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從社會系統看文化

我們著眼于社會系統來考察其中一個子系統——文化系統。

社會系統包括社會的所有方面,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類實踐活動的對象化促使社會形成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文化結構,三者的有機結合構成社會的宏觀結構。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闡述了關于社會結構的理論,他說:“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1]馬克思明確揭示了社會結構的三個基本層次:社會經濟結構(生產關系的總和)、社會政治結構(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社會文化結構(各種社會意識形式)。毛澤東說: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概而言之,社會大系統分為三個子系統——政治系統、經濟系統、文化系統,它們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所占有的資源不一樣。

要將文化與社會狀態聯系起來,從廣泛的意義上來理解文化,即從社會生活的多層次、多角度來理解文化,而不是做過于狹隘的理解。

在社會存在系統中,文化主要表現為科學文化、教育文化和思想文化。科學文化產出的是帶有創新特征的知識,教育文化產出的是具有科學知識和技能的人,思想文化產出的是思想觀念。

事實上,文化正是一個民族的精氣神,是一個國家的形象和名片。認識一個民族和國家,只有通過其文化才能得到深刻的、本質的了解。脫離了文化特征,一個民族和國家就失去了靈魂。

文化涉及的領域眾多,范圍廣泛。就現實狀況來看,經濟系統作為社會的物質基礎,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政治系統具有決策權,決定著社會制度及政策。而文化系統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有人甚至認為,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環境等都是具體的、有形的,而文化卻是抽象的、無形的,可以賞玩,但似乎沒有實際價值,并非須臾不可離開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通向國際新發展的策略》中指出:“發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和政治的概念,更是一個基本的文化和文明的進程。”[2]

英國學者保羅·杜蓋伊等指出:“現在好像越來越難以離開‘文化’。過去幾乎只與‘藝術相連的文化’一詞現在流行于最不可能的地方。例如,在看起來最‘物質’的商業與經濟領域,‘文化’的地位正變得日益重要。”[3]他們分析道,形成“文化爆炸”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實際存在(牽涉經驗性問題的)原因,特指存在于我們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文化風俗習慣所發揮的日益重要的作用;二是認識論的原因,以往人們認為文化發展所涉及的是一些看起來不那么有形的事物——符號、圖像、語言、信仰,因而不可能給人們提供有根據的“真實的”知識。他們甚至認為,所有的社會實踐在實質上都屬于文化范疇,文化的記述和分析對于豐富社會學知識而言正變得越來越重要。[4]

另一位英國學者E.柯尼施認為,在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動因不是物質、政治、經濟、軍事,而是一種起著文化先導作用的觀念。他在《未來研究》一書中指出:人們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工具或者金錢,而是由于缺乏觀念——文化的觀念。人們很難認識到觀念的力量,因為它們是無形的、難以估價的。只有用人類智力的血液換來的文化精髓才能構成這種推動歷史發展的強大動力,才可以轉換為一種為生產的規模奠基的智力的資本。

法國學者丹納在《藝術哲學》中說:“有一種‘精神’的氣候,就是風俗習慣與時代精神,和自然界的氣候起著同樣的作用……必須有某種精神氣候,某種才干才能發展……精神氣候仿佛在各種才干中作著選擇。”[5]

美國學者麥克萊蘭說:“經濟與社會發展速度的最后決定因素是價值、動機或心理力量。”

在社會系統中,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作用,不可偏廢。近年來,文化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被視為與經濟和政治的發展進程一樣,是現實社會的組成部分。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謝弗.文化引導未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240.

[3]杜蓋伊,等.做文化研究:索尼隨身聽的故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

[4]杜蓋伊,等.做文化研究:索尼隨身聽的故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2.

[5]丹納.藝術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奇台县| 阆中市| 通道| 方城县| 凤阳县| 隆回县| 镇原县| 辽宁省| 南川市| 本溪| 博客| 桂林市| 南投县| 双城市| 济源市| 内乡县| 德清县| 古浪县| 桓仁| 攀枝花市| 门头沟区| 奉新县| 上饶市| 明光市| 吉安县| 新乡市| 内乡县| 故城县| 临潭县| 宜黄县| 视频| 汕头市| 尼玛县| 大冶市| 嵩明县| 漯河市| 泾川县| 兰西县| 洛扎县|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