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社會文明與創造發明

為什么社會文明影響創造性心理學史?因為心理學揭示和研究了創造發明的實質。人類的創造發明與社會發展尤其是社會文明緊密聯系在一起。社會文明的進步推動了人類的創造發明,而人類的創造發明又促進社會的進步以及社會文明的發展。

在第二章,我們論證了中華大地歷來是創新的故鄉,目的在于論述中華文明為文學、藝術、科技、教育提供了創造發明的土壤,而中華文學、藝術、科技和教育等的鼎盛創新又促進了中華文明的發展,從中可見社會文明與創造發明的一致性關系。

但在第二章我們只講了中華大地,那么世界各國的情況又如何呢?我們這里就以西方文化或文明與創造性的關系為例,來進一步闡述社會文明與創造發明的關系。事實上,西方文明也為西方創造性心理學的產生提供了實踐的基礎。

一、古代和中古時期西方的創造發明

在西方,文明的曙光首先出現在具有代表性的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大地上。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的歐洲。”古希臘和古羅馬作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也出現了古代西方的創造發明。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年)、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代西方三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其中亞里士多德所踐行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名言流傳至今,成了批判性繼承的創新精神理念的源頭。

(一)文學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古希臘人由野蠻時代進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之一,世界最早的寓言集《伊索寓言》也產生在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希臘神話,尤其是對神或英雄的歌頌,反映了等級社會前的人類精神。這一時期涌現出大批悲劇作家,如埃斯庫羅斯、歐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三大代表性悲劇作家。悲劇盛行之后,古希臘出現喜劇,喜劇反映了希臘人所關心的政治與社會問題,而阿里斯托芬是公認的“喜劇之父”。

(二)藝術

從公元前7世紀起,古希臘和古羅馬在雕刻技術方面日益精進,不斷成熟,其中浮雕《路德維希寶座》是和諧美的代表范本。由于人們敬神,神廟的建造推動了建筑藝術的發展,如“宙斯神廟”“阿斯庫拉皮烏斯露天劇場”都表現出秀美、華麗和精致的造型美學風格,而古羅馬建筑則廣泛采用埃及人用過的拱卷結構,“提圖斯凱旋門”“圖拉真紀功柱”就是這一結構的代表作。同時,古希臘的繪畫藝術也頗有特色,蠟畫、濕壁畫、鑲嵌畫等繪畫藝術極為繁榮,而古羅馬除了保留希臘繪畫的形式之外,采用壁畫來裝飾室內墻壁,畫中有邊,邊框有花紋,表現出一種幻影式風格。

(三)科學

古希臘人追求探索,古羅馬人講求實際,形成了理論與實際并重的科學特點。古希臘把科學與哲學融為一體,產生自然哲學,并且許多科學家就是哲學家,不少哲學家也研究自然科學,如亞里士多德著有《物理學》,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著有《大宇宙秩序》《小宇宙秩序》等。這一時期不僅涌現出像阿基米德和托勒密這樣的大數學家,還出現了百科全書著者老普林尼,寫出了160卷涉及各個領域2萬多種文物的文獻。古希臘和古羅馬人在不同學科取得了諸多成就,如公元前3世紀就有了制圖學,公元前2世紀出現地圖學;天文學家托勒密完成《天文學大成》(3卷),突出了“地心說”,畢達哥拉斯在宇宙論與天文學方面做出杰出的貢獻,成為“日心說”的先導;公元前6—前5世紀就出現了人體解剖學,阿爾克芒發現視覺神經,認識到大腦是思維的器官。此外,古希臘和古羅馬人在農學、醫學、光學等各領域也進行了探索。

(四)教育

古希臘優良的自然環境促進了人們創造力的發展,社會政治制度的繁榮和更迭激發了人的理性思維和對法律的畏懼,以希臘神話為中心的精神生活激勵人們去追求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的品質。這些都對古希臘教育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王保星,2008)[3]。而古羅馬的教育既是古希臘教育的繼承和發展,又基于本民族的特點進行了一系列的補充和修正。古希臘教育的經典代表是斯巴達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是以軍事體育訓練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制度,后者則是重視身心和諧教育的學校體系。古羅馬教育則以家庭教育為主,逐漸過渡到形成初等學校、文法學校和修辭學校的教育體系;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從哲學角度來闡述其各自的教育思想,古羅馬則出現西塞羅和昆體良的培養演說家的教育思想。

二、“文藝復興”時期西方的創造發明

歐洲文藝復興從14世紀的意大利開始,相繼擴展到德、法、英、荷等歐洲其他國家。文藝復興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是新興資產階級對腐朽的封建勢力所發起的全面批判,其主要鋒芒首先指向教會,想要將人們從封建教會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一些“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人物大力宣揚資產階級的“人文主義”,即“人道主義”?!叭说乐髁x”肯定人是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強調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力量,提出了“個人自由”和“個人幸福”,并且從資產階級的“人性論”出發,論證了資產階級的政治要求和國家學說。盡管由于各國歷史條件不同,其“文藝復興”運動具有不同的特點、取得了不同的成就,但總的來說,“歐洲文藝復興的時代是以封建制度普遍解體和城市興起為基礎的”(王保星,2008)[4],這一運動涌現出了諸如培根、笛卡兒、休謨等一大批思想家,其中英國的培根在其《新工具》一書中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主張改造、創新人類的知識;法國的笛卡兒在其《方法論》一書中提出“我思故我在”,強調人類理性的重要性。所有這一切,促進了經濟、政治、思想和文化的變革,也促進文學、藝術、科技和教育的文化創新,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輿論準備并創設了條件。

(一)文學

“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創作,以反教會反封建為主題,以描述現實生活的世俗人物為主要內容,在形式上有多種多樣的創新,在表現方式上出現靈活的創造性手法,揭開了歐洲近代文學的序幕。這一時期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都有著名文學家涌現,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國人文主義作家喬叟和莎士比亞。喬叟的代表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包含24個短篇故事,通過對騎士、侍從、地主、自耕農、貧農、僧侶、商人、海員、大學生、手工業者等人物的描述和刻畫,真實地揭示了14世紀英國社會的真實面貌。而莎士比亞,與古希臘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一起,被馬克思稱為“人類兩個最偉大的戲劇人才”,憑著非凡才華和不懈努力,一生創作了37部戲劇、2部長詩、154首十四行詩,特別是其創作的悲劇和喜劇,是世界文苑中少有的藝術珍品。

(二)藝術

在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下,藝術創作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創作表現出三種特點:一是在題材上,表現現實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人和人的思想感悟,顯示了時代的特征;二是在表現方式上,倡導面向自然、對自然做出理性的表達;三是反映透視學和解剖學的科學成就,出現了一批集科學家、建筑家、畫家等為一身的著名藝術家,代表人物有被稱為“盛期文藝復興三杰”的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達·芬奇的繪畫《蒙娜麗莎》最負盛名,米開朗琪羅的雕塑作品《大衛》舉世聞名,拉斐爾因壁畫《最后的審判》和《西斯廷圣母》享有羅馬教皇梵蒂岡宮廷畫家的最大榮譽。

(三)科學

文藝復興引發了歐洲一場前所未有的科學革命。正如恩格斯(1971)[5]所指出的:“這是一次人類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苯萍及l展從此開始,提出“日心說”的荷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實驗科學的奠基人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力學之父英國科學家牛頓,近代醫學和生理學的奠基人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等流芳百世的偉大科學家的出現,向世界展示了社會文明與科技創新關系的新篇章。

(四)教育

從“文藝復興”起,一些進步的思想家開始重視教育、獻身教育,并提出尊重兒童、發展兒童天性的口號。這一時期涌現出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如意大利的維多利諾、尼德蘭的伊拉斯謨和法國的蒙田等,其中最杰出的是捷克的夸美紐斯??涿兰~斯是17世紀捷克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偉大的民主教育家,被尊崇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他年輕時被選為捷克兄弟會的牧師,并主持兄弟會學校的工作。三十年戰爭(1618—1648)爆發后10年,夸美紐斯被迫與三萬兄弟會會員一起流亡國外,繼續廣泛從事教育活動和社會活動。他尖銳地抨擊中世紀的學校教育,號召“把一切事物交給一切人”,提出統一學校制度,主張采用班級授課制度,普及初等教育,擴大學科的門類和內容,量力而教。不僅如此,他還強調從事物本身獲得知識,并提出直觀性、循序漸進性、啟發兒童的學習愿望與自然適應性、主動性、徹底性和鞏固性等教育原則。他撰寫了許多教育著作,其中《大教學論》是他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對當今教育實踐仍有不少影響。

三、自由資本主義時期西方的創造發明

1640年,在英國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之后,歐美一些國家相繼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1848年的歐洲各國革命,1776年的美國獨立和1861—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19世紀60年代的俄國農奴制度改革等。所有這些使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并得以鞏固。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各國資本主義產業革命,則極大地促進了資產階級經濟實力的增長。17世紀至19世紀的資本主義的文明發展,為文化和科學進步創造了物質前提,并提出了新的迫切的需要。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道德觀念,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茖W成果的取得,為近代批判封建神學和經院哲學提供了科學的依據,也為各國文學、藝術、科技、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于是,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創造性心理學及其研究也相繼出現,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對創造發明的要求。

(一)文學

自由資本主義的科學理性與天賦人權觀念,使文學創作充滿對人間生活和人性力量的贊美。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極為豐富,歐洲許多國家都涌現出了著名文豪,如英國“第一個為弒君辯護的人”彌爾頓,《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笛福,現實主義小說的創始人菲爾丁,自學成才的小說家狄更斯等;法國18世紀最有聲望的作家伏爾泰,《巨人傳》的作者拉伯雷,古典主義喜劇大師莫里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紅與黑》的作者斯丹達爾,社會百科全書式寫了2400多個人物的《人間喜劇》的作者巴爾扎克,父子作家大仲馬和小仲馬,人道主義作家雨果等;德國有其文學史上的泰斗、民族詩人歌德,向封建專制主義宣戰的作家席勒,《格林童話》的作者格林兄弟,自稱劍與火的杰出詩人海涅等。

(二)藝術

自由資本主義的西方藝術創作分期分派呈現出不同的風格。上承17世紀文藝復興和下啟18世紀自由資本主義的啟蒙和浪漫主義運動,產生了“巴洛克風格”,在建筑、繪畫、雕塑、音樂、服飾上出現古典主義時期的形式主義風格;接著是18世紀在建筑設計、繪畫、雕刻上出現了既模仿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理念,又推崇藝術的理性的新古典主義,大衛代表作《荷拉斯兄弟之誓》就是這種風格;而19世紀席卷歐洲各國的則是借助想象、夸張等技巧,使用熱情奔放的措辭來創作的浪漫主義,以及以法國追求創作逼真性和準確性為代表的現實主義藝術,突破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克服浪漫主義的過多表露情感的印象主義藝術和強調主觀印象、重視個人情感抒發的象征主義藝術等。所有的藝術風格呈現一種五彩繽紛的格局,這種創作勢頭也正是自由資本主義社會文明的象征。

(三)科學

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是西方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科學的象征。恩格斯指出,近代科學的三大發現推翻了唯心主義僵化的自然觀,樹立了唯物主義新的自然觀,要求科學從發展變化的觀點來研究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一是細胞學說。1838年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發表了“植物胚胎發生于單細胞”的觀點,之后德國動物學家施旺把施萊登的理論推廣到動物界,從而于1839年創立了細胞學說。這一學說認為,細胞是組成植物和動物有機體的基本單位,一切植物和動物的生長與發育都是從細胞的繁殖與分化中產生和成長起來的。每個細胞既有它作為獨立單位而具有的生命,又有由于它是整個機體的組成部分而具有的生命。這些觀點后來經德國解剖學家舒爾采等人的進一步論證漸臻完善。這一發明證明了生命起源的共同性,一切有機體都是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上的,是彼此統一和相互聯系的。

二是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1842年前后,德國化學家邁爾、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和格羅夫幾乎同時發現和表述了這個定律。這個定律表明,自然界的一切能量,無論機械能,熱、電、光、磁等物理能,化學能還是生物能,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按一定的比例關系相互轉化,并且任何能量都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會自行消滅。這個定律表明,自然界中的一切運動都可以歸結為一種形式向另一種形式轉化的過程。例如,摩擦生熱是機械能轉化為熱能,電池發電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動機工作是由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等。這些發現,從根本上打破了否認各種運動形式之間普遍聯系的形而上學的科學觀。

三是物種進化。1859年,英國偉大的博物學家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一書,提出自然選擇說和進化論。達爾文證明了有機界中的全部植物、動物和人,都是由簡單的蛋白質/單細胞胚胎逐漸進化和發展起來的。達爾文用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來解釋物種的起源和進化。生物有機體由于生活條件的變化發生變異,有利的變異被保存下來,不利的變異被淘汰,叫作自然選擇。人們利用生物有機體遺傳和變異的規律來創造新品種,叫作人工選擇。進化論揭示了有機界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的發展變化規律,闡明了物種之間相互聯系、彼此制約的事實,為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四)教育

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了解兒童(學生)、尊重兒童。杰出的教育家有洛克、盧梭、裴斯泰洛奇、赫爾巴特、第斯多惠等,而洛克、盧梭也是思想家和哲學家。英國的洛克反對天賦的觀點,主張人只能在經驗中獲得真理,并且堅持政治哲學,重視從研究中獲得發現。于是,洛克倡導“紳士教育”,認為教育要培養一種具有德行、智慧、禮儀和學問的紳士。法國的盧梭則認為人來源于自然,而后天的發展卻破壞了自然人的本性,所以對社會持批判的態度,堅持用豁免觀來看待個人的天賦。盧梭提倡自由人和自然人的教育目標,其代表作《愛彌爾》就反映了這一教育思想。他認為人最重要的權利就是自由,所以要順應學生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裴斯泰洛奇則主張“要素教育”,包括體育、勞動教育、德育、美育和智慧等方面。他也是關愛學生的典范,主張教師以“愛”作為教育的基礎。同時,赫爾巴特是19世紀“心理學化的教育”理論的重要倡導者。而第斯多惠是師范教育的倡導者和活動家,他認為沒有師范教育的改革,就培養不出出色的教師。

從古希臘古羅馬時期,到文藝復興時期,再到自由主義時期,西方社會經歷了文明的發展,文明的發展又推動了文學、藝術、科學、教育的創新。面對社會的創新,如何把這些創造性發展甚至自古以來的“天才”用于科學研究呢?這就對創造性科學包括創造性心理學的產生提出了要求:一是文化的創新,特別是從古代到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近代三大科學發現,為創造科學提供了物質基礎;二是思想家的創新觀念,從亞里士多德的批判質疑的創造理念,到洛克、盧梭等批判發現創造觀,都為創造科學提供了思想基礎;三是科學家一步步研究人類創新方法,特別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出現,為創造科學提供了人的基礎。而人是有心理的,于是從人特別是從人的心理去研究創造發明,必然會產生創造性心理學。因此,第一部創造性心理學的專著是進化論的代表者達爾文的表弟高爾頓的《天才的遺傳》,也就不足為奇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闻县| 高安市| 万全县| 老河口市| 新野县| 阿克苏市| 新泰市| 离岛区| 城市| 上犹县| 留坝县| 五大连池市| 施甸县| 湟中县| 基隆市| 商南县| 米泉市| 山阴县| 沂水县| 稷山县| 长宁区| 耿马| 阿瓦提县| 应城市| 义马市| 砀山县| 读书| 淳化县| 临沂市| 客服| 册亨县| 南陵县| 乌鲁木齐市| 凤翔县| 光山县| 怀来县| 绿春县| 宁陵县| 达拉特旗| 吉木乃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