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研究方法

本項目主要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具體包括用文獻分析法、計量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調查法、比較分析法等。

第一,文獻分析法。在理論研究尤其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中,主要采用文獻綜述法,對現有國內外有關微型金融和減少貧困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歸類和總結,找出微型金融發展對減少貧困的影響機制,為微型金融反貧困及其相關理論的創新與發展提供基礎。

第二,計量分析法。一是利用洛倫茲曲線估計方法和世界銀行開發的POVCAL軟件,對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收入的分組數據進行洛倫茲曲線擬合,并利用擬合結果分別測算我國的農村貧困指數和城鎮貧困指數;二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10.0軟件對影響貧困家庭社會資本因素的調研數據進行KMO測度和巴特利球檢驗,然后將這些標準化處理后的數據組合成一個新的貧困家庭社會資本函數,構建模型進行回歸分析;三是采用聯立方程組模型研究微型金融對減少貧困的影響機制;四是采用時間序列數據研究我國農村金融及微型金融發展對減少貧困的影響。

第三,案例研究法。為了更好地論證微型金融與減少貧困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及微型金融減少貧困的績效,本項目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微型金融反貧困項目進行案例研究,采用訪談、直接觀察、參與跟蹤觀察等方法獲取第一手的資料和數據,然后根據各種案例研究的結果提取其中的共性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

第四,田野調查法。本項目采取規范的田野調查方法,獲取微型金融與減少貧困的第一手的可信資料與數據,為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打下基礎。問卷調查內容共分為政府、金融機構、中小企業和農戶四個方面。獲得問卷后,對問卷進行規范的統計及計量分析,主要涉及不同問卷設定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的分析、基本的描述性的統計分析,以及主要問題的結構性分析等方面,從而得到具有解釋意義的結論。

第五,比較分析法。通過對國內外代表性微型金融反貧困的實踐經驗的歸納和總結,既對國內外微型金融實施的經濟、政治、法律環境進行比較分析,同時又對不同微型金融發展項目、產品及模式的特點和優劣進行比較,提出適合我國實際需要的微型金融反貧困的發展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凌云县| 镇远县| 曲靖市| 宝清县| 宜春市| 武穴市| 宣化县| 阿荣旗| 潜山县| 平度市| 兖州市| 通城县| 光山县| 宣恩县| 武冈市| 大足县| 宜城市| 同江市| 左云县| 阜康市| 建平县| 中宁县| 湛江市| 赤城县| 安乡县| 城步| 新兴县| 盖州市| 濮阳县| 玛曲县| 江西省| 高阳县| 安庆市| 邻水| 克东县| 兰溪市| 灵璧县| 竹溪县| 乐至县|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