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一個甲子的哲學年輪作者名: 臧峰宇主編本章字數: 712字更新時間: 2019-12-13 18:57:06
晨光初曦·1937—1949
回眸溯源,人大哲學教育在79年前延安的幾孔窯洞中孕育,那些燃亮后來享譽神州的人大哲學教育的“星火”至今仍令人感到溫暖。
1937年7月,以“培養抗戰人才”為宗旨的陜北公學在抗日烽火中創建,毛澤東認為這里“有真理,講自由,是造就革命先鋒分子的場所”。1938年7月7日,陜北公學分校在栒邑縣開辦,李維漢校長將陜公分校的教育方針首先歸納為“使學員獲得革命的宇宙觀、社會觀和人生觀,獲得社會發展規律的知識與民族解放、社會解放的知識”。1939年1月,遷到邑縣的陜北公學與分校合并,合并后的陜北公學開設了哲學課程,并設立了由陳唯實負責的哲學研究室,哲學教學與研究逐漸正規化的歷程由此開始。
1939年7月,合并陜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等校的華北聯合大學在延安成立。10月中旬,青年教員郁紀為華北聯大社會科學部學員講授哲學課。1946年3月,在邢臺成立的北方大學開始招生。4月,范文瀾校長在全校學工大會上強調,北方大學“以馬列主義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為準則”。
1948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將北方大學和華北聯合大學合并為華北大學。華北大學“以馬列主義理論和毛澤東思想為總的教學方針”,將“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設為全校共同必修課。華大四部設有哲學研究室,艾思奇、何思敬等在此任教。1949年底,華北大學哲學研究室轉入籌辦中的中國人民大學。
從陜北公學到華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始終具有哲學教育的自覺意識,人大哲學教育在這晨光初曦中萌芽。
①劉少奇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學典禮上講話
②凱列(時譯克列)著《如何學習原著》
③齊一著《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④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班1952級研究生畢業合影
⑤馬克思列寧主義夜大學第一屆學員畢業典禮
⑥吳玉章校長和同學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