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管理:帶好隊伍也可以很簡單(套裝共5冊)
- 高德 何飛 尚文等
- 7595字
- 2019-12-24 10:51:57
第四章 Demand 用需求管人:尊重員工的個性化需要
人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成了“成功管理”的關鍵。企業能否提供個性化的工作環境和靈活的休假制度,決定著我們是否可以提升整體競爭力。越是高質量的人才,對企業環境的特殊需求就越多。管理者必須對此做好準備,并拿出應對之策。用需求管人,并非大企業的專利,小團隊照樣也能得心應手。
聽著,咖啡和音樂時間到了
我應邀去拜訪北京的一家公司,剛在他們的會議室坐下,便聽到老總朱先生在外面吼道:“都給我從籠子里出來,喝杯茶,喝杯咖啡,聽聽音樂!”他一邊喊一邊看表。我也感興趣地看了下時間:上午10點半。這才上班一個多小時,他就要求員工休息,而且是以一種不容商量的態度。
隨后,我跟在后面去他們休息的地方參觀。我看到了一間足有9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面裝修精致,被半隔了一下,分成了兩個區間。挨著門的區域是喝咖啡、聊天的地方,還提供點心和紅酒。里面的區域則擺著一張茶桌,桌上有各式昂貴的名茶。靠窗的一側,放著一個書架,上面有最新的娛樂和體育雜志,也有旅游類的書籍。每個人都很高興,臉上帶著笑容。他們聊著昨晚下班后、今晨上班路途中的趣事,交流著對生活的看法,或者在互相開玩笑。
20分鐘后,沒有人催促,他們自覺地放下手中的杯子,從茶水間走出來,迅速歸位開始了工作。朱先生的公司從熱鬧的休閑中重新進入了熱火朝天的奮戰狀態,給客戶打電話的聲音此起彼伏,每個人都像上足了發條,展示了極高的工作熱情。
和關系密切的人一起工作,總能使我們保持愉快和高效的節奏。如何讓人們的關系更加密切呢?顯然,這是公司的管理者應該精心思考的問題——通過一些策略,來促使員工間建立親密與互信的伙伴關系。
朱先生認為,公司的茶水間就是這樣一個平臺。乍看上去,這個房間只是一個提供咖啡、茶和零食的休閑場所。但實際上,這里盛納了公司全體員工的精神需求。人們工作之余,隨時可以來到這里,釋放壓抑的情緒,尋找靈魂存放的空間。人在這種狀態中,會自然而然地放下對同事的敵意,通過聊天、玩笑等方式拉近彼此的距離。
“茶水間”并非朱先生的獨創。早在十幾年前,歐美很多企業就把它確立為一種既定的制度——幾乎每家公司都有一個供員工自由使用的茶水間。在這里,員工可以在工作間隙休息一下,補充精力。企業也鼓勵員工結隊過來休息,這對公司的好處更多。因為他們可以聊天交流工作的想法——通過交換需求,釋放內心的壓力。
比如,谷歌公司裝修最奢華的地方是哪里?就是員工喝咖啡、聽音樂的區域。谷歌交流部的助理主任凱特琳說,茶水間的創意并不是由公司高層拍板決定的,而是來自谷歌的員工。他們構思出了“集體休息”這個主意。管理層大加贊賞,認為完全符合谷歌的文化。于是,大大小小的茶水間就在谷歌公司的每個樓層產生了。除了提供各種咖啡、茶和零食以外,茶水間還備有各式各樣的玩具、讀物以及其他娛樂器材。員工來到這里,品嘗美味的咖啡和香茶之余,也能在落地玻璃窗上隨意地寫字,記錄下自己的靈感。不僅是茶水間,我們還能在谷歌公司發現游泳池、游戲間和健身房等休閑設施。
硅谷一家科技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麥克對我說:“咖啡和茶以一種獨立的‘部門’形式出現在企業內部,就具有了獨特的社交性質。它令人放松之余,亦可鞏固同事之間的關系,提升團隊的士氣,并且增加同事間的無限的合作機會。”
咖啡和音樂是需求的代表符號,它的意義在于——
1.效應廣泛的“集體休息”
科技企業容許員工以自發性的集體休息的方式釋放體內影響創意的“毒素”,并把它當作強化創新能力和提升團隊協作力的絕佳途徑。
2.把對待工作的態度升華到更高的境界
在滿足員工娛樂需求(精神放松)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建立了一種全新的企業文化:老板希望員工如何對待工作,他應該如何對待員工。茶水間的咖啡和茶是老板為員工送上的珍貴禮物,員工也將用開足馬力的工作回報企業。
美妙的創意從來都不是坐在辦公室想出來的,至少大部分情況下如此。如果有條件,管理者可以讓企業的某個區域化身為“集體休息的勝地”。在那里,有香噴噴的熱咖啡,也有充滿墨香的書籍,緩解員工的緊張情緒,幫助他們煥發精神,或找到工作的突破口,或釋放一天的勞累,恢復元氣,為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
黑箱子房間
已經在華盛頓開了12年餐館的亞森是我的朋友。他是一個奇怪的人,每次參加聚會,他都隨身戴著一個黑色的手提包。這個包鼓鼓的,神秘兮兮地掛在背后,任誰也不讓見。有幾次我們問起,他便笑著說:“這是我消失時的工具,不能讓任何人看到。”
消失?確實是亞森的風格。他每個星期都有一些時間——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是任何人也找不到的。這些年來,我對亞森的這一行為心知肚明,只是不知道他如何使用這段“寶貴時間”。
1.從地球消失的30分鐘
有一天,亞森再一次“習慣性”地消失了,誰也找不到他。移動電話,辦公室座機全都打不通。更離譜的是,亞森的一名助理和餐館的一名會計也同時沒了音訊,仿佛攜款潛逃。跡象上確實如此,但餐館沒有一名員工著急,也沒有人報警。他的餐館有條不紊地運營,仍然顧客盈門,生意紅火。
后來我們才知道,這是亞森為餐館的所有雇員設置的一個制度:
亞森對我解釋說,這30分鐘可出現在工作日的任何一個時間段,只要發現自己的狀態不對勁,就可以在盡到告知義務后立刻扔下工作,從所有同事的面前“消失”。他可以去任何地方,不需向上司報備。他也可以關掉一切聯系工具,不接電話,不回短信。
“我對此充分理解,因為我也是這么干的。”亞森說,“但每人每月只有一次機會,不能濫用。每月給他們30分鐘來調節情緒,做什么都可以,哪怕去我的辦公室睡懶覺。最起碼也相當于一個30分鐘的短假了。”
我問他:“你每次消失時都干什么?”
亞森當時拒絕回答。但幾周后,他發來一封郵件,詳細介紹了自己在這半小時中做過的事情:
還有許多看似無聊的事情,都是亞森在“逃離地球”期間做過的。效果怎么樣?他說:“每次都是一場重生,讓我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接下來的工作中。所以,基于這一點,我非常理解員工。他們很辛苦,而我要想辦法讓他們輕松地度過在餐館的每一天。”
2.發泄情緒的秘密空間
管理者有沒有勇氣在企業內部開辟一個“黑箱子房間”呢?在這個房間,員工可以做任何事情,用一些極端行為釋放壓力。亞森做到了,“黑箱子房間”正是他取的名字。有一天,他請我到這個房間參觀,準備公開他的成功經驗。我一進去,就驚訝地看到門后的墻角放著一個硅膠人體,它的頭上竟然貼著亞森的照片,全身都有腳印。旁邊還擺了一個皮球,皮球上也貼了亞森的照片。
瞬間我便明白了:這是一間設置周到的員工發泄室。我對著硅膠人體打了一拳,又踢了一腳皮球,把它們打得左搖右擺,而我一點都不疼。亞森笑著說:“我的人都是餐飲行業的員工。他們難免會和顧客有誤會而覺得委屈,總不能讓他們都憋在心里。”3年前,亞森想到了這個主意。他專門設置了一間供員工發泄不滿情緒的房間。他們隨時可以來這里打兩拳,踢幾腳,把怒火發泄到老板的照片上。這就叫需求滿足,是非常經典的方法。員工一方面釋放了怒氣,另一方面對老板又有所歉疚,工作起來會更有精神。
你為什么不給自己的下屬提供一個秘密的黑箱子房間呢?現在,許多企業都認識到了幫助員工釋放負面情緒的重要性。比如,不少日本企業都設有專門的心理診療室,在里面放上企業領導人的塑膠像——類似亞森在硅膠人體貼上自己的照片。員工凡是對管理者的怨氣或工作的壓力,都可以通過對塑膠人進行拳打腳踢的方式發泄出來。如果還不滿足,企業還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對他們進行安慰,用溝通來化解員工內心的糾結情緒,直到他們可以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離開。
令人驚喜的工作環境
在工作環境方面,谷歌公司永遠都敢自信地說:“我是全球第一名。”它當之無愧,因為凡在谷歌工作過的雇員也許會有一千萬種抱怨,但唯獨對它的辦公環境交口稱贊。我們多年的研究表明,人們對工作環境的需求有時遠遠勝過了薪資和獎金。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寧愿在環境優越的華爾街公司中領取2000美元的月薪,也不想為了8000美元的月薪去賓夕法尼亞的鐵路公司上班。
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作環境是否舒適,它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你的企業提供了明亮、有趣、豐富多彩的工作空間,再輔以足夠的休閑娛樂設施,就足以激發員工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當然,薪資水平也要說得過去。因為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是一種享受,他能為企業提供的工作效能也是非常高的。
1.辦公室隔音嗎
2002年,切納利為通用電氣(GE)公司總部提供了一項建議:如果為辦公室增加隔音功能,改變現有格局,工作環境會更舒適。因為員工能夠感受到安全感。后來,通用電氣采納了這一建議,對總部的300多間辦公室進行了改裝。
有些老總可能并不愿意這么做。他們認為:辦公室一旦隔音,員工在里面煲電話粥怎么辦?聊私事怎么辦?任何逃脫監督的行為都不受管理者的歡迎。但你可以換個角度想一下。在一個充分尊重了員工隱私的安全環境,他們是不是更感恩?舒適的環境是對員工的尊重。一個從心理上真正獨立的辦公室正是我們要送給優秀員工的禮物。
2.有沒有公司食堂
谷歌公司有自己的食堂。即便在上班時間,員工也可隨時到食堂就餐,吃些點心,喝杯飲料。那里有豐富多樣的食品種類以及格調高雅的就餐環境。前不久,我到北京一家公司訪問,看到了一個意外之喜:這家公司不但在頂樓配備了員工食堂,還為加班的雇員提供美味可口的夜宵。重要的是——每一名加班到晚上9點以后的員工,公司都用專車把他送回家。這些貼心之舉使員工的歸屬感很強。老總得意地說:“最近兩年沒有一名骨干辭職。”
3.輕松一下的地方
很多空閑的辦公區域或邊角之處,都可大加利用,增加它們的休閑娛樂功能。比如,設置臺球桌、視頻游戲區等可輕松一下的地方。高德公司從2008年起在總部和各州的分公司均設立了按摩室,聘請了專業按摩師為職員提供服務,解除他們身心的疲憊。另外,我們還在華盛頓總部建成了一個24小時提供服務的恒溫游泳池。這里不僅僅是高級顧問的區域,普通雇員也可來這里放松半小時,在泳池中思考下一步的工作。
4.最重要的是實用功能
無論花樣如何翻新,有一點是不能變的:投資工作環境的目的是凸顯它的實用功能——滿足員工對于優質辦公環境的需求,刺激和激勵他們拿出更好的工作表現,回報企業。
哈佛商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德塞格恩說:“知識型員工需要獨立的空間來思考,也需要開放的空間來交流。他們既要集中精力,安靜地思考,又要經常聊天,溝通和促進合作。這是繁重的任務。企業能為他們做的就是創新辦公環境,為他們提供靈活的工作時間和實用的辦公設施。請注意,他們并不關心華而不實的東西。”
當環境設計能夠滿足員工的特別要求時,就一定可以促進他們特定的行為。一個創新的環境可以激發企業的整體創新力。管理者沒有太多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只要緊緊抓住“實用”這個線索,我相信你的企業和部門也能創造出一片優質的辦公區域,讓員工如沐春風。
尊重:僅僅記住名字和生日是不夠的
在華盛頓特區北部擁有一家工廠的阿代爾深受全體員工的尊敬。2014年,年屆83歲的阿代爾退休了,把工廠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新任總裁和董事會主席。在宣布退休的第二天,阿代爾就收到了上千束鮮花和幾百封手寫的信件。全部由員工寄來的,里面表達了對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阿代爾為何有這么大的魅力?原因只有一個,他對企業中的每一名普通員工都尊重有加,對待他們就像家人一樣。比如,他記得每個人的名字和生日——你很難想象一個老頭能記住上千人的詳細信息,但他做到了。
有人這樣問他:“阿代爾先生,您的記性怎么會這么好呢?您竟然能記住全工廠的每一位員工的名字,還有他們的生日!”
阿代爾微笑著回答:“這是我應該做的。因為我是工廠的總裁,是他們的老板。我每天要到各個車間轉悠。所以,我命令自己每天必須要記住員工的特征,能叫出他們的名字,知道他們的生日是哪一天,甚至要知曉他們家庭的情況。這樣做不僅是對員工的尊重,也是和他們的心靈交流。”
他并不是記住員工的名字和生日就算了。這些口頭上的功夫雖能起到籠絡人心的作用,但并不長久。阿代爾最令員工感動的是行為。他會在員工生日的當天送上自己親筆簽名的禮物,每個人都不遺漏。有時,他還會親自帶著禮物在員工生日當天到家拜訪,送去讓人淚流滿面的驚喜。他還精心研究員工的性格有哪些細微的區別。表現在打招呼的方式上,他會叫一名大大咧咧的員工“哥兒們”“兄弟”,也會對一些性格穩重的老員工叫一聲“老哥”。這讓工廠上下對老板深深折服。
阿代爾說:“我為何這么做?因為我有這方面的體會。在我年輕時也曾經是一名普通的員工,給別的老板做工,每月賺些微薄的工資。我十分了解一名普通員工的心理。那時,我自己總是很想在老板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讓上司發現我的工作價值。因此,當老板能隨口叫出我的名字時,我會非常興奮。你想,整個工廠有幾百、上千人,老板竟然能記住我的名字。這是多大的榮譽!說明他對我很重視。后來我自己創業,擁有了一座同樣的工廠。我想,作為管理者,我也應該具備這樣的記憶力,牢牢地記住每一位員工的名字以及他的工號、生日和性格等。我還要做得更好,在平時的生活中給予他們足夠的感動。”
他的策略大獲成功。幾十年的管理生涯中,阿代爾一直被人尊稱為“不需要鞭子的老板”。這句比喻充滿尊敬,是對一名管理者至高無上的評價。它說明員工在他的管理下工作非常積極,根本不需要用鞭子督促就可以奉獻極高的工作產出。縱觀全世界的管理者,能做到他這種程度的老板是極為稀少的。所以,研究這樣的案例,對提高管理者駕馭員工的能力是很有幫助的。你能從中發現一些寶貴的品質。
我們通過十幾年的數據分析發現,除名字和生日之外,一家優秀的企業也要為自己的每一名雇員建立個性化檔案。
愛好檔案——員工除工作外的個人愛好:對音樂、電影、書籍、服裝、電子設備等各領域的偏好。企業應盡可能多了解、收集這些信息,這對滿足他們不同口味的需求非常重要。
職業檔案——在來公司前,他的工作經歷是怎樣的,從事過哪些工作,業績和口碑如何?不了解這些信息,管理者就不可能真正發現一名員工的工作潛力。從過去可以看到今天,也可以洞察將來。
家庭檔案——員工的家庭信息也無比重要。他的父母從事什么工作,畢業于哪所大學,有沒有兄弟姐妹。只有了解一個人的家庭信息,你才能真正深入到他的內心,看到他的“人格原態”。同時,管理者也可根據員工的家庭情況,適時地送上一份驚喜。這種暖人心肺的小禮物,卻能起到大作用。
經濟檔案——我經常建議管理者務必翔實地了解員工的經濟狀況。他的收入有多少用到了家庭中。最近一年他有沒有發生財務危機。未來他賺多少錢才能滿足家庭的支出。他是不是正打算結婚、生小孩甚至購買房子。知道了這些信息,有助于你理解員工的某些行為。在他們努力付出的背后,你能真正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思考他們的需求。
企業用來“收買人心”的不只是高水平的薪酬和福利,還有這些看上去毫不重要的細節。在粗心大意的管理者眼中,它們沒有任何價值,但在那些卓越的管理大師看來,卻是一扇扇可以幫助自己打開員工心扉的窗戶。
小團隊的需求管人原則
有一次,我到上海給一家商學院的講師授課,偶遇當地公司的一位老總。交流中,他覺得像谷歌、西門子這樣的大企業在對員工需求的滿足力度上,是他這樣的小公司承受不起的。他說:“他們一年在員工關系和辦公環境上投入的錢,我的公司十年也賺不到。所以,怎么跟他們比環境、比激勵呢?我看還是老辦法管用,直接發錢給部下,自己拿去貼補家用。但工作的時候,就辛苦一點。公司規模小,沒這么多錢花在辦公條件上。”
我立刻糾正了他的錯誤看法,告訴他,小團隊與大公司的對比,不能著眼于資金的投入和辦公的規模,要盯準自己所需和對方所長,兩者結合起來去發現值得學習的地方,才能借雞生蛋,從大企業的身上學到寶貴的管理經驗。比如,谷歌在內部采取的恰恰就是一種小團隊的管理方式。不論是對工作環境的設計,還是對員工個性化的尊重,都相當于將龐大的企業進行了恰如其分的碎片化,切割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精英團隊。這才是小公司和小團隊應該學習的管人方式。
1.組織架構
在組織架構上,小公司要盡量扁平化,縮短溝通的距離,加大執行效率。這本身就有利于員工,是基層雇員對管理者最大的期望之一(沒有人希望自己對管理層的要求淹沒在向上匯報的路上)。在這一點上,谷歌恰恰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它對于內部人員的調配可以濃縮為70、20和10這三個數字:
70%的人做搜索,20%的人做相關的開發(包括新聞),剩余10%的人做一些冒險性的工作,研發從來沒有推出的全新產品。
谷歌公司的任何一個項目都是單獨的小組,垂直管理于上面的執行官,中間再無其他環節。工程師們對這種組織結構非常滿意,因為交流變得簡單了。每個小組成員間都近在咫尺,和老板的距離也恰到好處。他們各自擁有獨立而舒適的辦公區域,卻又像在分享同一間辦公室——因為隨時可以找到自己的任何一個同事,不用通過中間環節并在煩躁不安中等待漫長的答復。
這是一種高效的經驗。小公司可以從中汲取成長的營養,不需要再走那些無數前人吃過虧的彎路。先搭建一個高效而整潔的管理架構,滿足員工對于效率的需求,是小公司首先應該考慮的。
2.時間安排
小公司的時間安排尤為重要。因為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往往面臨著嚴酷的生存環境,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對下屬也是如此,你如何安排部下的時間,他們才能在感到滿意之時并能產生最強的工作動力?縮短“批準過程”和賦予一定的自由度是你必須采取的策略。接納而不僅是容忍員工的個性——他們對時間自由支配的方式,有時需要得到公司的尊重。對有才華的員工,你應該把公司最寶貴的時間資源投放到他們的身上,激發這部分人的創意能力。
3.共用建議箱
谷歌公司有一個公開的秘密武器——創意郵件目錄。這是一個全公司的所有人都可共用的建議箱。提建議的工具?一點沒錯!但不限于對某個“無能上司”的討伐,這里面可以寫任何話。事實上,工程師們把它當作了一個創意投放和討論平臺。他們使用這個建議箱發表創意,進行評價,最后促成了好創意的誕生。
小公司的規模小,資金緊張,人才缺乏。正如你現在經歷的,但小公司也有自己無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對于員工個性化需求的滿足更容易實現。因為剛開始起步,小公司還沒有形成一些根深蒂固的大型企業獨有的組織弊端。這時,小公司正處于一個確立先例、搭建企業基因的階段。如果現在能走到其他企業的前面,未來你將擁有巨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