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尚學《貨幣銀行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0382字
- 2020-09-14 14:01:21
2.3 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一、概念題
1.直接融資[深圳大學2009研]
答:直接融資,是“間接融資”的對稱,亦稱“直接金融”。沒有金融中介機構介入的資金融通方式。在這種融資方式下,在一定時期內,資金盈余單位通過直接與資金需求單位協議,或在金融市場上購買資金需求單位所發行的有價證券,將貨幣資金提供給需求單位使用。商業信用、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以及企業之間、個人之間的直接借貸,均屬于直接融資。直接融資是資金直供方式,與間接金融相比,投融資雙方都有較多的選擇自由。而且,對投資者來說收益較高,對籌資者來說成本卻又比較低。但由于籌資人資信程度很不一樣,造成了債權入承擔的風險程度很不相同,且部分直接金融資金具有不可逆性。
2.買方信貸與賣方信貸[北京工商大學2006研]
答:買方信貸與賣方信貸指出口信貸的兩種主要形式。出口信貸是出口國政府通過銀行對出口貿易提供的信貸,目的在于支持和擴大本國出口,主要用于出口貿易中金額較大,付款期較長的交易。買方信貸是出口方銀行直接向進口方或進口方銀行提供的商業信貸,一般限于合同金額的85%。賣方信貸是出口方銀行向本國出口方的商業信貸,也即出口商向國外進口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信貸方式。這兩種信貸方式都屬于政策性貸款,政府予以補貼,利率較低,條件較優惠。但出于便于控制考慮,銀行更愿意采用賣方信貸形式。
3.商業票據[人行2001研]
答:商業票指以商業交易為條件簽發的,表明債權債務關系的信用工具。它有三個特性:抽象性、不可爭辯性和無擔保性。同時以法律規定的嚴密格式對金額、日期、票據關系人等事項進行明確和全面的記載。商業票據是一種書面契約,分為本票和匯票。本票是出票人承諾自己在約定期限內無條件支付一定款項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支付承諾書;匯票是出票人命令付款人在約定的期限內支付一定款項給第三人或持票人的支付命令書。商業票據一般由實力雄厚、信譽良好的大型工商企業在公開市場上發行,期限最短30天,最長不超過270天,是一種十分有效的融資工具。
4.消費信用[北師大2000研;南京理工大學2002研;中南財大2005研;東北財大2006研]
答:消費信用指企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向消費者個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費目的的信用。消費信用與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并無本質區別,只是授信對象和授信目的有所不同。從授信對象來看,消費信用的債務人是消費者,即使用生活資料的個人和家庭。從信用目的來看,是為了滿足和擴大消費者對消費資料的需求。
消費信用有兩種基本方式:分期付款和消費信貸。分期付款是消費者在購買耐用消費品時,按規定比例支付一部分貨款,其余部分要在一定時間內分期償還,在貨款付清之前,消費品的所有權仍屬于賣方。消費信貸是指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直接以貨幣形式向消費者提供的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一般是用于購買耐用消費品、住房以及支付旅游費用等。
5.匯票與本票
答:匯票與本票是商業票據的兩種基本形式。本票是出票人承諾自己在約定期限內無條件支付一定款項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支付承諾書。它涉及到兩個關系人,即出票人和受票人。匯票是出票人命令付款人在見票或約定的期限內支付一定款項給第三人或持票人的支付命令書。它涉及到三個關系人,即出票人、付款人和持票人。二者均可背書轉讓,被背書人對前手擁有追索權,但匯票需經過承兌方能生效,其中經銀行承兌的票據信用較高,更容易流通。
6.貼現
答:貼現指票據持有人為取得現金,用未到期票據,向銀行融通資金的行為。銀行按一定的貼現率扣除自貼現日至票據到期日的利息后,將余額支付給貼現人。票據到期時,銀行持有票據向出票人、背書人或承兌銀行兌取款項。若貼現息為R,票面額為P,貼現率為r,時間長度為n,則。貼現是發達國家常用的融資方式之一,需要發達的商業票據市場作為基礎,在我國尚需進一步發展。
7.國際信用
答:國際信用是指國與國間相互提供的一種信用形式,是國際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運動的主要形式。授信國通過借貸資本推動商品輸出,而受信國則利用外資促進本國經濟發展,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貸,政府信貸,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商業貸款,補償貿易等等。國際信用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加強了各國間的經濟聯系,是國際經濟合作的必要形式之一。
8.信用工具
答:信用工具指用來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憑證,反映了各種信用關系并為其服務。其特點為:(1)償還性,即大多數信用工具必須到期償付債務。(2)可轉讓性,即可以在金融市場上轉讓,有較強流動性。(3)本金的安全性,即債權人到期可安全收回本金。(4)收益性,即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帶來收益。主要信用工具有:商業票據,支票,銀行票據,股票,債券等。其中前三者是短期信用工具,而后兩者是長期信用工具。
9.支票
答:支票指出票人命令辦理支票存款的銀行在約定期限內無條件支付一定款項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支付承諾書。按記名與否可以分為記名支票和不記名支票。前者必須經背書才能轉讓,而后者僅憑票即可轉讓。按收款方式可以分為現金支票和轉賬支票(又叫劃線支票)。支票經銀行保付成為保付支票后信用大大提高,有利于流通。
二、選擇題
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span id="c4ipvtr" class="ZhenTiTag">[中央財大2010研]
A.無條件的價值單方面讓渡
B.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單方面轉移
C.無償的贈與或援助
D.平等的價值交換
【答案】B
【解析】信用在經濟范疇里是指借貸行為。這種經濟行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為條件的付出,或以歸還為義務的取得;而且貸者之所以貸出,是因為有權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為承擔了支付利息的義務。
2.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的關系表現為( ?。?。[中央財大2010研]
A.商業信用是銀行信用產生的基礎
B.銀行信用推動商業信用的完善
C.兩者相互促進
D.銀行信用因優越于商業信用可以取而代之
E.在一定條件下,商業信用可以轉化為銀行信用
【答案】ABCE
【解析】商業信用的局限性,在銀行信用這種形式里是不存在的。在市場經濟中,商業信用的發展日益依賴于銀行信用。假如沒有銀行信用存在,一個企業是否提供商業信用,必然要考慮在沒有貨款收入的情況下自己的企業能否繼續周轉;有了銀行信用,則會考慮可否依據延期付款的承諾從銀行取得貸款,如果可能,商業信用即可提供。
三、簡答題
1.比較商業信用與銀行信用的特點,兩者之間有怎樣的聯系?[浙江財經學院2011金融碩士)
答:在再生產過程中,與公司企業的經營活動直接聯系的信用有兩種形式: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
(1)典型的商業信用是工商企業以賒銷方式對購買商品的工商企業所提供的信用。商業信用,像是以商品提供信用,其實不然。在典型的商業信用中實際包括兩個同時發生的經濟行為:買賣行為和借貸行為。商業信用的局限性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這種信用形式存在于工商企業之間,所以它的規模大小是以產業資本的規模為度;其最大作用是產業資本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是其嚴格的方向性。比如說,紡織印染廠可向服裝廠提供商業信用,而服裝廠則不能向紡織印染廠提供商業信用,因為紡織印染廠的生產不是以服裝為材料。一般地說,是上游產品企業向下游產品企業提供信用,是工業向商業提供信用,因而有些企業很難從這種形式取得必要的信用支持。
(2)具備如下兩個特點的信用是銀行信用:一是以金融機構作為媒介,這里所說的金融機構主要是指銀行,同時也包括經營類似銀行業務的其他非銀行的金融機構;二是借貸的對象直接就是處于貨幣形態的資本。
(3)在銀行信用中,由于借貸的是作為一般購買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而且有金融機構作為中介,所以前面說到的商業信用的局限性,在銀行信用這種形式里是不存在的。在市場經濟中,商業信用的發展日益依賴于銀行信用。假如沒有銀行信用存在,一個企業是否提供商業信用,必然要考慮在沒有貨款收入的情況下自己的企業能否繼續周轉;有了銀行信用,則會考慮可否依據延期付款的承諾從銀行取得貸款,如果可能,商業信用即可提供。事實上,商業票據貼現和抵押貸款,就是銀行發展過程中首先擴展的主要業務。具體來說,兩者的關系如下:
①商業信用始終是信用制度的基礎。歷史上商業信用產生在先,它直接與商品的生產和流通相關聯,直接為生產和交換服務。企業在購銷過程中,彼此之間如果能夠通過商業信用直接融通所需資金,就不一定依賴于銀行。
②只有商業信用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現銀行信用。資本主義的銀行信用體系,正是在商業信用廣泛發展的基礎上產生與發展的。
③銀行信用的出現又使商業信用進一步完善。因為商業信用工具、商業票據都有一定期限,當商業票據未到期而持票人又急需現金時,持票人可到銀行辦理票據貼現,及時取得急需的現金,商業信用就轉化為銀行信用。由于銀行辦理的以商業票據為對象的貸款業務,如商業票據貼現、票據抵押貸款等,使商業票據及時兌現,商業信用得到進一步發展。
④商業信用與銀行信用各具特點,各有獨特的作用。二者之間是互相促進的關系,而不存在互相取代的問題。應該充分利用這兩種信用形式促進經濟發展。
2.簡述民間信用的作用及影響。[首都經貿大學2005研]
答:民間信用,亦稱“民間借貸”或“個人信用”。民間信用指相對于國家之外的一切信用,包括商業銀行信用。在我國,民間信用主要指居民個人之間以貨幣或實物的形式所提供的直接信貸。民間信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①私人之間直接的貨幣借貸。②私人之間通過中介人進行的間接貨幣借貸。③通過一定組織程序的貨幣“合會”、“標會”等進行的貨幣借貸。④以實物作為抵押的“典當”形式的貨幣借貸。
(1)民間信用是我國最古老的信用,在歷史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曾經起了重要的作用。
①彌補正規金融和信用的不足,發揮了靈活性的特點。
②可以聚集民間閑散資金,靈活、迅速地運用于金融業務,并促進經濟發展。
③民間信用由于受地利、風俗等的影響,相當穩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④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互幫互助的優點。
(2)其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對整個經濟和金融體系發展的正面促進作用。
②民間信用的非正規性,沖擊了正規金融,給整個國民經濟帶來了不穩定因素。民間信用容易引發金融風險,擾亂金融秩序,破壞社會信用環境。這是民間信用的主要負面影響之一。若沒有發生影響較大的社會性金融風波,民間信用活動一般難以自我控制。
③民間信用的自發性,干擾了中央銀行對一定時期社會信用和社會資金的總量監測,增加了資金的“體外循環”,特別是加大了現金投放,影響國家金融調控和貨幣政策的效果。另外,民間信用的盲目性,不利于信貸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容易造成不合理的社會資金投向和資金配置。
④民間信用約束機制中的法律治理執行力弱,容易滋生高利貸等非法金融活動,不利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的健康發展。
3.什么是國家信用?我國國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對外經貿大學2005研]
答:國家信用指國家或其附屬機構向社會公眾和國外政府機構發行債券或借入資金的一種信用形式,它以國家為主體,主要用于彌補財政開支不足和進行生產性投資。國家信用按照來源可以分為國內信用和國外信用,按期限可以分為國庫券、中期國債和長期國債,按發行方式可以分為公開征募和銀行承銷。主要信用工具有中央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和政府擔保債券。
我國國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比較單一。最主要的國家信用是中央政府債券,即國債。由于我國地方政府不能發行債券,政府從法律上也不能擔保債券,因此直接的國家信用比較單一。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央行票據也是國家信用的形式之一,我國從2003年開始發行了大量的央行票據,彌補了沒有一年期以下國債的缺陷。
4.簡述信用的主要形式,并說明加快發展我國消費信用的意義。[華中科技大學2002研]
答:(1)信用指未來償還商品賒銷或商品借貸的一種承諾,是關于債權債務關系的約定。它以商品貨幣的使用權為交易標的,以還本付息為條件,以信任為基礎,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是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目前主要形式有:
①商業信用。指企業之間提供的與商品交易相聯系的一種信用形式,典型形式有賒銷、賒購、分期付款等。是嚴格單向的信用方式,規模上有局限性。
②銀行信用。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以貨幣形態提供的一種信用形式,是在商業信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間接信用,克服了前者的方向上和規模上的局限性。
③國家信用。指國家或其附屬機構向社會公眾和國外政府機構發行債券或借入資金的一種信用形式,以國家為主體。它按照來源可以分為國內信用和國外信用,按期限可分為國庫券、中期國債和長期國債,按發行方式可分為公開征募和銀行承銷。主要信用工具有中央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和政府擔保債券。
④消費信用。指企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向消費者個人提供的用于滿足其消費需求的一種信用形式。它出現于商品經濟發展之后,包括實物信用和貨幣信用,主要形式有賒銷、分期付款和消費信貸。
⑤租賃信用。指租賃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將租賃物的使用權出租給承租人,并在租期內收取租金到期收回出租物的一種信用形式,實際上是實物信用的一種。主要有經營性租賃、融資性租賃和服務性租賃三種不同形式。
⑥國際信用。指國與國間相互提供的一種信用形式,是國際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運動的方式之一。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貸、政府信貸、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商業貸款、補償貿易等等。國際信用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加強了各國間的經濟聯系,是國家經濟合作的必要形式之一。
(2)消費信貸作為一種重要的信用方式,對經濟的各個領域的作用是令人矚目的。其基本功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促進經濟增長。消費信貸向目前尚不具備消費能力的人提供信用,使其消費愿望變為現實,增加了即期的有效消費,擴大了總需求,從而刺激了生產。在需求不足時,通過乘數作用,數倍作用于經濟總量,促進了經濟的增長。
②引導消費方向。消費信用一般針對耐用消費品,這類商品價值較高,能夠一次性購買的人較少。而在消費信用形式下,能夠創造更多的需求,使消費者易于接受這類商品。
③提升商業銀行競爭力。商業銀行的優質企業客戶逐漸轉向資本市場,為了開拓新的業務領域,銀行必須更加重視消費信貸的推廣。加之消費信貸本身業務分散,可以使風險分散,不失為銀行改善資產質量,提升競爭力的發展方向之一。
④另外,消費信貸對產品的更新換代、新技術的應用和新產品的推廣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但要注意,如果過度發展消費信用,可能使經濟過熱,形成泡沫,引發通貨膨脹,并在經濟中積聚過多風險。一旦發生信用鏈斷裂,對經濟傷害很大。
(3)在我國消費信用開始較晚,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在現階段加快發展消費信貸也表現出其特別的積極意義。
①擴大有效需求,促進經濟增長。我國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增長遇到了一定困難,表現在物價指數上是相當一段時期的持平甚至負增長。加之整個國際經濟形勢不佳,出口難以有太大作為,因此必須擴大內需。而在短期內收入無法有大的增長,消費信貸便成了重要手段之一。
②啟動新的消費熱點,改善人民生活。目前我國大部分消費者對耐用消費品的需求已經基本滿足,但又難以進入下一個階段對汽車住房等奢侈品的消費。因此必須借助消費信貸,形成消費能力,加快啟動消費熱點,提前進入下一個消費階段,提高生活水平。
③配合各項改革順利進行。當前我國陸續出臺許多改革措施,對個人生活形成沖擊。例如住房改革取消了實物分房;教育產業化要求每個享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必須交納學費等。商業銀行適時推出的住房貸款和教育貸款起到了很好效果。如果沒有消費信貸作為各項改革的潤滑劑,改革就很難平穩進行。
④促進商業銀行資產多元化。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也面臨著“脫媒”現象的威脅,對企業貸款業務逐漸萎縮,尤其是我國商業銀行壞賬增多,銀行不得不惜貸。消費信貸成為商業銀行又一個利潤增長點,有利于資產多元化,分散風險。
5.從各種信用形式的特點出發,論述我國應怎樣運用這些信用形式。[中央財大2001研]
答:(1)信用指未來償還商品賒銷或商品借貸的一種承諾,是關于債權債務關系的約定。它以商品貨幣的使用權為交易標的,以還本付息為條件,以信任為基礎,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是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目前主要形式可分為商業信用、銀行信用、國家信用、消費信用、租賃信用和國際信用等。
(2) 由于各種信用特點不同,有其一定的使用領域,在現階段應該相應地綜合運用各種信用方式,以促進經濟發展。
①商業信用。指企業之間提供的與商品交易相聯系的一種信用形式,典型形式有賒銷、賒購、分期付款等。是嚴格單向的信用方式,規模上有局限性。
②銀行信用。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以貨幣形態提供的一種信用形式,是在商業信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間接信用,克服了前者的方向上和規模上的局限性。
③國家信用。指國家或其附屬機構向社會公眾和國外政府機構發行債券或借入資金的一種信用形式,以國家為主體。它按照來源可以分為國內信用和國外信用,按期限可分為國庫券、中期國債和長期國債,按發行方式可分為公開征募和銀行承銷。主要信用工具有中央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和政府擔保債券。
④消費信用。指企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向消費者個人提供的用于滿足其消費需求的一種信用形式。它出現于商品經濟發展之后,包括實物信用和貨幣信用,主要形式有賒銷、分期付款和消費信貸。
⑤租賃信用。指租賃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將租賃物的使用權出租給承租人,并在租期內收取租金到期收回出租物的一種信用形式,實際上是實物信用的一種。主要有經營性租賃、融資性租賃和服務性租賃三種不同形式。
⑥國際信用。指國與國間相互提供的一種信用形式,是國際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運動的方式之一。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貸、政府信貸、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商業貸款、補償貿易等等。國際信用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加強了各國間的經濟聯系,是國家經濟合作的必要形式之一。
6.簡述戰后西方商業銀行消費信貸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中央財大2000研]
答:消費信貸,又稱消費貸款,是指企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向消費者個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費的信用。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消費信用開始出現。它包括實物信用和貨幣信用,主要形式有賒銷、分期付款和消費信貸。消費信用提前了需求,擴大了當期有效需求,增加了消費者的總效用。
消費信貸可以分為買方信貸與賣方信貸。買方信貸是指商業銀行對購買消費品的消費者直接發放貸款。賣方信貸有兩種:一是在分期付款的銷售方式下,商業零售企業以分期付款單作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二是按照銀行與商業企業的合同規定,由銀行貸款給商業企業,而購買者逐步代為償付貸款。此外按用途可分為汽車貸款、住宅貸款、教育和學費貸款、小額生活貸款等。按償還方式可分為一次性償還貸款和分期償付貸款兩大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五十多年中西方商業銀行消費信貸迅猛發展,目前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的一項重要貸款業務。主要原因有:
(1)從供給愿望看,為迎接日趨激烈的競爭并求得自身發展,金融機構急需開拓新的業務領域。長期以來,由于零售業務單位成本較高,商業銀行多以批發業務為主。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零售業務的重要性漸漸被銀行認識,這時以個人和家庭為對象的零售業務成為銀行新型業務發展方向。
(2)從供給可能性看,成本開始下降。一方面各種資信機構日益增多,使銀行可以方便地了解借款人的資信狀況,保證了貸款資金的安全性,降低了信用風險的補償成本;另一方面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降低了每筆業務的處理成本。成本的降低使消費信貸有利可圖,大力發展成為可能。
(3)從需求看,人們開始接受并樂于利用。近幾十年來西方經濟發展比較穩定,個人收入穩步增長,人們對未來預期良好,愿意負債消費。同時長期存在的通貨膨脹使消費貸款更受歡迎。
7.簡述票據的功能。[廈門大學1998研]
答:(1)票據是由出票人依法發行的按一定的格式設計的債務憑證。它是一種信用工具,體現債權債務關系,要求出票人本人或委托人于見票時或指定到期日,在指定地點向持票人或收款人無條件支付載明的款項,具有流通性。它有本票、匯票和支票三種。按票據到期日的不同,可分為即期票據和定期票據。
(2)票據現已成為現代金融市場的重要短期金融工具,發揮著支付、匯兌、結算、信用、融資等方面的功能:
①支付功能。票據的基本功能,最初的票據就充當了債務支付工具,完成商業交易中的延期支付,反映由商品交易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
②清算功能。票據清算是指同一城市各銀行對相互代收、代付的票據集中在票據交換所進行交換及資金清算的行為。各銀行之間通過票據交換,不必逐筆劃轉款項和分頭傳送結算憑證,既節省費用,又縮短清算過程,加速資金周轉。
③融資功能。票據可作為融資工具以取得即期可用資金?,F在大量商業票據并無交易的背景,只是為了融通資金而簽發,被稱為融通票據。一般由資金雄厚、財務健全、信用等級較高的大公司大企業發行,以滿足短期資金的需要,成本較低。
④流通功能。即票據持有人用未到期的票據作為支付手段或流通手段支付給他人。因此商業銀行、企業和投資者可以在票據交易市場和票據貼現市場進行短期資金融通和短期投資。
⑤提供貨幣政策工具。再貼現是中央銀行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之一。當商業銀行急需資金向央行申請再貼現時,商業票據是重要工具之一。而央行可以通過控制再貼現額度、調整再貼現率等影響商業銀行可貸資金數量和市場利率,間接控制市場資金流量,實現貨幣政策目標。
總之,票據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短期金融工具,它既可以充當企業的支付和融資媒介,又可以為投資者和商業銀行提供一種靈活高收益的投資手段,同時還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實施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四、論述題
從信用基本理論出發,論述在現代經濟中信用活動的發展及其對經濟的貢獻。[首都經貿大學2002研]
答:(1)信用指未來償還商品賒銷或商品借貸的一種承諾,是關于債權債務關系的約定。它以商品貨幣使用權為交易標的,以還本付息為條件,以信任為基礎,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是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信用經歷了高利貸信用,資本主義信用和社會主義信用三個階段。
(2)最初的信用形式是高利貸,即利息過高的信用關系,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中占統治地位,它的盛行首先是由其需求原因決定的。當時的階級由奴隸主或封建主和農民或手工業者構成,前者借貸是為維持其統治和奢侈生活,后者為了維持正常生產生活。出于這兩種需求,即使利息偏高也不得不借貸。其次,在當時自然經濟下,金屬貨幣流通,貨幣供給有限,而貸款需求相對較高。這種供求狀況決定了較高的利率水平。
(3)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高利貸對經濟的阻礙作用日益明顯。在資產階級的斗爭下,資本主義商業銀行出現,高利貸被取代。而這時出現的信用形式作為現代化的信用形式,在不斷的改進和創新下發展至今。其主要形式可分為商業信用、銀行信用、國家信用、消費信用、租賃信用、資本信用和國際信用等。
①商業信用,指企業之間提供的與商品交易相聯系的一種信用形式,典型形式有賒銷、賒購、分期付款等。是嚴格單向的信用方式,規模上有局限性。
②銀行信用,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以貨幣形態提供的一種信用形式,是在商業信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間接信用,克服了前者的方向上和規模上的局限性。
③國家信用,指國家或其附屬機構向社會公眾和國外政府機構發行債券或借入資金的一種信用形式,以國家為主體。它按照來源可以分為國內信用和國外信用,按期限可分為國庫券、中期國債和長期國債,按發行方式可分為公開征募和銀行承銷。主要信用工具有中央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和政府擔保債券。
④消費信用,指企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向消費者個人提供的用于滿足其消費需求的一種信用形式。它出現于商品經濟發展之后,包括實物信用和貨幣信用,主要形式有賒銷、分期付款和消費信貸。
⑤租賃信用,指租賃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將租賃物的使用權出租給承租人,并在租期內收取租金到期收回出租物的一種信用形式,實際上是實物信用的一種。主要有經營性租賃、融資性租賃和服務性租賃三種不同形式。
⑥資本信用即資本市場信用,指通過資本市場實現的資金借貸和轉移。它分為股票信用和公司債券信用兩種。前者是股份公司的籌資工具,后者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有制約性償還義務的信用工具。
⑦國際信用,指國與國間相互提供的一種信用形式,是國際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運動的方式之一。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貸、政府信貸、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商業貸款、補償貿易等。
(4)現代經濟中,信用的具體形式又有一些創新。如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相結合創造出銀行票據,資本信用創新出現各種衍生工具,租賃信用創造出轉租賃、回租賃和杠桿租賃,銀行信用與資本信用結合形成資產證券化等等。這些新的形式更加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為投融資提供了便利,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
(5)這些信用方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作用,但總的來說對經濟發展有以下作用:
①調節作用。信用具有調節國民經濟的職能。一種是自發的:當經濟繁榮時,資金需求上升,利率上升,自動抑制了信用規模和資金需求;反之,經濟蕭條時,資金需求下降,利率下降,自動擴張了信用規模和資金需求,是供需相配。另一方面,人們可以主動利用信用進行調節。通過信貸規模的變動,從總量上調節貨幣需求,保證社會總供求一致。通過差別利率和信貸投向調整,在結構上實現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優化。
②流通作用。信用在商品經濟中發揮了創造和提供流通工具的作用。一方面創造了流通工具,節約現金流通,促進貨幣形式發展。另一方面,通過轉賬結算節約流通費用?,F代信用工具包括了匯票、支票、本票等等。
③分配作用。信用是不改變所有權的單方面價值轉移,通過改變對資源的實際占用權和使用權,可以改變資源分配,實現重新組合,達到合理運用。信用調節資金余缺,分配社會閑置資源,促進了生產消費。一方面有利于資本集中和積累,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信用的有償性,使資金自發的從效益低的部門流向效益高的部門,提高整個社會投資效益和生產力。此外消費信用還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收入與消費的時間不一致問題,有助于提高消費總效用,發揮消費指導生產的作用。
- 徐雙敏《公共事業管理概論》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中國傳媒大學817綜合考試[藝術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吳漢東《法學通論》(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武漢大學《分析化學》(第5版)(下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闞建全《食品化學》(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哲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歷年真題及模擬試題詳解
- 華民《國際經濟學》(第2版)課后習題詳解
- 2015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邏輯歷年真題分類精解
- 王衛國《民法》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陳力《醫學心理學》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華中師范大學等六校合編《分析化學》(第4版)(下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修訂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南京財經大學812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考研模擬試題及詳解
- 張思鋒《社會保障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