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中學英語教師評價素養研究(外國語言文學學術論叢)
- 林敦來
- 988字
- 2019-12-13 18:57:36
1.3 研究意義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意義:
第一、評價素養是語言教師必備的學科教學知識的一部分。研究者根據當前的認知學習理論和社會文化理論,從理論上將評價素養放置在學科教學認知這個框架中去看待,并運用實證對中國環境下語言教師的評價素養構念進行界定。對評價素養構念的界定有助于教育管理部門在教師培訓以及教師自身發展中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和發展。對于教師目前在測試與評價方面的認識和熟練程度的了解有助于確定教師目前在評價素養方面較為薄弱的環節,從而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對于不同教學經歷和接受不同程度語言測試與評價培訓的教師在評價素養方面自我評價的比較,有利于探明教齡和培訓經歷對教師評價素養的影響,以便在實際培訓中采用相應的策略。
第二、鑒于目前語言教師評價素養的相關研究還處于萌芽狀態(Fulcher,2012),本研究中運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驗證性因子分析建構起來的評價素養自我評價量表豐富了評價素養調查的工具。因子分析獲得的語言教師評價素養架構能夠豐富國際上關于評價素養的構念界定。運用模擬評價場景任務,讓教師對這些評價任務進行反應,并根據良好的課程評價質量標準及教師的作答制定評分標準,來測量教師的評價素養,也能夠豐富語言教師評價素養調查的方法。
第三、在我國,關于評價素養的實證研究才剛剛起步(如鄭東輝,2009;Jin,2010)。在語言評價領域少有的研究中,Jin(2010)運用調查研究探討了高校外語教師職前語言測試課程的開設情況,還沒有涉及基礎教育領域語言教師的評價素養研究,因此本研究彌補了此空白。
第四、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走過了十幾個年頭,考試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凸顯出來。強調零散知識和孤立技能的評價已經不適合當前的評價趨勢。另外,以選拔為目的的終結性評價仍然嚴重阻礙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在這種情況下,探討教師的評價素養,進而提高教師的評價素養,使得教師在日常課堂評價中在選擇評價方法、編寫評價方法、分析評價結果和傳達評價結果等方面能夠達到更高的標準,有望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業進步。
第五、從宏觀上說,隨著教育問責制的進一步深化,對學生進行評價與測試的任務不應該僅僅落在測試專業人士身上,而應該讓更多的一線教師參與其中。在此情況下,了解他們的評價素養并采取相應的培訓策略幫助他們提高評價素養,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可以說,一線教師在評價素養方面表現得越突出,越能夠更好地在實際教學中提升教育質量。
- 了不起的蓋茨比 The Great Gatsby(雙語典藏暢銷版)
- 那些激勵我前行的身影(每天讀一點英文)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飛鳥集·新月集
- 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與情感)(英文版)
- 一千零一夜(有聲雙語經典)
- 愛在那個夏天(心如花園雙語悅讀)
- 泰戈爾英文詩全集Ⅳ:漢英對照
- 中華文化精粹(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
- 黑暗的心(雙語譯林)
-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之巴斯克維爾的獵犬 Sherlock Holmes: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 英國語文2(英漢雙語全譯本)
- 幽默英文:再逼我,再逼我就裝死給你看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Three Days to See(雙語典藏暢銷版)
- 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與魔衣柜(雙語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