明】根據現行“營改增”規定,運輸業已納入營改增范圍。如果題中運輸費用取得貨物運輸業專用增值稅發票,可按11%稅率抵扣;如果取得普通發票,則不得抵扣。

6.某進出口公司進口一批應稅貨物,境外口岸離岸價格折算成人民幣2000萬元,支付運費50萬元,保險費40萬元,進口關稅140萬元,當月銷售給國內企業銷售額為3600萬元。這批貨物適用17%的增值稅稅率,計算該公司進口和國內銷售應繳增值稅。

答:該公司進口和國內銷售應繳增值稅計算如下:

(1)進口應納增值稅=(2000+50+40+140)×17%=379.10(萬元);

(2)國內銷售應納增值稅=3600×17%-379.10=232.90(萬元)。

7.某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國有企業,對自產貨物經營出口銷售及國內銷售。該企業10月份和11月份分別發生以下幾筆購銷業務:

(1)10月份報關離境出口一批貨物離岸價300萬美元;內銷一批貨物銷售額5000萬元;購進所需原材料等貨物購貨額8000萬元。

(2)11月份報關離境出口一批貨物離岸價800萬元美;內銷一批貨物銷售額2000萬元;購進所需原材料等貨物購貨額5000萬元;進料加工進口免稅原材料120萬元美。

已知上述購銷貨物增值稅稅率均為17%,退稅率13%,上述購銷額均為不含稅購銷額,美元與人民幣匯率為1:6.8,按“免、抵、退”法,分別計算該企業上述兩個月應納或應退增值稅稅額。

答:該企業上述兩個月應納或應退增值稅稅額計算如下:

(1)10月份

當月應納稅額=5000×17%-[8000×17%-300×6.8×(17%-13%)]=428.4(萬元);

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300×6.8×13%=265.2(萬元);

當月應退稅額為265.2萬元;

結轉下期繼續抵扣稅額=428.4-265.2=163.2(萬元)。

(2)11月份

當月應納稅額=2000×17%-[5000×17%-(800-120)×6.8×(17%-13%)]-163.2=-488.24(萬元);

免抵退稅額=(800-120)×6.8×13%=601.12(萬元);

當月應退稅額=488.24(萬元)。

【說明】根據現行“營改增”規定,運輸業已納入營改增范圍。如果題中運輸費用取得貨物運輸業專用增值稅發票,可按11%稅率抵扣;如果取得普通發票,則不得抵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硕县| 巴彦淖尔市| 民勤县| 宜都市| 镇远县| 乌苏市| 彰化县| 三明市| 大兴区| 二连浩特市| 象州县| 谢通门县| 安泽县| 印江| 哈密市| 长子县| 临桂县| 绍兴县| 华宁县| 遵化市| 彝良县| 汝阳县| 富民县| 尤溪县| 达孜县| 莱州市| 新疆| 正定县| 来安县| 瓮安县| 买车| 永昌县| 西城区| 禄劝| 石屏县| 醴陵市| 阿巴嘎旗| 濉溪县| 明光市| 伊通|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