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想學的雙語親子課
- 劉莉
- 1806字
- 2021-01-08 17:32:47
小美國人
下午四點鐘,一歲半的小柯柯午睡醒來,正在心滿意足地喝奶。二樓窗戶望出去是一片濃蔭,正好是跟國內打電話的時候。電話那頭的姨媽說,小柯柯是小美國人,會不會講中國話?。?/p>
小美國人?
我回頭看看小柯柯,她已經喝完奶,坐在床上吸著一個安撫奶嘴,睜著無辜的大眼睛看著我。
事實是,小柯柯目前為止,不會講英文,也不會講中文。至于她能不能聽懂,這是一個疑團。
這當然不是國內的親戚朋友第一次提到小柯柯是小美國人的話題。排名前三的問題多半是:你那里幾點?美國能不能買到泡菜?還有,小柯柯英文肯定講得好吧,因為有語言環境嘛。
前兩個問題比較好回答。第三個問題比較難一些,因為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什么叫語言環境?小柯柯的語言環境是中文的,還是英文的?還是混搭的,是中文多一點,還是英文多一點?是不是像奶茶一樣,多加點糖,少放一點紅茶,可以自己調整濃度?等小柯柯自己能講話了也許她能提供最權威的解釋。但到了那時候,她多半已經忘記當初是怎么一回事了?!爸皇钱敃r已惘然”,小柯柯一歲半時的語言環境是我和小柯柯都無法立刻說清的。
不過仔細地想一想,小柯柯一歲半以前接觸的語言應該大部分以中文為主。出了家門,小柯柯聽到的都是英文,只是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里。
早上吃完早飯我們會出門散步,看外面的樹、草蟲和松鼠。如果運氣好,能看到三頭鹿,是鹿媽媽帶著兩只小鹿,附近的人都認識他們。我們不大能遇到人。我們住的小區主要是獨立住宅,密度很低,加上大部分人都外出工作,小柯柯不大有機會看到其他鄰居。偶爾遇到外出鍛煉身體或者遛狗的鄰居,大家只是點頭微笑而已,很少停下來交談。有一天,一個UPS送快遞的工作人員把包裹送錯了,在門口跟我解釋半天,小柯柯興奮莫名,講了人生的第一個中文的主謂雙賓語結構的復合句“看媽媽說話話”,充分說明我們家實在是門可羅雀,不大有機會讓小柯柯足不出戶就聽到有人講英文。
不過如果出門的話,就會步入一個全英文的大環境。我們會去附近的購物中心,有好幾家不同的超市。同樣的,在大多數人們的上班時間這里除了店里的工作人員,一樣“人跡罕至”??驴赂以谫即蟮纳虉隼锫毓渲?,廣播里有時候是音樂,有時候插播一點特價商品的廣告。買東西付賬的時候收銀員會逗逗小柯柯,但是小柯柯一般比較矜持,無論人家怎么跟她打招呼還是做鬼臉,小柯柯都木著臉不予理睬。
中午回到家便又回到了我跟柯柯的中文小環境。午飯是各種糊糊:蔬菜泥、米粥、酸奶。午飯就在我跟小柯柯的拉鋸戰中結束,我這邊是,“吃,快吃,你吃還是不吃?”小柯柯不會講話,但是她會奪走勺子,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把酸奶涂在面前的餐盤里面。
午睡起來在家里玩一下,這時候可以看露西?卡辛(Lucy Cousins)的《歡呼的魚》(Hooray for Fish),英文版的《米菲和她的朋友》(Miffy and Friends),還有不說話的《小羊肖恩》(Shaun the Sheep)。每段大概幾分鐘的樣子。小柯柯喜歡細細的魚和大象魚,這兩種魚出來的時候她就在沙發上把兩只手舉起來,笑嘻嘻的。
吃完晚飯以后小柯柯還會出門一次,這時候小孩子放學回家,鄰居吃完飯也在外面散步聊天,小柯柯喜歡跟鄰居的孩子在一起,雖然她還不會說話。其他孩子也許覺得小柯柯是一個安靜的中國瓷娃娃,因為她總是安安靜靜地拉著我的手站在旁邊,看她們跑、騎單車、打籃球、在車庫門口的地上涂彩色的圈圈。小柯柯蹲在旁邊,一言不發。有時候她們也采花來給小柯柯拿著,或者采蒲公英來吹給她看。
小柯柯每周去兩次圖書館參加“講故事時間”(story time)。寶寶們坐成一圈,媽媽們坐在各自寶寶的后面,除了講故事,圖書館的阿姨還教一些親子兒歌,小柯柯最喜歡的是《床上的十只小猴子》(Ten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和《公共汽車車輪轉轉轉》(Bus Go Round and Round),我猜是這兩首兒歌動作比較多的緣故。小柯柯參加的這一組都是從零歲新生兒到兩歲的寶寶,小柯柯在這一群“蘿卜頭”里面算大姐姐,她很滿意。
每周另有兩次小柯柯參加金寶貝(Gymboree)的音樂課,這個小柯柯不太喜歡,也許是她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不過每次上課前的自由玩耍時間她是喜歡的,在墊子上面爬,從坡上滾下來,把地上的彩球弄得一團糟。
走筆至此,我發現,小柯柯雖然在美國出生長大,但是一歲半的她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家里,她聽到的“人類的語言”大部分都是中文,小部分是英文。換言之,在小柯柯十五個月左右的時候,她接觸到的語言環境跟絕大多數國內的孩子接觸的語言環境是非常類似的。小柯柯除了在買東西、上課和跟鄰居的孩子玩的時候會聽到英文,其他時候聽到的都是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