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消費的跨時選擇理論

第一節 消費及其跨時選擇

一、對消費的理解

可以從五個方面去理解消費:第一,消費的自然屬性。消費的自然屬性是商品的使用價值發揮作用的過程,即商品在滿足人的需要過程中的自然磨損或消耗,以滿足人們對商品功能性的需要。第二,消費的主觀屬性。消費的主觀屬性是消費活動中由消費觀念與消費心理發揮作用的過程,消費觀念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是在社會化中形成的觀念;消費心理是消費者在購物和商品使用的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包括商品使用過程中的心理體驗、快樂和滿足。第三,消費的社會屬性。消費的社會屬性體現為消費主體的社會性、消費觀念的社會性、消費行為的社會性。消費主體的社會性包括個人、家庭、社會團體的社會性;消費觀念是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體現為消費觀念的社會性;消費行為不僅要滿足自身的需求,還要滿足社會需求,例如消費的攀比和模仿,因此具有社會性特征。第四,消費的文化屬性,商品的制造和生產不僅是物質生產的過程,同時也是文化生產和傳導的過程,許多消費活動和文化活動合而為一,例如節假日消費。第五,消費的符號屬性,是指商品本身的社會象征性,商品成為指稱某種社會地位、生活方式、生活品位和社會認同的符號。

消費的五種屬性側重于不同學科,形成各個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例如經濟學更加關注消費的生存型功能,對于消費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測量和計算有著科學的方法,在此基礎上發展出許多相關的理論;心理學關注消費的主觀屬性,特別是心理體驗以及消費帶來的快樂和滿足;社會學關注消費的社會屬性、文化屬性和符號屬性,對于社會群體間的消費的模仿和互動、消費的意義和符號內涵有更多的研究和探討。

本書研究的消費主體是農民工,他們的流動性及特殊的身份決定了他們具有不同于市民或者農民的消費行為,他們的消費不僅具有生存型功能,同時也希望通過消費實現社會認同;他們的消費選擇具有空間性,即在流入地消費還是老家消費;同時他們的消費選擇也具有時間性,即現在消費還是未來消費。因此本書對于消費的討論涉及經濟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相關消費理論。

二、消費的跨時選擇

消費的跨時選擇,是指消費者個人或家庭在消費時機上的安排,做出現期消費、延期消費抑或是提前消費的決策選擇,主要體現在消費與儲蓄的關系上。

經濟學對跨時選擇的關注由來已久。亞當·斯密認為,不同時間的消費選擇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健康、財富和快樂,還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繁榮。蘇格蘭經濟學家約翰·瑞伊(Jone Rae,1834)認為延期消費的決定因素是“積累的有效愿望”——一種心理因素,包括遺產動機、自我約束的習慣、享樂以及人類生活的不確定性。這種心理因素決定著一個社會的儲蓄和投資水平。

經濟學的跨時選擇理論是將貧困、不均和不確定性作為消費者推遲現在消費的主要影響因素。消費者為了戰勝貧困、不均和不確定性需要具有很強的遠見和自我約束的能力,因此消費者的理性選擇非常重要。在很多關于跨時選擇假說和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杜森貝利的相對收入假說、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說、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說,以及以利蘭德為代表的預防性儲蓄理論。

心理學的跨時選擇理論是對經濟學跨時選擇理論中理性人假設所展開的討論,認為經濟學的理性人假定未免高估了消費者的決策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現實中的消費者并非如此,最簡單的反例是人們常常給自己制訂生活計劃,如戒煙戒酒、早睡早起,但在實際執行中,人們都很難將這些簡單計劃貫徹始終。當代社會,大眾傳媒對消費者行為具有影響作用,使人們的消費決策并非那樣理性。人們的偏好是有變化的,動機和行為并非完全一致,人們存在自控問題,難以抵御即時的快樂。為了約束人的非理性行為,需要借助心理賬戶,來規范人的消費支出。心理學家對人的偏好展開了深入的分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在消費儲蓄跨時選擇理論中注入了可變的時間偏好理念,這樣使費者行為理論更加貼近現實。

社會學對跨時選擇問題的研究是以豐裕社會為研究對象的,認為生產的擴大和技術進步帶來了物品的極大豐富,廠商為了把產品銷售出去,需要不斷調動和激發消費者的欲望,通過無處不在的廣告向人們描繪著幸福生活的藍圖,希望人們加快當期消費步伐,降低延期消費的可能。對于這種激發消費者欲望,促使其做出感性選擇的一面,傳統經濟學的跨時選擇理論并沒有給予特別的關注。社會學的跨時選擇研究更多集中在現期消費或超前消費上,集中在消費者的感性消費方面,集中在消費的社會性方面,認為商品的符號價值應成為研究的主流,代表性人物有凡勃倫、加爾布雷斯、博德里亞、布迪厄、法蘭克福學派等。近年來一些經濟學家對于符號性消費和地位性消費有了深入的探討,關注的核心問題是符號性消費和地位性消費所產生的負外部性問題,以及這種負外部性對于收入分配和社會福利的影響,代表人物有費雷德·希爾施(Fred Hirsch,1976)Fred Hirsch.Social Limits to Growth[M].Harvard University,1976.,羅伯德·費蘭克(Robert H.Frank,1985aFrank R H.The Demand for Unobservable and Other Nonpositional Good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101-116.,1985bFrank R H.Choosing the Right Pond[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999Frank R H.Luxury Fever[M].The Free Press,1999.,2005Frank R H.Positional Externalities Cause Large and Preventable Welfare Loss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9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年辖:市辖区| 苍溪县| 呼图壁县| 象山县| 昭觉县| 宁晋县| 红原县| 专栏| 张家界市| 新巴尔虎右旗| 托克逊县| 利辛县| 株洲县| 临沧市| 榆社县| 芜湖县| 上林县| 扶风县| 呼和浩特市| 凌源市| 张家界市| 托克逊县| 班玛县| 板桥市| 水城县| 措美县| 忻城县| 洪江市| 竹山县| 肇州县| 沧州市| 盈江县| 许昌县| 孙吴县| 长丰县| 顺义区| 乌兰县| 湘潭县| 社会| 徐闻县| 乐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