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道俊《教育學》(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455字
- 2020-09-14 14:02:01
1.2 課后思考題詳解
1.什么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把握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有何意義?
答:(1)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參見本章復習筆記。
(2)把握教育質的規定性的意義
①把握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有助于人們透過教育的種種表面現象,更加深刻而科學地理解教育,更好地發展教育。
②把握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有利于更好地發掘人的潛力,培養更多的能夠自我教育、與時俱進、具有創造力的全面發展的建設人才。
③教育的質的規定性從根本上剖析了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是如何產生的,與其他動物本能的區別在何處等,這對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科學化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義。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答:(1)教育的基本要素
參見本章復習筆記。
(2)教育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統這三個基本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具體分析如下:
①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主導性的因素,掌握著教育的目的,采用著適當的教育內容和手段,創設必要的教育環境,調控著受教育者和整個教育過程,從而促進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使其達到預期的目的。
②受教育者是學習的主體,并影響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對象和學習的主體,將教育者所傳授的知識、技能等,不斷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同時受教育者學習的狀況會影響教育者的教育觀念和行為。
③教育中介系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紐帶,又會影響他們的工作和學習。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是教育者用于影響受教育者的,是開展教育活動的內容和方式。同時,教育中介系統亦會根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需求進行相應的調整和修改。
可見,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統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既是施動者,又是受動者,而且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會隨著歷史條件和現實選擇的變化而變化。
3.古代教育與現代教育有哪些異同?
答: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教育,現代教育包括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其異同具體分析如下:
(1)古代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相同之處
①二者都是為了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促進新一代的成長。在教育內容方面,古代教育和現代教育都是為了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下一代,維系和延續人類社會,同時使新生一代成長為社會化的人。
②二者都是根據當時社會階級或是國家的教育目的來培養人的。在人類歷史的各個階段,不同的社會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而無論什么時候的教育都要根據當時階級或政府的教育目的來培養人。
③二者都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統在古代和現代的教育中都是存在的。雖然其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各不相同,但基本的功能和作用都是一樣的。
(2)古代教育與現代教育的不同之處
①教育目的不同。在古代社會,教育主要是培養生產者和各種官吏,關注人某一方面的發展。而現代教育不僅培養管理者,還要培養技術人員和具有文化技能的熟練工人,同時更加注重人的全面發展。
②教育內容不同。教育內容是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古代的教育內容往往比較淺顯、狹窄,這與當時的社會發展水平是相一致的。而到了現代,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內容亦豐盈而科學。
③教育方式方法不同。原始社會是口耳相授,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大多采用灌輸式教學,而到了現代,人們逐漸認識到科學教育方法的積極作用,諸如啟發引導、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得到應用。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古代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異同,從而在了解過去教育狀況的基礎上,進一步展望未來。
4.現代教育的發展有何趨勢?在這種發展中人的地位和價值將會發生什么變化?
答:(1)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現代教育一方面是指教育發展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階段,是從古代教育發展而來;另一方面是指它體現了教育現代化過程中教育呈現出的一些趨勢,是現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其發展趨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現代教育更傾向于為現代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服務。現代教育是現代化生產的產物,為現代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為其服務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②現代教育傾向于發展終身教育。體系完整的、先進的終身教育思想逐步代替了一次性的傳統學校教育觀念,并以此作為主導教育思想,從而促使現代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
③現代教育正朝著未來理想教育的方向發展。理想教育強調教育要以人為本、為人的發展服務,要促進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現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趨勢。
總之,現代教育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使現代教育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2)現代教育發展過程中人的地位和價值的變化
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使人的地位和價值發生相應的變化,主要是人的主體地位更被關注,強調以人為本、為人的發展服務,從而促進人全面而自由地發展。
5.為什么人們對教育會有不同的界定?其中是否蘊涵著不同的教育觀念?
答:(1)人們之所以對教育會有不同的界定,其主要原因包括:
①不同的人立場和視角不同。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出于某些需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教育活動或教育系統,就會對教育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如教育目的的社會本位論者涂爾干認為:“教育就是系統地將年輕一代社會化”;而教育目的個人本位論的代表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之不斷改造”。
②個人的經驗和所處的環境不同。人們對教育的正確認識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教育首先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紛繁復雜的教育現象,只有透過現象,分析、研究其本質,才可能全面而正確的對教育進行界定。但是由于歷史和環境的局限性,使得人們在不同的時期會對教育存在一些片面的認識,使得人們對教育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2)對教育的不同界定是蘊含著不同的教育觀念的。陶行知認為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康德認為教育是由個體自我設計、自我選擇、自我構建、自我評價的過程。由此可見,不同教育觀念對教育的界定有重要的影響。
6.你對教育有何認識?同意本書對教育概念的界定嗎?在你看來應當如何理解和表述教育的概念?
答:略。
- 錢銘怡《變態心理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7年考研英語閱讀100篇及歷年真題詳解(英語二)
- 2020年考研俄語核心詞匯全突破
- 教育碩士《教育綜合》各師范類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
-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435保險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英語專業考研基礎英語翻譯高分特訓100篇
- 闞建全《食品化學》(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942管理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范里安《微觀經濟學(高級教程)》(第3版)課后習題詳解
- 朱萍《資產評估學教程》(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莊宗明《世界經濟學》課后習題詳解(第2版)
-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901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林崇德《發展心理學》(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