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小結

本書的學術特色和主要觀點如下:

(1)本書一改我國學界以實踐(主客關系)概念來說明馬克思思想本質的做法,以社會關系范疇作為解釋的新坐標。從這一新坐標來看,《第一手稿》基本上屬于孤立個體的主客關系結構;《穆勒評注》則屬于私有者之間的社會關系結構;《穆勒評注》的思想水平高于《第一手稿》。

(2)本書否定了“解釋三”將《德意志意識形態》視為馬克思思想的轉折點的做法,而是將這一轉折點提前到《第一手稿》和《第二手稿》之間的《穆勒評注》,并提出這一轉變的實質是馬克思的思想框架從孤立的個人到社會關系的轉變,希望以此來建構一個“解釋二”模型。

(3)本書吸收了20世紀60年代以來《巴黎手稿》文獻學的研究成果,并依據《第一手稿》→《穆勒評注》→《第二手稿》→《第三手稿》的順序對《巴黎手稿》進行了解讀。

(4)本書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建立在國民經濟學基礎上的辯證法思想,并將這一思想應用到對《巴黎手稿》的研究中。在這個意義上,本書重新開啟了從黑格爾的角度解讀《巴黎手稿》的進路。

(5)本書重新評價了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提升了《巴黎手稿》在馬克思思想史中的地位,希望以此來改變早期馬克思研究的傳統格局。


[1] K.Marx,Der historische Materialisumus,Die Frühschriften,Hrsg.Von S.Landshut und J.P.Mayer.Bd.1,Leipzig,1932.

[2] V.Adoratskij,Einleitung zum dritten Band der ersten Abteilung,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Die Heilige Familie und Schriften von Marx von Anfang 1844 bis Anfang 1845,Marx Engels Gesamtausgabe,Band 3,Marx-Engels-Verlag G.M.B.H.,Berlin,1932,S.ⅩⅢ.

[3] 參見復旦大學哲學系現代西方哲學研究室編譯:《西方學者論〈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編譯說明”。該書不僅為我國的《手稿》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其“編譯說明”對西方學者《手稿》研究史的梳理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4] [蘇]奧伊則爾曼:《馬克思的〈經濟學—哲學手稿〉及其解釋》,劉丕坤譯,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1頁。

[5]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2—414頁。

[6] 盡管馬克思本人曾對1847年出版的《哲學的貧困》評價很高,說他在這本書中對有決定意義的論點“第一次作了科學的”概述,不過考慮到當時《手稿》和《提綱》、《形態》等手稿還沒有公開發表,馬克思不可能讓世人去閱讀這些手稿,因此我們可以將后來發表的《提綱》和《形態》視為第三期的標志。

[7] 列寧:《卡爾·馬克思書目》,《列寧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3頁。

[8] 盡管如此,“解釋一”仍然不乏支持者,譬如日本學者渡邊憲正。他認為,盡管列寧的“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的“轉變標準”錯誤,但他所設定的“轉變時期”卻是正確的。首先,與列寧的解釋不同,他提出這一時期馬克思思想轉變的實質是從“民主制到人的解放理論”,即馬克思從試圖通過“民主制”理論(《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來揚棄近代的二元主義轉變到放棄這一“民主制”理論,根據市民社會內部“私人所有和無所有”的對立去建構“人的解放”理論(《德法年鑒》)。其次,他認為馬克思“清算”“從前的哲學信仰”的工作并非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完成的,實際上是在1843—1844年,特別是在《手稿》中揚棄了以往的“哲學問題構成”,即以鮑威爾的自我意識,以及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人的本質為基礎的自我意識哲學框架。參見[日]渡邊憲正:《近代批判和馬克思》,青木書店1989年版。

[9] 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5頁。

[10] 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頁。

[11] [蘇]奧伊則爾曼:《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異化問題》,見中央編譯局馬恩室編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研究》(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頁。

[12] [法]路易·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顧良譯,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第16頁。

[13] [法]路易·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顧良譯,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第18頁。

[14] 譬如阿爾都塞的以下說法跟奧伊則爾曼的《馬克思的〈經濟學—哲學手稿〉及其解釋》極其相似。“馬克思青年時期的著作簡直浸透了費爾巴哈的思想。在1842至1844年間,不僅馬克思所使用的術語是費爾巴哈的術語(異化、類存在、整體存在、主謂‘顛倒’等等),而且更重要的顯然是:他的哲學總問題在本質上也是費爾巴哈的總問題。……用馬克思自己的話來說,他只是在1845年才真正‘清算’了這個總問題。《德意志意識形態》是標志著同費爾巴哈的影響和哲學有意識地和徹底決裂的第一步著作。”([法]路易·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顧良譯,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第28—29頁)

[15] [日]廣松涉:《馬克思主義的地平》,勁草書房1969年版,第245頁。

[16] Vgl.,Vorabpublikation aus Band 5 der Ersten Abteilung der MEGA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Joseph Weydemeyer,Die Deutsche Ideologie,Marx Engels Jahrbuch 2003,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2004,SS.21,92。參見[日]廣松涉編譯:《文獻學語境中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彭曦譯,張一兵審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46頁。

[17] 陳先達、靳輝明:《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陳先達文集》第2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頁。

[18] 張一兵:《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頁。

[19] 參見[日]巖淵慶一:《日本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研究》,韓立新譯,《清華哲學年鑒》(2004),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0] Karl Marx,?konomisch-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In:MEGA Ⅰ-2,Dietz Verlag,Berlin,1982,S.325.以下簡稱“MEGA Ⅰ-2”。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頁。

[21] Georg Luk?cs,Der Junge Hegel und die Probleme der kapitalistischen Gesellschaft,Aufbau-Verlag Berlin,1954,S.25.以下簡稱“Der Junge Hegel ”。[匈]盧卡奇:《青年黑格爾》,王玖興選譯,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第23頁。

[22] 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頁。

[23] 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8頁。

[24] 參見[法]路易·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顧良譯,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第18—19頁。

[25] 參見[法]路易·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顧良譯,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第19頁。

[26] Karl Marx,Formen,die der kapitalistischen Produktion vorhergehen,?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In:MEGA Ⅱ-1,Text Teil 2,Dietz Verlag,Berlin,1981.以下簡稱“MEGA Ⅱ-1.2”。馬克思:《資本主義生產以前的各種形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4—489頁。

[27] Vgl.,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oder Naturrecht und Staatswissenschaft im Grundrisse,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Werke 7,Suhrkamp,1986,S.117f.以下簡稱“Hegel,GPR .”。參見[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張企泰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53節。以下簡稱“《法哲學原理》”。

[28] Karl Marx,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konomie,MEGA Ⅱ-1.2,S.384。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2頁。

[29] Karl Marx,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konomie,MEGA Ⅱ-1.2,S.389。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5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周至县| 洞头县| 库车县| 板桥市| 邵武市| 绍兴县| 石家庄市| 龙泉市| 济源市| 社旗县| 芮城县| 崇州市| 嘉善县| 如皋市| 张家港市| 沽源县| 木兰县| 靖安县| 济阳县| 中宁县| 永胜县| 潜江市| 睢宁县| 易门县| 休宁县| 措勤县| 石首市| 依安县| 泾阳县| 育儿| 隆尧县| 平潭县| 彭山县| 通州区| 昭苏县| 广水市| 西藏| 峡江县| 曲松县| 渭南市|